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
法定代表人:楊林,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施晅,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徐昭然,男,1983年4月13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莊新元,上海仁科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與被告徐昭然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9月2日立案。
原告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歸還原告借款本金4,570,000元;2、被告支付原告利息22,850元;3、被告支付原告自2017年1月12日起至實際清償日止的違約金(根據(jù)《貸款合同》第五條第二款,每逾期日期按照借款本金的千分之一計算);4、被告支付原告為實現(xiàn)債權支出的合理費用,包括公證費4,570元、律師費10,000元等;5、若被告未能履行上述第1-4項付款義務,原告有權就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北艾路XXX弄XXX號XXX室房產(簡稱系爭房產)實現(xiàn)抵押權;6、本案案件訴訟費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2016年11月8日,原、被告簽訂編號為FSXXXXXXXXXXXX(JK)的《貸款合同》,合同約定,被告因資金周轉問題向原告借款XXXXXXX元,借款期限6個月,貸款月利率為0.5%,違約金計算標準為:自違約之日起,被告每逾期一日須向原告支付借款本金千分之一的違約金,按照實際違約天數(shù)計算違約金,并以其名下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北艾路XXX弄XXX號XXX室房產設定抵押擔保債務履行。同日,原告與被告簽訂編號為FSXXXXXXXXXXXX(DY)的《抵押合同》,約定以被告名下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北艾路XXX弄XXX號XXX室房產提供抵押擔保。抵押人擔保范圍為債務人在《貸款合同》鄉(xiāng)下發(fā)生的全部債務本息、違約金以及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等。合同還約定,借款人不按《貸款合同》約定按時足額償還借款本息或其他應付款項的,借款人構成違約。借款人出現(xiàn)違約,原告有權停止發(fā)放貸款,宣布貸款提前到期,要求借款人立即歸還貸款本息以及相關費用。2016年11月11日,原告按約向被告放款XXXXXXX元,雙方并就抵押房產辦理了滬(2016)浦字不動產證明第XXXXXXXX號抵押權登記。后被告未按約還本付息,故原告訴至法院,作如上訴請。
被告徐昭然辯稱,本案所涉借款系其前妻許麗雅因“套路貸”行為產生,涉嫌犯罪,法院應該駁回起訴,移送公安機關處理。2016年5月8日被告前妻許麗雅因向案外人張國富、杜建國借款20,000元未按時歸還,被案外人將系爭房產辦理了網簽手續(xù),后經案外人高某某、李某某等人誘導和脅迫下多次虛增借款金額,借新還舊,并在經案外人安某在內蒙古自治區(qū)辦理虛假公證委托,將原登記許麗雅及其父母名下的系爭房屋變更登記至被告徐昭然名下,再辦理抵押登記向原告借款,原告發(fā)放的借款期間,被告的銀行卡、優(yōu)盾均不由其本人掌握,款項到被告賬戶后立即轉入他人賬戶,被告未實際獲得借款?,F(xiàn)系爭房屋產權轉讓時的公證委托書已經被撤銷,高某某、李某某等人因類似詐騙行為已經受到刑事處罰,本案借款屬于“套路貸”犯罪行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本院經審查認為,民事糾紛案件被告涉嫌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F(xiàn)根據(jù)被告陳述及相應證據(jù),本案糾紛可能存在犯罪嫌疑,本案雖以民事糾紛立案,但性質存在經濟犯罪嫌疑,應移送公安機關進行刑事偵查本案存在經濟犯罪嫌疑,應移送公安機關進行刑事偵查。據(jù)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一條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的起訴。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金融法院。
審判員:徐進峰
書記員:羅丹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