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
陳金龍
江大清(湖北法之星律師事務所)
賈孔林(湖北惠山律師事務所)
陳迎某
陳某
陳某某
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住所地荊門市東寶區(qū)白云大道3號。
負責人:李曦,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金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系該公司員工,住荊門市掇刀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江大清,湖北法之星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原告):陳迎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京山縣。
上訴人(原審原告):陳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京山縣。
上訴人(原審原告):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京山縣。
法定代理人:陳迎某,系陳某某之母。
三上訴人陳迎某、陳某、陳某某共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賈孔林,湖北惠山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和上訴人陳迎某、陳某、陳某某因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京山縣人民法院(2016)鄂0821民初115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于2017年1月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2月14日、3月9日公開開庭進行審理。
上訴人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江大清,三上訴人陳迎某、陳某、陳某某共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賈孔林到庭參加兩次訴訟,上訴人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金龍到庭參加第一次訴訟。
庭后各方當事人有庭外和解的意愿,向本院申請給予庭外和解時間兩個月,本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調(diào)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四條 ?的規(guī)定,將該兩個月和解期限不計入審限。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上訴請求:依法撤銷原審判決,改判駁回陳迎某等人的一審全部訴訟請求,一、二審訴訟費由陳迎某等人承擔。
事實和理由:1、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已通過網(wǎng)絡平臺系統(tǒng)向投保人履行了免責條款的說明和告知義務;2、駕駛人陳正生系飲酒駕駛死亡,根據(jù)保險條款的約定,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不應承擔保險賠償責任。
陳迎某、陳某、陳某某答辯稱,本案投保時,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沒有向保險人交付保險條款,更沒有就免責條款對投保人盡到提示說明義務,該免責條款不具備法律效力。
陳迎某等人上訴請求:維持原審判決第一項,并增判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賠償車輛損失保險金99343元,一、二審訴訟費由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承擔。
事實和理由:1、本案事故發(fā)生后,保險公司在第一時間到達了事故現(xiàn)場,并按規(guī)定對事故車輛進行了定損,其在拒賠通知書上載明的拒賠金額就是根據(jù)其定損金額核定的。
2、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核定保險標的損失是保險公司的法定義務,且陳迎某等人申請理賠時已將理賠的全套資料交給了保險公司,其中就包含有定損資料,保險公司除自己保存有定損資料外,還收受了陳迎某等人遞交的定損資料,保險公司應將定損資料提交給法院,其拒不提交的,根據(jù)民訴法解釋第112條的規(guī)定,應認定陳迎某等人主張的車輛損失金額屬實。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答辯稱,1、陳迎某等人主張賠償車輛損失缺乏事實依據(jù),其主張定損資料已提交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不認可,那么陳迎某應該就其交付保險公司定損資料舉證證明,否則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2、本案的交通事故是由于司機飲酒后駕駛造成的,根據(jù)保險條款的約定,屬于免責條款的范圍,保險公司應該免賠。
3、本案屬于電話投保,保險公司已經(jīng)通過網(wǎng)絡信息平臺履行了告知義務,本案的責任免除條款有效,保險公司不應當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
陳迎某、陳某、陳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立即給付保險金209343元(車損險99343元、司機座位責任險10000元、個人意外傷害險100000元);2、本案訴訟費用由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負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對陳正生在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處投保的事實及交通事故發(fā)生的事實,雙方?jīng)]有爭議,一審法院予以確認。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提交的保險條款說明提示及免責條款提示信息,陳迎某提出異議,認為是保險公司單方制作的,且屬于復印件,陳正生在投保時并未接到保險公司的相關電話,保險公司沒有向陳正生提交保險條款,更沒有對保險條款中的免責條款向陳正生提示,陳正生不知道免責條款的內(nèi)容。
一審法院認為,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提交的該份證據(jù)為打印件,其真實性無法確定,且與本案缺乏關聯(lián)性,一審法院不予認定。
一審法院認為,陳正生與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自愿訂立的保險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依法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本案雙方爭議的焦點為:一、平安財保荊
門支公司作為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是否盡到了提示和說明義務;二、投保車輛的損失如何確定。
對于爭議焦點一,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 ?、第十條 ?的規(guī)定,保險人在投保單或者保險單等其他保險憑證上,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以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文字、字體、符號或者其他明顯標志作出提示的,應當認定盡到了提示義務。
保險人將法律、行政法規(guī)中的禁止性規(guī)定情形作為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免責事由,保險人對該條款作出提示后,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不得以保險人未履行明確說明義務為由主張免責條款不生效。
在本案中,陳迎某等人陳述投保經(jīng)過是陳正生在營業(yè)窗口繳費,所有的投保手續(xù)均是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辦理的;保險公司則陳述投保經(jīng)過是陳正生通過電話網(wǎng)絡投保方式自行填寫信息投保的。
在雙方對此事實存在爭議的情況下,舉證責任應在保險人一方。
但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在一審法院補充給予的舉證期限內(nèi),仍未能舉證證明陳正生本人通過網(wǎng)絡操作后投保,也未能舉證證明其將保險條款交付給了陳正生。
故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認為其盡到了對免責條款的提示說明義務,缺乏證據(jù)支撐,一審法院不予支持。
對于爭議焦點二,關于車輛損失,陳迎某等人僅提供了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的拒賠通知書一份,無法證明車輛的實際損失。
一是因為從該拒賠通知書的內(nèi)容上無法反映出99343元為車輛損失,且平安財報荊門支公司陳述該金額是根據(jù)陳迎某等人申請金額確定的;二是陳迎某等人未能向一審法院提交事故車輛的修理清單和發(fā)票等損失依據(jù),且其已將車輛進行了處置,導致車輛損失無法確定。
綜上所述,陳正生為事故車輛在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處投保了保額為155800元的車輛損失險、保額為10000元的司機座位責任險及,并為其本人投保了保額為100000元的意外傷害身故險。
現(xiàn)投保人陳正生在保險期間內(nèi)駕駛投保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死亡,屬于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承保責任范圍。
雖然投保人系飲酒駕車,但因保險公司對免責條款未盡到提示說明義務,免責條款對投保人不產(chǎn)生效力,遂保險公司仍應按照合同約定進行賠償。
故對陳迎某等人要求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賠付司機座位責任險10000元、個人意外傷害險100000元的訴請,予以支持。
另因車輛損失無法確定,對陳迎某等人要求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賠付車損險99343元的訴請,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 ?、第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 ?、第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之規(guī)定,判決:一、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陳迎某、陳某、陳某某司機座位責任險10000元、個人意外傷害險100000元;二、駁回陳迎某、陳某、陳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債務人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220元,由陳迎某、陳某、陳某某負擔920元,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負擔1300元。
二審認定事實如下:1、陳正生為其所有的鄂X車輛在平安財保京山支公司投保了保險金額為155800元的車輛損失險、保險金額為10000元的司機座位責任險,并為其本人投保了保險金額為100000元的平安個人意外傷害保險,保險期限均為2015年3月23日至2016年3月22日。
2、2015年8月20日15時55分許,陳正生駕駛鄂X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車輛駛出路外,沖入水庫內(nèi),造成車輛損壞,陳正生當場死亡。
京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根據(jù)現(xiàn)場勘查、證人證言、檢驗鑒定等證據(jù)作出事故形成責任分析,認為陳正生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條第一款“機動車上道路行駛,不得超過限速標志標明的最高時速。
在沒有限速標志的路段,應當保持安全車速”以及第二十二條第二款“飲酒……不得駕駛機動車”之規(guī)定,是造成事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并認定陳正生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3、荊門市公安司法鑒定中心物證檢驗報告出具鑒定意見,經(jīng)檢驗,從陳正生血液中檢出“乙醇”成分,含量為55.1mg/100mL。
對于以上事實,有保單、交通事故認定書、物證檢驗報告予以證明,且各方當事人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二審中,當事人爭議的事實如下:1、訴爭三種保險陳正生是通過何種方式投保,保險公司有無向陳正生交付保單以及保險條款,對于免責條款有無向陳正生盡到提示和說明義務。
2、本案的車輛損失如何認定。
關于第一個爭點,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主張,訴爭保險陳正生均是通過網(wǎng)絡系統(tǒng)投保,陳正生投保的時候通過網(wǎng)上閱讀免責條款,保險公司已經(jīng)盡到提示和說明義務;保險公司是通過郵寄的方式向陳正生送達保單和保險條款。
陳迎某等人主張,車輛損失險和司機座位險陳正生是通過電話營銷車險投保,陳正生是在保險公司營業(yè)窗口繳費投保,所有保險的投保手續(xù)均由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辦理;保險公司未向陳正生交付保單和保險條款。
二審中,陳迎某一方提交代理人賈孔林于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在平安財保京山分公司通過電話營銷購買的交強險和商業(yè)險保單,以證明電話營銷的流程經(jīng)過。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質證稱,對證據(jù)真實性沒有異議,證明目的有異議,對當事人的代理人投保的保單能否作為證據(jù)使用由法院審查。
本院認為,關于通過何種方式投保,雙方當事人有爭議,現(xiàn)陳正生已死亡,一審法院將該舉證責任分配給保險公司一方有理,保險公司主張陳正生本人通過網(wǎng)絡系統(tǒng)投保,在網(wǎng)上通過點擊閱讀相應的免責條款,保險公司已盡到提示說明義務,但保險公司未提交證據(jù)證明該主張,陳迎某等人對此亦不認可,故對此主張不予支持。
對于保單和保險條款的交付,平安財保荊門中心支公司亦未舉證證明,故不能認定保險公司將保單和保險條款交付給了陳正生,也不能認定保險公司對免責條款盡到了提示和說明義務。
關于第二個爭點,陳迎某等人主張,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為鄂X車輛已進行了定損,該定損資料在陳迎某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時已交給了保險公司,手中未留存,保險公司的理賠資料中應保存有車輛的定損單。
保險公司作出的拒賠通知書載明的拒賠金額為99343元,該金額就是根據(jù)定損單確定的。
二審中,陳迎某等人向本院提出申請,要求本院責令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提交訴爭車輛的定損資料。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辯稱,保險公司從未對訴爭車輛定過損,訴爭車輛也未經(jīng)維修機構維修出具修理清單,也未經(jīng)鑒定部門評估,現(xiàn)車輛已被陳迎某等人處理,無法確定車輛損失數(shù)額。
關于拒賠通知書上的拒賠金額99343元,是根據(jù)陳迎某等人的申請確定的。
本院認為,對于保險公司是否對訴爭車輛出具過定損單,雙方當事人有爭議,僅憑雙方當事人陳述尚不能確定保險公司是否出具過車輛定損資料以及是否保存有車輛定損資料。
鑒于此,在第一次庭審后,本院前往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通過公司理賠部工作人員賬號進入公司理賠系統(tǒng),調(diào)取了陳正生保險相關理賠資料,并在第二次開庭審理時組織雙方當事人質證。
陳迎某等人對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認為保險公司關于標的車損的信息顯示,車輛損失金額為89343元,該數(shù)額是保險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及法律規(guī)定對事故車輛確定的損失,陳迎某等人對于該損失數(shù)額予以認可。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質證稱,損失信息表上載明的定損金額不能作為本案的定損依據(jù),該表上填寫的金額是為了拒賠結案所填寫的金額,并不是車輛真正的損失金額。
如果車輛要確定損失,必須到車輛修理廠拆卸分類分別計算,該信息欄中的修理廠也是不真實的,訴爭車輛并未到該修理廠維修。
車輛的損失金額,常規(guī)情形下,要由修理廠、保險人、投保人簽字確認,但是本案沒有經(jīng)過該簽字確認程序。
對于法院調(diào)取的材料,稱有些復印件是陳迎某等人提交給保險公司后,保險公司核實是拒賠車輛后,將相關資料掃描后留存在系統(tǒng)里作為拒賠的資料,將原件退還給陳迎某。
關于理賠系統(tǒng)中錄入的車輛定損金額89343元是如何確定的,保險公司代理人稱不清楚。
本院認為,關于拒賠通知書上載明的拒賠金額99343元,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一審中稱是根據(jù)陳迎某等人的申請確定,經(jīng)查詢保險公司的理賠系統(tǒng),陳迎某等人并未提交書面的理賠申請書也未明確提出理賠金額,該99343元是由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確定。
關于該金額,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在理賠系統(tǒng)中的車損信息中,載明鄂X車輛的車損金額為89343元,司機座位責任險金額為10000元。
該金額與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杜晶晶2016年5月5日手寫條據(jù)相印證,該條據(jù)內(nèi)容為“該案件整案拒賠,人傷調(diào)查減損金額1萬元,車物調(diào)查減損91343元,整案調(diào)查減損為101343元,煩請理算老師幫忙錄入,謝謝”。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的工作人員解釋稱,當時陳正生酒駕屬于拒賠案件,需要做結案材料,故作了一個減損數(shù)額的評估,人傷調(diào)查減損就是指陳正生死亡司機座位責任險保額1萬元,車物調(diào)查減損就是根據(jù)車輛的外觀受損情況大致估計的一個數(shù)字車損91343元,兩項加起來為101343元。
經(jīng)查閱,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系統(tǒng)中的理賠通知書掃描件與陳迎某提交的拒賠通知書原件不一致,系統(tǒng)中的理賠通知書載明拒賠金額為101343元,陳迎某本案中提交的拒賠通知書原件上載明金額為99343元,要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解釋為何不一致時,其工作人員稱該101343元的拒賠通知書沒有向當事人陳迎某送達,向陳迎某送達的通知書上拒賠金額為99343元,與101343元相差2000元,該2000元是車輛的施救費2000元,因為這個費用當事人未提交票據(jù),保險公司按一般常規(guī)將該99343元中的2000元計為施救費,另89343元作為車損錄入系統(tǒng),故陳迎某收到的拒賠通知書上金額為99343元。
綜上來看,拒賠通知書上的拒賠金額99343元,應由兩部分構成,一是陳正生投保的司機座位險確定的保險金額,二是車輛損失金額。
綜上,可以認定,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對訴爭的鄂X車輛確定了損失金額為89343元。
現(xiàn)陳迎某等人對該保險公司確定的損失金額予以認可,故二審認定本案車損數(shù)額為89343元。
二審中,陳迎某等人提交《車損查勘定損實務》一書中的復印頁17頁以及人保財險湖北省分公司水淹車緊急處理流程4頁,以證明涉案車輛是全損。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質證稱,學理性的書籍不能作為定案依據(jù),不具備證據(jù)的形式要件,對兩份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均有異議。
本院認為,書籍中的論述僅是作者觀點,是否與本案情況類同不能證明,亦不能作為本案定損依據(jù);緊急處理流程規(guī)定是別家保險公司內(nèi)部處理流程規(guī)定,且水損車輛在定損處理時區(qū)分了1-5級的級別,本案訴爭車輛屬于何種情況此證據(jù)不能證明,不能作為本案依據(jù)。
綜上,對上述證據(jù)不予采信。
另,本院第一次庭審后,陳迎某一方稱,陳正生的母親陳德芝仍在世,陳德芝放棄對陳正生應獲得的保險賠償金繼承的權利,并向本院提交了陳德芝的身份證復印件以及京山縣楊集鎮(zhèn)五泉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一份。
陳德芝在本院第二次開庭審理中到庭,當庭表示,若是保險公司賠償了,其不要自己應得的那部分賠償金,都由兒媳和孫女所得。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對于陳德芝的身份以及村委會出具的證明材料無異議,認為二審法院已經(jīng)向陳德芝進行了釋明,陳德芝明確放棄自己的權利,故對陳迎某等人的起訴程序無異議。
根據(jù)上述證據(jù)及各方陳述,二審另查明,陳正生母親陳德芝仍在世,其出生于1946年12月5日,在本院2017年3月9日的開庭審理中,陳德芝明確放棄訴爭保險賠償金的繼承權利。
陳正生的父親彭民主已死亡。
二審中,本案爭議的焦點是:1、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對免責條款是否盡到了提示和說明義務;2、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是否應賠償車輛損失89343元。
對于第一個焦點,本院認為,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既沒有提交證據(jù)證明其將保單和保險條款交付給了陳正生,也沒有證據(jù)證明其通過其他方式對免責條款盡到了提示和說明義務,那么駕駛人飲酒駕駛機動車發(fā)生事故,保險人不負責賠償?shù)拿庳煑l款不產(chǎn)生效力,本案保險事故系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nèi),屬于保險責任范圍,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應予賠償。
對于第二個焦點,本院認為,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對訴爭鄂X車輛的車損金額89343元錄入了公司的電腦理賠系統(tǒng),雖然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辯稱其是內(nèi)部為了結案才估算的一個車損數(shù)字,該定損的材料并未向陳迎某一方送達。
但是保險公司向陳迎某送達的拒賠通知書明確載明拒賠金額99343元,該金額是包含了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險金額10000元和車損金額89343元兩部分,與錄入系統(tǒng)的車損金額89343元相印證。
現(xiàn)訴爭事故車輛已經(jīng)被處理,在此情形下,重新評估鑒定車輛損失已不可能,二審中,陳迎某等人對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確定的車輛損失金額89343元予以認可,據(jù)此認定車損數(shù)額為89343元適當。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辯稱,訴爭事故車輛被陳迎某等人以三萬元的價格賣掉,即使賠償車損,也應扣減該3萬元的殘值,對于車損數(shù)額89343元應扣減3萬元殘值的主張,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既沒有提交合同依據(jù)也未提交法律依據(jù),二審對該主張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 ?、第十七條 ?、第四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 ?、第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京山縣人民法院(2016)鄂0821民初1152號民事判決第一項,即“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陳迎某、陳某、陳某某司機座位責任險10000元、個人意外傷害險100000元”;
二、撤銷京山縣人民法院(2016)鄂0821民初1152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三、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陳迎某、陳某、陳某某車輛損失險保險金89343元;
四、駁回陳迎某、陳某、陳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若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2220元,由陳迎某、陳某、陳某某負擔106元,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負擔2114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220元,由陳迎某、陳某、陳某某負擔93元,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負擔2127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關于通過何種方式投保,雙方當事人有爭議,現(xiàn)陳正生已死亡,一審法院將該舉證責任分配給保險公司一方有理,保險公司主張陳正生本人通過網(wǎng)絡系統(tǒng)投保,在網(wǎng)上通過點擊閱讀相應的免責條款,保險公司已盡到提示說明義務,但保險公司未提交證據(jù)證明該主張,陳迎某等人對此亦不認可,故對此主張不予支持。
對于保單和保險條款的交付,平安財保荊門中心支公司亦未舉證證明,故不能認定保險公司將保單和保險條款交付給了陳正生,也不能認定保險公司對免責條款盡到了提示和說明義務。
關于第二個爭點,陳迎某等人主張,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為鄂X車輛已進行了定損,該定損資料在陳迎某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時已交給了保險公司,手中未留存,保險公司的理賠資料中應保存有車輛的定損單。
保險公司作出的拒賠通知書載明的拒賠金額為99343元,該金額就是根據(jù)定損單確定的。
二審中,陳迎某等人向本院提出申請,要求本院責令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提交訴爭車輛的定損資料。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辯稱,保險公司從未對訴爭車輛定過損,訴爭車輛也未經(jīng)維修機構維修出具修理清單,也未經(jīng)鑒定部門評估,現(xiàn)車輛已被陳迎某等人處理,無法確定車輛損失數(shù)額。
關于拒賠通知書上的拒賠金額99343元,是根據(jù)陳迎某等人的申請確定的。
本院認為,對于保險公司是否對訴爭車輛出具過定損單,雙方當事人有爭議,僅憑雙方當事人陳述尚不能確定保險公司是否出具過車輛定損資料以及是否保存有車輛定損資料。
鑒于此,在第一次庭審后,本院前往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通過公司理賠部工作人員賬號進入公司理賠系統(tǒng),調(diào)取了陳正生保險相關理賠資料,并在第二次開庭審理時組織雙方當事人質證。
陳迎某等人對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認為保險公司關于標的車損的信息顯示,車輛損失金額為89343元,該數(shù)額是保險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及法律規(guī)定對事故車輛確定的損失,陳迎某等人對于該損失數(shù)額予以認可。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質證稱,損失信息表上載明的定損金額不能作為本案的定損依據(jù),該表上填寫的金額是為了拒賠結案所填寫的金額,并不是車輛真正的損失金額。
如果車輛要確定損失,必須到車輛修理廠拆卸分類分別計算,該信息欄中的修理廠也是不真實的,訴爭車輛并未到該修理廠維修。
車輛的損失金額,常規(guī)情形下,要由修理廠、保險人、投保人簽字確認,但是本案沒有經(jīng)過該簽字確認程序。
對于法院調(diào)取的材料,稱有些復印件是陳迎某等人提交給保險公司后,保險公司核實是拒賠車輛后,將相關資料掃描后留存在系統(tǒng)里作為拒賠的資料,將原件退還給陳迎某。
關于理賠系統(tǒng)中錄入的車輛定損金額89343元是如何確定的,保險公司代理人稱不清楚。
本院認為,關于拒賠通知書上載明的拒賠金額99343元,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一審中稱是根據(jù)陳迎某等人的申請確定,經(jīng)查詢保險公司的理賠系統(tǒng),陳迎某等人并未提交書面的理賠申請書也未明確提出理賠金額,該99343元是由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確定。
關于該金額,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在理賠系統(tǒng)中的車損信息中,載明鄂X車輛的車損金額為89343元,司機座位責任險金額為10000元。
該金額與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杜晶晶2016年5月5日手寫條據(jù)相印證,該條據(jù)內(nèi)容為“該案件整案拒賠,人傷調(diào)查減損金額1萬元,車物調(diào)查減損91343元,整案調(diào)查減損為101343元,煩請理算老師幫忙錄入,謝謝”。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的工作人員解釋稱,當時陳正生酒駕屬于拒賠案件,需要做結案材料,故作了一個減損數(shù)額的評估,人傷調(diào)查減損就是指陳正生死亡司機座位責任險保額1萬元,車物調(diào)查減損就是根據(jù)車輛的外觀受損情況大致估計的一個數(shù)字車損91343元,兩項加起來為101343元。
經(jīng)查閱,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系統(tǒng)中的理賠通知書掃描件與陳迎某提交的拒賠通知書原件不一致,系統(tǒng)中的理賠通知書載明拒賠金額為101343元,陳迎某本案中提交的拒賠通知書原件上載明金額為99343元,要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解釋為何不一致時,其工作人員稱該101343元的拒賠通知書沒有向當事人陳迎某送達,向陳迎某送達的通知書上拒賠金額為99343元,與101343元相差2000元,該2000元是車輛的施救費2000元,因為這個費用當事人未提交票據(jù),保險公司按一般常規(guī)將該99343元中的2000元計為施救費,另89343元作為車損錄入系統(tǒng),故陳迎某收到的拒賠通知書上金額為99343元。
綜上來看,拒賠通知書上的拒賠金額99343元,應由兩部分構成,一是陳正生投保的司機座位險確定的保險金額,二是車輛損失金額。
綜上,可以認定,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對訴爭的鄂X車輛確定了損失金額為89343元。
現(xiàn)陳迎某等人對該保險公司確定的損失金額予以認可,故二審認定本案車損數(shù)額為89343元。
二審中,陳迎某等人提交《車損查勘定損實務》一書中的復印頁17頁以及人保財險湖北省分公司水淹車緊急處理流程4頁,以證明涉案車輛是全損。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質證稱,學理性的書籍不能作為定案依據(jù),不具備證據(jù)的形式要件,對兩份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均有異議。
本院認為,書籍中的論述僅是作者觀點,是否與本案情況類同不能證明,亦不能作為本案定損依據(jù);緊急處理流程規(guī)定是別家保險公司內(nèi)部處理流程規(guī)定,且水損車輛在定損處理時區(qū)分了1-5級的級別,本案訴爭車輛屬于何種情況此證據(jù)不能證明,不能作為本案依據(jù)。
綜上,對上述證據(jù)不予采信。
另,本院第一次庭審后,陳迎某一方稱,陳正生的母親陳德芝仍在世,陳德芝放棄對陳正生應獲得的保險賠償金繼承的權利,并向本院提交了陳德芝的身份證復印件以及京山縣楊集鎮(zhèn)五泉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一份。
陳德芝在本院第二次開庭審理中到庭,當庭表示,若是保險公司賠償了,其不要自己應得的那部分賠償金,都由兒媳和孫女所得。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對于陳德芝的身份以及村委會出具的證明材料無異議,認為二審法院已經(jīng)向陳德芝進行了釋明,陳德芝明確放棄自己的權利,故對陳迎某等人的起訴程序無異議。
根據(jù)上述證據(jù)及各方陳述,二審另查明,陳正生母親陳德芝仍在世,其出生于1946年12月5日,在本院2017年3月9日的開庭審理中,陳德芝明確放棄訴爭保險賠償金的繼承權利。
陳正生的父親彭民主已死亡。
二審中,本案爭議的焦點是:1、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對免責條款是否盡到了提示和說明義務;2、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是否應賠償車輛損失89343元。
對于第一個焦點,本院認為,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既沒有提交證據(jù)證明其將保單和保險條款交付給了陳正生,也沒有證據(jù)證明其通過其他方式對免責條款盡到了提示和說明義務,那么駕駛人飲酒駕駛機動車發(fā)生事故,保險人不負責賠償?shù)拿庳煑l款不產(chǎn)生效力,本案保險事故系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nèi),屬于保險責任范圍,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應予賠償。
對于第二個焦點,本院認為,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對訴爭鄂X車輛的車損金額89343元錄入了公司的電腦理賠系統(tǒng),雖然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辯稱其是內(nèi)部為了結案才估算的一個車損數(shù)字,該定損的材料并未向陳迎某一方送達。
但是保險公司向陳迎某送達的拒賠通知書明確載明拒賠金額99343元,該金額是包含了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險金額10000元和車損金額89343元兩部分,與錄入系統(tǒng)的車損金額89343元相印證。
現(xiàn)訴爭事故車輛已經(jīng)被處理,在此情形下,重新評估鑒定車輛損失已不可能,二審中,陳迎某等人對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確定的車輛損失金額89343元予以認可,據(jù)此認定車損數(shù)額為89343元適當。
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辯稱,訴爭事故車輛被陳迎某等人以三萬元的價格賣掉,即使賠償車損,也應扣減該3萬元的殘值,對于車損數(shù)額89343元應扣減3萬元殘值的主張,平安財保荊門支公司既沒有提交合同依據(jù)也未提交法律依據(jù),二審對該主張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 ?、第十七條 ?、第四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 ?、第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京山縣人民法院(2016)鄂0821民初1152號民事判決第一項,即“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陳迎某、陳某、陳某某司機座位責任險10000元、個人意外傷害險100000元”;
二、撤銷京山縣人民法院(2016)鄂0821民初1152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三、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陳迎某、陳某、陳某某車輛損失險保險金89343元;
四、駁回陳迎某、陳某、陳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若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2220元,由陳迎某、陳某、陳某某負擔106元,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負擔2114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220元,由陳迎某、陳某、陳某某負擔93元,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負擔2127元。
審判長:丁俊蓉
書記員:陳婷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