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住所:深圳市福田區(qū)福華三路星河發(fā)展中心酒店***層。法定代表人:孫建平,系該公司董事長兼CEO。委托訴訟代理人:連慧敏、汲偉明,河北馳舟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常海云,女,1963年3月10日出生,漢族,住邯鄲市磁縣。
原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訴稱,2014年5月9日,原告承保了被告常海云投保的以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邯鄲滏河大街支行(下稱:光大滏河支行)為被保險人的保證保險,雙方簽訂了保單號為12494982600001335358的《平安個人消費信貸保證保險保險單》(下稱:保險合同)。保險合同約定:保險期間自個人消費信貸合同項下貸款發(fā)放之日起至清償全部貸款本息之日止,保險金額117711元,保險費率1.65元∕月,保險費金額1634元∕月。同時,保險合同特別約定:投保人拖欠任何一期貸款達到80天(不含),保險人依據(jù)保險合同約定向被保險人進行理賠。保險人理賠后,投保人需向保險人歸還全部理賠款項和未付保費,從保險人理賠當日開始超過30天,投保人仍未向保險人歸還上述全部款項的,則視為投保人違約,投保人需以尚欠全部款項為基數(shù),從保險人理賠當日開始計算,按每日千分之一,向保險人繳納違約金等等。2014年5月11日,被告與被保險人光大滏河支行簽訂《個人貸款合同》,約定貸款金額99000元,貸款期限為36個月,貸款年利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基準利率6.15%上浮40%執(zhí)行,首期執(zhí)行貸款年利率為8.61%;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期限歸還貸款本金的,貸款人有權對逾期貸款計收罰息,罰息利率為合同約定的貸款執(zhí)行利率基礎上上浮50%,罰息計算期間自逾期之日起至當期應付本息全部清償之日止;還款方式為按月等額還本付息法等等。其后,光大滏河支行向被告發(fā)放貸款99000元。被告還款20期后,自2016年2月11日起未再履行貸款合同約定的還款義務。2016年5月3日,原告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向被保險人光大滏河支行理賠貸款本息48100.1元,光大滏河支行向原告出具了《代償債務確認書》。之后,原告多次向被告催收,要求被告支付理賠本息48100.1元、逾期保費6090.65元及違約金,無果。故原告起訴至法院,要求:1、判令被告支付理賠款共計48100.1元(其中本金47073元,利息1027.1元);2、判令被告支付逾期保費6090.65元;3、判令被告支付自2016年5月3日起至款項全部還清日止以上述款項之和54190.75元為基數(shù)按照每日1‰計算的違約金(暫計算至2018年1月18日為33381.47元);(以上款項共計87572.22元)4、本案訴訟費、律師代理費由被告承擔。被告常海云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提出異議,認為:其戶籍地和經(jīng)常居住地均為邯鄲市××縣黃沙鎮(zhèn)××黃沙××街××號,應當將該案移送至邯鄲市磁縣人民法院審理。
原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訴被告常海云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23日立案。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被告常海云向本院提交的戶口頁及磁縣黃沙鎮(zhèn)南黃沙二街居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能夠證明常海云的戶籍地和經(jīng)常居住地均為邯鄲市××縣黃沙鎮(zhèn)××黃沙××街,故被告常海云提出的管轄權異議成立。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第一百二十七條規(guī)定,裁定如下:
被告常海云對管轄權提出的異議成立,本案移送邯鄲市磁縣人民法院處理。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