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襄陽牡丹支行。
住所地:襄陽市樊城區(qū)解放路31號。
負責人:廖方,該行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詠、任飛,湖北臥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原住襄陽市高新區(qū)。
原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襄陽牡丹支行(以下簡稱工行牡丹支行)與被告劉某信用卡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工行牡丹支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任飛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劉某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工行牡丹支行訴稱,2011年1月21日,被告向原告申請辦理信用卡,原告核準并向被告發(fā)放了卡號為62×××49的信用卡,被告激活后多次使用消費。截止到2017年8月2日,被告已透支本金299997.82元、利息及違約金25110.58元。被告未按約歸還透支款,構成違約,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令:被告歸還信用卡透支款、利息及違約金共計325108.4元(截止2017年8月2日透支本金299997.82元、利息及違約金25110.58元),2017年8月3日起至還清之日止的利息以本金299997.82元為基數按照約定利率標準計算;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針對其訴訟請求,原告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
一、原告的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及被告的身份證復印件,證明:原、被告主體適格;
二、牡丹卡申請表、牡丹卡開戶憑證、牡丹信用卡領用合約(個人卡),證明:原、被告之間成立信用卡合約關系、約定了違約責任及其計算方式;
三、信用卡透支明細、信用卡貸后管理系統(tǒng)截圖,證明:被告的違約事實、銀行計收款項的明細,以及被告拖欠上述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的數額。
被告劉某未作答辯,亦未提交證據。
經審理查明,本院對上述證據予以采信。
2011年1月21日,被告向原告申請辦理了牡丹信用卡,《牡丹信用卡領用合約(個人卡)》載明,透支利息的計算方式是按月計收復利,日息萬分之五,起息日以透支交易記賬日為準,滯納金的計算方式是按照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百分之五收取,被告未能按時還款的,未到期欠款視為到期。截止2017年8月2日,被告差欠原告透支本金299997.82元、利息23110.58元、違約金(滯納金)2000元。
本院認為,被告劉某向原告申領牡丹信用卡,并聲明遵守《牡丹信用卡領用合約(個人卡)》的規(guī)定,領用合約的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原、被告均應依約履行相應義務。被告作為用卡人利用向發(fā)卡行申請的信用卡進行消費、透支,超過還款到期日未予還款,原告有權依約定要求被告償還透支本金并支付利息、違約金。根據本院確認的事實,截止2017年8月2日,被告差欠原告透支本金299997.82元、利息23110.58元、違約金(滯納金)2000元,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上述債務,并按約定利率標準計算利息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訴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劉某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不影響本案的審理。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劉某償還原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襄陽牡丹支行信用卡透支本金299997.82元。
二、被告劉某支付原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襄陽牡丹支行信用卡透支利息23110.58元、違約金2000元;從2017年8月3日起至實際還清之日止,以透支本金299997.82元為基數,按約定利率標準計算支付利息。
上述應付款項,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逾期履行,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176元(緩交),由被告劉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陳小俐
人民陪審員 徐琳霞
人民陪審員 陳玉琴
書記員: 蘭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