上訴人(原審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昌江海路支行。
代表人付靈芝,系該支行行長。
委托代理人王忠丹,湖北普濟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某。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石某。系王某某之夫。
委托代理人姜華,湖北西陵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授權代理。
上訴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昌江海路支行(以下簡稱建行江海路支行)因與被上訴人王某某、石某信用卡糾紛一案,不服宜昌市伍家崗區(qū)人民法院(2015)鄂伍家崗民初字第0099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6月7日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張燦擔任審判長,審判員劉俊、聶麗華參加的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13年1月21日,王某某向建行江海路支行提交了《中國建設銀行龍卡信用卡申請表》。2013年1月23日,經(jīng)建行江海路支行審批同意,向王某某發(fā)放了額度為200000元,卡號為62×××89的龍卡信用卡。在雙方簽訂的《中國建設銀行龍卡信用卡領用協(xié)議》中約定,持卡人在對賬單規(guī)定的到期還款日或之前償還了全部欠款的,對賬單所載消費交易可享受最長50天的免息還款期,否則發(fā)卡行自銀行記賬日起計收利息,日利率為萬分之五,按月計收復利。持卡人未在到期還款日或之前償還全部欠款的,全部應還款項(含持卡人已還部分款項)不享受免息還款期,自銀行記賬日起按規(guī)定利率計算透支利息。持卡人未在到期還款日或之前償還最低還款額的,除按前款規(guī)定計收利息外還須按月支付滯納金。后王某某領取并使用該信用卡。截止2015年6月15日,賬單未還款總計304399.79元,其中本金197898.58元,利息82883元,滯納金及其他費用23618.21元。原審判決另認定,王某某、石某于1999年11月3日登記結婚。石某曾于2013年8月30日向宜昌市公安局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分局東山派出所報警,稱其妻王某某于2013年元月離家出走。王某某的原單位湖北三峽職業(yè)技術學院鑒于其“一年多不上班、不辦理請假手續(xù)、長期曠工以及聯(lián)系其家人也不知其下落”的事實,于2013年10月29日作出《關于解除王某某聘用合同的決定》。石某的所在單位宜昌市三峽中等專業(yè)學校出具證明材料,證明石某在2013年春季學期(2月25日至6月14日)一直在校任教,沒有請假或到外地;2013年暑假期間(6月15日到8月9日)一直在校招生值班,未請假或到外地。王某某所持卡號為62×××89的龍卡信用卡在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之間的消費地點主要為宜昌市、荊州市、昆明市、大理州、楚雄州等地。
原審法院認為,金融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金融機構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而本案是持卡人利用向發(fā)卡行申請的信用卡進行消費、透支,與發(fā)卡行之間產(chǎn)生的借貸法律關系,故本案建行江海路支行要求王某某償還透支本息不是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而應當確定為信用卡糾紛。王某某與建行江海路支行簽訂的《中國建設銀行龍卡信用卡領用協(xié)議》不違反法律禁止性、強制性規(guī)定,屬于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確認為有效合同。王某某通過使用該信用卡進行消費后的本金、利息、滯納金等費用應及時向建行江海路支行進行償還、支付。現(xiàn)依據(jù)建行江海路支行系統(tǒng)生成的交易明細表等證據(jù)查明,截止2015年6月15日,王某某所持有卡號為62×××89的龍卡信用卡賬單未還款總計為304399.79元,其中本金197898.58元、利息82883元、滯納金及其他費用23618.21元。故王某某應向建行江海路支行償還上述本金并支付相應的利息及滯納金等。因王某某與建行江海路支行約定逾期還款按日利率萬分之五計息,并按月計收復利,故對于建行江海路支行主張王某某以280781.58元為基數(shù),按日利率萬分之五支付自2015年6月16日起至債務清償之日止的利息,應以支持。上述債務雖然在王某某、石某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產(chǎn)生,但通過石某的舉證,原審法院對于王某某辦理信用卡后離家出走、下落不明的事實予以認可,王某某將其信用卡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可能性很小,則王某某使用上述信用卡所產(chǎn)生的債務宜認定為其個人債務。故對于建行江海路支行主張石某連帶承擔上述債務的訴訟請求,不應支持。因本案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確實充分的民事法律關系,若本案涉及刑事犯罪也不影響本案民事案件的審理,故對于石某建議將本案移送公安機關處理的辯論意見,不應認可。王某某經(jīng)原審法院合法傳喚,拒不到庭參加訴訟,亦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視為其放棄享有的訴訟權利,應當承擔對此不利的法律后果,依法可以缺席判決。經(jīng)合議庭評議,基于前述理由,原審法院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王某某自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償還建行江海路支行本金197898.58元,并支付利息82883元、滯納金及其他費用23618.21元,上述合計304399.79元;并以280781.58為基數(shù),按日利率萬分之五支付自2015年6月16日起至債務清償之日止的利息。二、駁回建行江海路支行的其他訴訟請求。原審法院同時決定,一審案件受理費5866元,由王某某負擔。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石某在原審中提供了《接處警登記表》、湖北三峽職業(yè)技術學院《關于解除王某某聘用合同的決定》、三峽中專藝術教育系2013年春季校歷、藝術教育系2013年暑假前后工作安排、宜昌市三峽中等專業(yè)學校出具的《證明材料》等證據(jù)以證明王某某的信用卡債務并沒有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原審根據(jù)上述證據(jù)及當事人庭審陳述所反映的王某某和石某的工作、生活情況,同時結合本案所涉信用卡的多個消費地點,并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jīng)驗綜合認定該信用卡債務屬于王某某的個人債務并無不當,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經(jīng)合議庭評議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866元(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昌江海路支行已預交),由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昌江海路支行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張 燦 審判員 劉 俊 審判員 聶麗華
書記員:張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