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住所地河北省廊坊市。負責人:劉**,該公司經理。委托代理人:褚金榮,北京大城(石家莊)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孫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委托代理人:李洪泉,河北詠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平安財產保險公司上訴請求:依法撤銷(2017)冀0125民初2424號判決,依法改判或發(fā)回重審;訴訟費用由孫某承擔。上訴理由:一、就車損而言,原審法院認定的車損數(shù)額明顯過高,殘值過低,與實際損失嚴重不符。1、原審認定的車輛損失與我司定損數(shù)額相差懸殊。事故發(fā)生后,我司對事故車輛損失進行了定損,原審認定的車輛損失與我司定損數(shù)額相差懸殊。2、本案孫某提交的維修清單為手寫清單,無維修日期,另維修發(fā)票系庭審當日開具,且僅有維修發(fā)票無法證實已實際給付維修費用。因此,孫某提供的證據(jù)存在瑕疵,不應作為認定車損的證據(jù),依法不應支持孫某主張的車輛損失。二、施救費開具日期為庭審當日,且原審法院認定施救費過高。三、公估費屬于間接損失,不屬于保險理賠范圍。更何況,鑒定結論本身不具有任何客觀權威性,因此導致的鑒定費與案件亦不具有關聯(lián)性。綜上,鑒定費不應由我司承擔。綜上所述,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維護平安財產保險公司的合法權益。被上訴人孫某答辯稱,對車輛損失,在起訴后經法院搖號選擇的公估機構,法院委托河北寶信通保險公估有限公司對孫某的車輛進行了公估,出具了公估報告,所以程序合法,公估報告是合法有效的。公估以后孫某才委托車輛維修單位對該車進行了維修。庭審時,孫某向法院提交了公估報告維修清單、維修發(fā)票證實該車輛已經實際維修和該車輛的實際損失。事故車輛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經施救單位進行了施救,孫某也繳納了施救費用,但是由于施救單位沒有及時的為孫某開具施救費票據(jù),致使開庭時才為其到稅務部門開具了施救費發(fā)票,且施救費是孫某已經給付實際發(fā)生的費用。公估費根據(jù)保險法的規(guī)定應當由平安財產保險公司承擔。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程序合法、判決公正,請二審法院駁回平安財產保險公司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孫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依法判令平安財產保險公司賠償孫某車輛損失、施救費10000元(具體損失待鑒定后確定);訴訟費及鑒定費由平安財產保險公司承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7年9月5日03時許,孫某駕駛冀R×××××小型轎車由北向南行駛到行唐縣永昌路解家莊村口路段時,撞上路邊的路燈桿、造成冀R×××××小型轎車及路燈桿受損、孫某受傷的交通事故。該事故經行唐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勘驗處理,認定孫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冀R×××××小型轎車在平安財產保險公司投保商業(yè)險一份。保險期間為2017年8月21日0時起至2018年8月20日24時止。車輛損失險的保額106800元、附加不計免賠。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冀R×××××小型轎車的車損經本院委托河北寶信通保險公估有限公司公估為79520元,公估費4771元。因事故產生施救費500元。一審法院認為,平安財產保險公司、孫某簽訂的保險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容合法、屬有效合同。孫某的冀R×××××小型轎車在保險期間內發(fā)生單方交通事故,孫某是冀R×××××車輛所有人,享有該車的保險利益,故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后,孫某有權要求平安財產保險公司按合同約定支付保險金。孫某的冀R×××××車輛在平安財產保險公司投保車輛損失險106800元,本次事故造成孫某車輛受損,故應由平安財產保險公司在保險限額內賠償孫某車輛損失以及因事故產生的施救費。孫某的冀R×××××車輛損失經一審法院委托河北寶信通保險公估有限公司進行評估,車損金額為79520元,未超出機動車損失險保險限額106800元,故應由平安財產保險公司賠償。因事故產生施救費500元,應由平安財產保險公司負擔。綜上,孫某經濟損失共計80020元,應由平安財產保險公司承擔。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平安財產保險公司賠付孫某保險理賠金共計80020元。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本院對一審認定事實予以確認。
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財產保險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孫某財產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行唐縣人民法院(2017)冀0125民初242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一審法院委托保險公估機構進行評估,平安財產保險公司未舉證證明該評估存在違法事由且公估機構所確定的車損金額未超出機動車損失保險限額,應以該評估結果作為認定損失的依據(jù)。平安財產保險公司未舉證證明施救費過高且公估費是保險理賠必然發(fā)生的費用,故一審法院判決并無不當。綜上所述,平安財產保險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800元,由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史亞寧
審判員 張國順
審判員 孟維山
書記員:王婷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