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靜某支行,住所地上海市靜某區(qū)。
負責人:陳磊,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鄧爽,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侯旻洲,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被告:余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福建省福安市。
第三人:林娜,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福建省福安市街尾路XXX號。
第三人:陳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福建省福安市街尾路XXX號。
第三人:上海至旺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地青浦區(qū)趙巷鎮(zhèn)滬青平公路XXX號XXX幢XXX層XXX區(qū)XXX室。
法定代表人:朱康平。
第三人:王英,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福建省福安市萬安東路XXX號金港名都B區(qū)17幢2梯404室。
第三人:吳超,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福建省福安市城陽鎮(zhèn)化蛟村XXX號。
第三人:陳明喜,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福建省周寧縣七步鎮(zhèn)八蒲村新厝25號。
第三人:陳建灼,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福建省周寧縣純池鎮(zhèn)儒源村環(huán)溪路XXX號。
第三人:湯細月,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福建省周寧縣獅城鎮(zhèn)河濱東路XXX號。
第三人:上海寧冶物資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虹口區(qū)曲陽路XXX號XXX室。
法定代表人:陳建灼。
第三人:上海拓迎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靜某區(qū)滬太路XXX號XXX-XXX室。
法定代表人:黃新德。
原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靜某支行(以下簡稱工行靜某支行)與被告余某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本院于2018年7月17日依法追加林娜、陳杰、上海至旺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至旺公司)、王英、吳超、陳明喜、陳建灼、湯細月、上海寧冶物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冶公司)、上海拓迎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迎公司)為第三人參加本案訴訟,并于2018年10月1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侯旻洲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余某某、第三人林娜、第三人陳杰、第三人至旺公司、第三人王英、第三人吳超、第三人陳明喜、第三人陳建灼、第三人湯細月、第三人寧冶公司、第三人拓迎公司經(jīng)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工行靜某支行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余某某歸還工行靜某支行借款本金2,991,227.80元,支付截至2017年10月21日的逾期利息1,414,172.33元,并按《個人借款/擔保合同》約定的利率支付原告自2017年10月22日起至款項實際結清之日止的借款逾期利息;2.訴訟費由余某某承擔。訴訟過程中,工行靜某支行明確訴請1為要求余某某為(2013)靜民二(商)初字第2197號民事判決書項下林娜、陳杰、至旺公司、拓迎公司應付工行靜某支行的款項中尚欠的借款本金2,991,227.80元、截至2017年10月21日的逾期利息1,414,172.33元,及自2017年10月22日起至款項實際結清之日止的借款逾期利息(以借款本金2,991,227.80元為基數(shù),按照《個人借款/擔保合同》約定利率上浮40%的逾期利率標準計算,約定利率為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檔基礎貸款利率上浮10%)承擔共同還款責任。事實和理由:2013年3月1日,借款人林娜與工行靜某支行簽訂《個人借款/擔保合同》(編號:XXXXXXXXXXXXX),約定其向工行靜某支行借款9,400,000元;借款期限自2013年3月5日起至2014年3月5日止,實際放款日與到期日以借款憑證為準;借款利率為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貸款基準利率上浮10%確定(6.6%);逾期利率為9.24%;還款方式為按期還息一次還本;借款人未按約定償還合同項下借款本息及其他應付款項,即構成違約。合同并對違約責任、逾期利息作了約定。另,工行靜某支行與余某某訂立了《參與還貸承諾書》,約定余某某愿成為上述《個人借款/擔保合同》的共同債務人,為借款本金9,400,000元、利息、罰息、違約金等及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等承擔共同還款責任。后,林娜未按期償還貸款已構成違約。截止2017年10月21日尚欠本金2,991,227.80元,利息1,414,172.33元。余某某未履行共同還款責任,故工行靜某支行提起本案訴訟。
被告余某某未作答辯。
第三人林娜、第三人陳杰、第三人至旺公司、第三人王英、第三人吳超、第三人陳明喜、第三人陳建灼、第三人湯細月、第三人寧冶公司、第三人拓迎公司均未作陳述。
原告工行靜某支行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1《個人借款/擔保合同》、證據(jù)2《參與還貸承諾書》、證據(jù)3工商銀行自營歷史明細表、證據(jù)4(2013)靜民二(商)初字第2197號民事判決書、證據(jù)5(2018)滬0106執(zhí)恢429號執(zhí)行裁定書。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2013年3月1日,案外主借款人林娜、案外共同借款人陳杰與工行靜某支行簽訂《個人借款/擔保合同》(編號:XXXXXXXXXXXXX),約定林娜、陳杰為購貨向原告借款9,400,000元;借款期限自2013年3月5日起至2014年3月5日止,實際放款日與到期日以借款憑證為準;借款利率以借款發(fā)放時適用的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為基準利率,上浮10%確定,據(jù)此確定的利率以借款憑證記載為準,并按月利率=年利率/12,日利率=年利率/360換算;貸款發(fā)放后遇基準利率調整,貸款期限在一年(含)以下的,執(zhí)行本合同利率;借款利率自實際放款日起計算;還款方式為按月還息,一次性還本;借款人未按約定日期(包括被宣布提前到期)償還的借款,原告有權按罰息利率按日計收利息,對不能按時支付的利息,按罰息利率計收復利,罰息利率為借款利率上浮40%確定;借款人連續(xù)三次或累計六次未按時足額償還借款本息,構成借款人違約;等。
2013年5月6日,余某某向工行靜某支行出具《參與還貸承諾書》,同意成為林娜向工行靜某支行的借款金額為9,400,000元的借款的共同連帶還款人,與借款人共同償還每月應償還的借款本息,直至借款人所借之貸款及利息全部清償。
嗣后,涉案《個人借款/擔保合同》履行過程中,發(fā)生逾期情況,工行靜某支行向本院起訴,根據(jù)(2013)靜民二(商)初字第2197號民事判決書載明:“……經(jīng)審理查明:2013年3月1日,原告與被告林娜、陳杰(共同借款人)簽訂編號為編號XXXXXXXXXXXXX的《個人借款/擔保合同》,約定原告向被告林娜提供9,400,000元貸款;期限12個月,自2013年3月5日至2014年3月5日止(實際放款日與到期日以借款憑證為準)……判決如下:一、被告林娜、被告陳杰、被告上海至旺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及被告上海拓迎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應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共同歸還原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靜某支行借款本金人民幣9,400,000元及利息人民幣125,821.11元,并按《個人借款/擔保合同》約定的利率支付原告自2014年3月15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逾期利息;二、被告林娜、被告陳杰、被告上海至旺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及被告上海拓迎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屆期不履行上述付款義務的,原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靜某支行可與被告余某某、王英協(xié)商,以位于上海市楊浦區(qū)江灣城路XXX弄XXX號XXX室的房屋折價,或者申請以拍賣、變賣該抵押物所得價款,在最高抵押限額人民幣7,370,000元內優(yōu)先受償。抵押物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后,其價款超過抵押權最高限額人民幣7,370,000元的部分歸被告余某某、王英所有,不足部分由被告林娜、被告陳杰、被告上海至旺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及被告上海拓迎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繼續(xù)清償;三、被告吳超、被告陳明喜、被告陳建灼、被告湯細月、被告上海寧冶物資有限公司對被告林娜、被告陳杰、被告上海至旺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及被告上海拓迎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上述應付款項承擔連帶付款責任。案件受理費人民幣77,994.10元,保全費人民幣5,000元,共計人民幣82,994.10元。由十一被告共同負擔?!?2013)靜民二(商)初字第2197號民事判決書執(zhí)行過程中,工行靜某支行得到部分清償。嗣后工行靜某支行申請對(2013)靜民二(商)初字第2197號民事判決書恢復執(zhí)行,本院于2018年9月27日出具(2018)滬0106執(zhí)恢429號執(zhí)行裁定書,裁定終結本次執(zhí)行程序。審理中,原告明確,涉案《個人借款/擔保合同》項下尚欠借款本金2,991,227.80元、截至2017年10月21日的逾期利息1,414,172.33元及自2017年10月22日開始的逾期利息。
本院認為,余某某向工行靜某支行出具《參與還貸承諾書》,自愿成為共同還款人,現(xiàn)原告主張余某某承擔共同還款責任,于法不悖,予以支持。被告余某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應訴,本院依法缺席判決。第三人林娜、第三人陳杰、第三人至旺公司、第三人王英、第三人吳超、第三人陳明喜、第三人陳建灼、第三人湯細月、第三人寧冶公司、第三人拓迎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參加訴訟,不影響本案的審理。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余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對(2013)靜民二(商)初字第2197號民事判決書項下第三人林娜、第三人陳杰、第三人上海至旺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及第三人上海拓迎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應支付原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靜某支行的借款本息中尚欠的借款本金2,991,227.80元、截至2017年10月21日的逾期利息1,414,172.33元、及自2017年10月22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逾期利息(以借款本金2,991,227.80元為基數(shù),按照《個人借款/擔保合同》約定利率上浮40%的逾期利率標準計算,約定利率為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檔基礎貸款利率上浮10%)向原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靜某支行承擔共同還款責任。
案件受理費42,043元,由被告余某某負擔;公告費780元(原告已預繳),由被告余某某負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金融法院。
審判員:劉??婷
書記員:錢佳妹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