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安某支行,營業(yè)場所安某縣城內建設大街。負責人:李新權,該行行長。委托代理人:陳立乾,河北頌和安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代理人:許雙全,河北頌和安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安某縣博創(chuàng)鞋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安某縣三臺鎮(zhèn)張村村北制鞋工業(yè)區(qū)。法定代表人:劉某某,該公司董事長。被告:劉某某,男,漢族,農民,住安某縣。被告:孫海云,女,漢族,住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qū)。
原告工行安某支行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償還原告借款本金16,000,000元,利息313,854.59元(自起算日起暫計算至2018年2月20日;并支付利息、罰息、復利等,自2018年2月21日至實際付清本息之日止,按照合同約定標準計算),暫計本息合計16,313,854.59元。2、請求法院依法判令原告作為抵押權人對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位于安某縣三臺鎮(zhèn)張村村北的土地使用權(安國用2009第03-15號)、房產(安某縣房權證三臺鎮(zhèn)字第××號)拍賣、變賣或折價所得款項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3、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劉某某、孫海云對上述借款本金、利息、罰息、復利等承擔連帶還款責任。4、請求法院依法判令本案訴訟費用、律師費用以及其他費用由各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5年9月27日,原告與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簽訂《網貸通循環(huán)借款合同》(合同號碼004××××0044-2015年(安某)字0041號),約定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向原告循環(huán)借款16,000,000元,合同期限為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2016年9月22日止,約定借款人每次提款的借款期限最短不少于7天,最長不超過1年。同時合同約定了貸款利率、違約責任以及還款期限等。2015年9月27日,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與原告簽訂《最高額抵押合同》(合同號碼004××××0044-2015年安某(抵)字0039號),以其名下位于安某縣三臺鎮(zhèn)××北××房產、土地使用權為上述借款提供最高額17,000,000元的擔保,擔保范圍包括主債權本金、利息、罰息、復利、違約金、實現抵押權的費用等。并分別在安某縣房管所、安某縣國土資源局辦理了抵押登記。2015年9月27日,被告劉某某、孫海云分別與原告簽訂《保證合同》(合同號碼004××××0044-2015年安某(保)字1041號),約定以上保證人以全部家庭財產為《網貸通循環(huán)借款合同》(合同號碼004××××0044-2015年(安某)字0041號)項下融資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擔保范圍包括主債權本金、利息、罰息等,保證期間為借款合同項下借款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年。2015年10月1日、10月8日,原告分別為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發(fā)放貸款7,000,000元、9,000,000元,到期日均為2016年9月22日;2016年9月19日、20日、21日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分別歸還貸款4,010,000元、4,000,000元、7,990,000元,后被告博創(chuàng)于同日通過網上銀行自主提款4,010,000元、4,000,000元、7,990,000元,共計16,000,000元,到期日分別為2017年9月18日、19日、20日。2017年9月14日原告與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簽訂《借款展期協議》(合同號碼004××××0044-2017(展期)字0003號),約定將雙方之間的貸款16,000,000元展期至2018年9月15日,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繼續(xù)以其自有土地使用權、房產提供抵押擔保,被告劉某某、孫海云繼續(xù)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因被告無法按時還款,停止生產經營,為此原告根據《網貸通循環(huán)借款合同》第二部分第8條的約定,于2017年12月12日向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送達《宣布貸款提前到期通知書》,通知被告貸款提前到期,10日內歸還貸款本息。但截止至今,各被告均未履行合同義務。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劉某某辯稱,原告陳述的借款情況屬實。對原告的訴訟請求都認可。被告孫海云未答辯,亦未提供證據。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劉某某未提供證據。原告工行安某支行提供了下列證據:證據一、原告營業(yè)執(zhí)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各一份,證明原告的基本信息,符合原告的訴訟主體資格。證據二、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被告劉某某、孫海云的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復印件各一份,證明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以及被告劉某某、孫海云的身份信息,符合被告的訴訟主體資格。證據三、網貸通循環(huán)借款合同一份,證明2015年9月27日,原告工行安某支行與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簽訂了網貸通循環(huán)借款合同,博創(chuàng)公司為購貨向原告申請循環(huán)借款額度16,000,000元,期限為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至2016年9月22日止。同時,雙方在第三條第3.1款中約定借款利率按(3)方式確定,即每筆借款利率以基準利率加浮動幅度確定,其中,基準利率為每筆借款發(fā)放日前一工作日全國銀行間拆借中心公布的年期貸款基礎利率,浮動幅度為上浮20%。逾期罰息根據合同第三條3.3款的規(guī)定,“本合同項下逾期罰息利率在原借款利率基礎上加收30%確定,挪用借款罰息利率在原借款利率基礎上加收50%確定”。還款根據合同第五條的規(guī)定,“借款人應在借款到期日一次性償還本合同項下借款,也可以根據本合同約定通過貸款人營業(yè)網點或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進行提前還款,除最后一筆還款外,提前還款金額不得少于壹拾萬元”。擔保根據合同第七條7.1款的規(guī)定,“本合同項下借款為擔保貸款,擔保方式為最高額抵押和保證”。律師費,根據合同第二部分第六條借款人承諾6.10款的規(guī)定“承擔貸款人為實現本合同項下債權而產生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評估費、拍賣費等”。罰息、復利,根據合同第二部分第八條違約8.3款的規(guī)定,“借款到期借款人未按約償還的,貸款人有權自逾期之日起按本合同約定的逾期罰息利率計收罰息。對借款人未按時支付的利息,按逾期罰息利率計收復利”。證據四、借款展期協議一份,證明2017年9月14日,鑒于博創(chuàng)公司不能按期償還與原告簽訂的《網貸通循環(huán)借款合同》(編號:004××××0044—2015年(安某)字0041號)項下的借款,并向原告提出借款展期申請,且保證人同意借款展期申請,因此,原告工行安某支行與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簽訂了借款展期協議;第一條規(guī)定,該協議展期金額為16,000,000元。第二條規(guī)定,原借款合同對應的借款期限到期日為2017年9月18日,現將上述借款期限延長至2018年9月15日。按第三條第3.2條的規(guī)定,借款展期部分的利率按三年期基準利率上浮20%確定。第五條第5.2條規(guī)定,本協議項下的展期金額按以下方式償還:2017年12月15日還款50,000元,2018年3月15日還款50,000元,2018年6月15日還款50,000元,2018年9月15日還款15,850,000元,該協議同時約定:被告未按照本協議的約定如期償還展期借款本息的,原告有權在展期利率基礎上加收30作為罰息利率,對借款人逾期借款自逾期之日起按罰息利率計收利息,并對未按時支付的利息(含罰息)計收復利。證據五、最高額抵押合同一份,證明2015年9月27日,原告工行安某支行與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簽訂了該合同;合同約定: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以其名下所有的位于安某縣三臺鎮(zhèn)張村村北的土地使用權(安國用(2009)第03-15號)和房產(安某縣房權證三臺鎮(zhèn)字第××號)為原告享有的對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的自2015年9月27日起至2017年9月22日止(包括該期間的起始日和屆滿日)的最高額17,000,000元的債權提供擔保。第二條規(guī)定,擔保范圍包括主債權本金、利息、復利、罰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匯率損失(因匯率變動引起的損失)以及實現抵押權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訴訟費、律師費、評估費、拍賣費、變賣費等),但實現抵押權的費用應首先從抵押物變現所得中扣除;債權人主債權到期(包括提前到期),債務人未清償的,債權人有權實現抵押權。證據六、保證合同一份,證明2015年9月27日,被告劉某某、孫海云自愿為博創(chuàng)公司向原告工行安某支行的借款承擔連帶責任保證。擔保范圍包括主債權本金、利息、罰息、復利、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匯率損失(因匯率變動引起的損失)以及實現債權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訴訟費、律師費等);保證期間為自主合同項下的借款期限屆滿之次日起兩年;證據七、借據處理明細十一份,證明原告于2015年10月1日向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發(fā)放2筆貸款7,000,000元、2015年10月8日向博創(chuàng)公司發(fā)放貸款9,000,000元,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歸還貸款后,分別于2016年9月19日、20日、21日提款4,010,000元、4,000,000元、7,990,000元,共計16,000,000元,至今未還。證據八、博創(chuàng)公司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以及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房屋他項權證各一份,證明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將其名下的位于安某縣三臺鎮(zhèn)張村村北的土地、房屋,為原告辦理抵押權登記。其中,房產辦理最高額抵押金額為14,500,000元;土地使用權最高額抵押貸款金額為2,500,000元。證據九、宣布貸款提前到期通知書一份,證明博創(chuàng)公司未按照合同約定償還借款本息,并且鑒于博創(chuàng)公司已經停止生產經營。原告根據網貸通循環(huán)借款合同第二部分第八條的約定,宣布借款合同項下借款立即到期,立即收回未償還款項。該通知已通知博創(chuàng)公司并且已經生效。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劉某某質證稱,對最高額抵押合同有異議,該合同已經規(guī)定了為債權提供擔保最高額為17,000,000元,而不是原告所說的17,000,000與14,500,000元的總和,對其他證據沒有異議。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5年9月27日原告與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簽訂網貸通循環(huán)借款合同,約定本合同項下循環(huán)借款額度使用期限為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至2016年9月22日止,借款人每次提款的借款期限自實際提款日起至約定還款日止,以借據記載為準,借款金額為16,000,000元,借款利率以基準利率加浮動幅度確定,其中基準利率為每筆貸款發(fā)放日前一工作日全國銀行間拆借中心公布的年期貸款基礎利率,浮動幅度為上浮20%,每筆借款提款后,借款利率以12個月為一期,一期一調整,分段計息。借款按月結息,結息日為每月20日,逾期罰息利率在原借款利率基礎上加收30%確定。借款人未按照約定償還本合同項下借款本息及其他應付款項,或未履行本合同項下任何其他義務,借款人已經或可能歇業(yè)、解散、清算、停業(yè)整頓、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被撤銷或申請(被申請)破產構成借款違約,借款人違約則貸款人有權宣布本合同和貸款人與借款人之間其他合同項下未償還的借款和其他融資款項立即到期,立即收回未償還款項。2015年9月27日原告與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簽訂最高額抵押合同一份,約定將博創(chuàng)公司所有的位于安某縣三臺鎮(zhèn)張村村北面積為6471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證號為安國用(2009)第03-15號]及建筑面積13990.07平方米的房屋(房屋所有權證號為安某縣房權證三臺鎮(zhèn)字第××號)用于抵押,擔保的主債權為自2015年9月27日至2017年9月22日期間在最高額17,000,000元的余額內,并已經辦理了抵押登記,確定房產辦理最高額抵押金額為14,500,000元;土地使用權最高額抵押貸款金額為2,500,000元。2015年9月27日原告與被告劉某某、孫海云簽訂保證合同,約定擔保的主債權為原告與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于2015年9月27日是簽訂的網貸通循環(huán)借款合同而享有的對債務人的債權,主債權的金額和期限依主合同之約定,保證方式為連帶責任保證,保證期間為自主合同項下的借款期限屆滿之次日起兩年。合同簽訂后,原告于2015年10月1日向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發(fā)放貸款7,000,000元,于2015年10月8日發(fā)放貸款9,000,000元。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于2016年9月19日償還4,010,000元,于2016年9月20日償還4,000,000元,于2016年9月20日償還7,990,000元。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通過網上銀行于2016年9月19日自主提款4,010,000元,于2016年9月20日自主提款4,000,000元,于2016年9月20日自主提款7,990,000元。以上共計16,000,000元,到期日分別為2017年9月18日、19日、20日。2017年9月14日原告與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劉某某、孫海云簽訂借款展期協議一份,協議將網貸通循環(huán)借款合同相對應的借款期限到期日延長至2018年9月15日。借款展期部分的利率調整為三年期其準利率上浮20%,年利率為5.7%。借款人未按照本協議的約定按期償還展期借款本息的,貸款人有權在展期利率基礎上加收30作為罰息利率,對借款人逾期借款自逾期之日起按罰息利率計收利息,并對未按時支付的利息(含罰息)計收復利。本協議未盡事宜,由原借款合同調整和解釋。擔保人同意就借款人借款展期繼續(xù)按照基與貸款簽訂的最高額抵押合同、保證合同的約定提供擔保。前述借款,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還息至2017年10月20日,此后歸還利息27.89元,至2018年1月20日,尚欠借款本金16,000,000元,利息313,854.59元未還。因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于2017年停業(yè),未按合同約定償還利息,原告于2017年12月12日通知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宣布貸款提前到期。以上事實,有原、被告陳述,原告提交的網貸通循環(huán)借款合同、保證合同、最高額抵押合同、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房屋他項權證、借款展期協議、借據處理明細、宣布貸款提前到期通知書等證據予以證實。
原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安某支行(以下簡稱工行安某支行)與被告安某縣博創(chuàng)鞋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創(chuàng)公司)、劉某某、孫海云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3月3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方委托代理人陳立乾出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博創(chuàng)公司、劉某某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孫海云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與三被告簽訂的網貸通循環(huán)借款合同、最高額抵押合同、保證合同以及借款展期協議,屬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合同條款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確認為有效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因此,雙方均應依照合同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原告依約向被告發(fā)放了借款,被告于2017年停業(yè)并自2017年10月21日后未能按約償還借款利息,已經構成借款合同中的違約情形,而一旦違約原告則有權依照合同約定宣布借款到期并立即收回未償還款項,故原告要求被告按照合同約定償還借款本金及相應利息,依法應予支持?!吨腥A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guī)定,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被告劉某某、孫海云仍處于保證期間內,因此,原告要求被告其為被告安某縣博創(chuàng)鞋業(yè)有限公司的借款承擔連帶責任保證,依法予以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guī)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原告要求被告承擔律師費用,未提供相關費用的證據,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款、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安某縣博創(chuàng)鞋業(yè)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償還原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安某支行貸款本金16,000,000元,并支付利息313,854.59元(截止至2018年1月20日)及自2018年1月21日起至判決確定的給付之日止的利息(按合同約定利率及罰息復利執(zhí)行)。二、被告劉某某、孫海云承擔連帶償還責任。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三、原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安某支行對被告安某縣博創(chuàng)鞋業(yè)有限公司抵押的位于安某縣三臺鎮(zhèn)張村村北面積為6471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證號為安國用(2009)第03-15號]及建筑面積13990.07平方米的房屋(房屋所有權證號為安某縣房權證三臺鎮(zhèn)字第××號)享有抵押權,有權依法處置被告安某縣博創(chuàng)鞋業(yè)有限公司用于抵押的土地使用權及房產,并以折價或拍賣、變賣該抵押物所得價款在17,000,000元限額內優(yōu)先受償。四、駁回原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安某支行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19,683元,減半收取計59,842元,由被告安某縣博創(chuàng)鞋業(yè)有限公司、劉某某、孫海云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紅利
書記員:孟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