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
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邢臺中心支公司,住所地邢臺市橋西區(qū)守敬北路506號交通花園4樓,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500700948345L。
負責人:張保龍,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云飛,
河北君合欣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曉明,
河北君合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韓某某,男,****年**月**日出生,漢族,住沙河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曉婷,
河北章理橋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
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邢臺中心支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韓某某保險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邢臺市橋西區(qū)人民法院(2018)冀0503民初7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9月1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不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
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邢臺中心支公司上訴請求:1、依法撤銷一審判決并進行改判,2、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與理由:原審法院認定車損數(shù)額所依據(jù)的評估報告雖為法院委托,但是評估結果明顯不符合客觀實際。以此判令上訴人賠償責任,有失公平。
首先,根據(jù)投保單可以看出,該車在現(xiàn)值為117300元,若按照評估公司評估結果計算,該車損失數(shù)額為105219元,由此計算損失率高達89.7%,明顯達到報廢標準。然而評估公司并未按照車輛報廢標準計算車輛損失,因此,評估報告自身前后矛盾,不能作為定案依據(jù)。其次,若按照被上訴人主張,車輛片未報廢,還有修復價值,那么根據(jù)民法損失填平原則,被上訴人應提交相應的實際維修花費票據(jù),證明自己實際維修花費。評估報告太過主觀,維修票據(jù)存在市場不規(guī)范性。只有在評估報告和實際維修花費相互印證情況下,才能確定車主的損失情況。現(xiàn)原審法院依據(jù)一份評估報告,判令上訴人賠償責任明顯錯誤,應予糾正。
被上訴人韓某某答辯稱,
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邢臺中心支公司的上訴請求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jù),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韓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給付原告車損費、施救費、車損評估費共計112519元;2、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給付原告墊付的費用計5500元;3、本案的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7年10月12日12時,韓某某駕駛車牌號為冀E×××××的小型轎車沿港口大街由西向東行駛至好望角物流園前門處時,與沿港口大街由西向東正常行駛的郝海民駕駛的車輛為冀05-×××××的拖拉機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兩車不同程度損壞。事故認定韓某某負事故全部責任,郝海民無責任。另查明,原告車輛在被告處投有機動車損失險,含不計免賠,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經(jīng)原告方申請,依法對原告方車輛損失進行評估,經(jīng)評估,車輛損失數(shù)額為105219元。
一審法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約定交付保險費,保險人按照約定的時間開始承擔保險責任”。本案中,原告為冀E×××××號車在被告處投保機動車損失險,并在保險期間內(nèi)發(fā)生交通事故,原告作為被保險人享有保險金的請求權,故被告應當按照約定承擔保險責任。被告對原告提交的車輛評估報告雖提出異議,但未提交相反的證據(jù),故對評估報告認定的車輛損失105219元予以確認。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保險人、被保險人為查明和確定保險事故的性質(zhì)、原因和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擔”,本案中,原告支付的評估費5500元系為確定其損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故該項費用被告應當予以賠償。施救費1800元系訴爭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必然支出,對此項費用予以確認。對原告主張的在事故發(fā)生后賠付對方5500元主張,被告不予認可,且原告除署名“李曉飛”出具的證明外,無其他證據(jù)予以佐證,對原告該項主張不予支持,原告可在證據(jù)充足之后另行主張。綜上,被告應賠償原告數(shù)額為112519元。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第六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
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邢臺中心支公司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韓某某各項損失共計112519元。二、駁回原告韓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060元,減半收取計1030元,由被告
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邢臺中心支公司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二審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事實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上訴人主張評估報告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jù),但上訴人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主張,應由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被上訴人提交的公估報告系一審法院征求雙方當事人的意愿委托邢臺盛金機動車評估有限公司作出,該評估報告內(nèi)容完整,該評估報告記載了委托鑒定人及委托鑒定內(nèi)容,記載了委托鑒定材料的提取程序,記載了鑒定所依據(jù)的規(guī)定及運用的科學方法,鑒定意見明確具體,邢臺盛金機動車評估有限公司具有鑒定評估資質(zhì),鑒定人員具有鑒定資格,被上訴人委托的評估內(nèi)容屬該公司鑒定業(yè)務范疇,故一審采信該評估報告并無不當。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一條,人民法院委托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當事人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jù)和理由的,可以認定其證明力。綜上所述,
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邢臺中心支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陳勤耕
審判員 田建興
審判員 武聰
書記員: 郝云霄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