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住所地:承某雙橋區(qū)麗正門大街6號。
代表人:姜躍利,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李莉,河北正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小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xiàn)住灤縣。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愛仿,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xiàn)住灤縣。
上訴人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李小某、張愛仿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灤縣人民法院(2016)冀0223民初217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莉、被上訴人李小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上訴人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上訴請求:1、依法撤銷河北省灤縣人民法院(2016)冀0223民初2172號民事判決書,重新確定被上訴人的各項經(jīng)濟損失。2、上訴費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和理由:一審法院確認的被上訴人車輛損失不合理。1、2016年1月13日,李保文駕駛李小某所有的冀B×××××號車在灤縣發(fā)生事故,本次事故造成冀B×××××號車損壞,冀B×××××號車在上訴人處投保有車輛損失險,投保約定新車購置價247500元,按照247500元繳納保費,同時在雙方簽訂的機動車損失保險條款第20條第4項約定,載貨汽車的月折舊率是千分之十二。本案系保險合同糾紛,上述內(nèi)容是雙方簽訂合同時做出的約定,審理本案的過程中,在確定被保險車輛的事故損失計算時,應以雙方保險合同的約定247500元為準,被上訴人提供的公估報告按照新車購置價334324.79元計算明顯與合同約定不符。2、本次事故發(fā)生時,冀B×××××號車實際價值81180元,扣減殘值21000元,冀B×××××號車損失應為60180元,而非89421.23元。一審中,我方依法申請對事故車輛的車損進行重新鑒定,一審法院在沒有任何合法理由的情況下,未予支持。鑒于雙方對事故發(fā)生時車輛的實際價值及殘值有較大的爭議,我司依法申請對這兩項予以鑒定,以明確事故車輛的實際損失。
二審中,上訴人提交了機動車損失保險條款和河北省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機動車保險投保提示(2013版)各一份,證明被上訴人對投保內(nèi)容予以確認,對月折舊率作出了約定。被上訴人提交機動車銷售統(tǒng)一發(fā)票一份,證明事故車輛的新車購置價。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法院所查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上訴人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主張一審法院確認的車輛損失不合理,認為應按照合同約定的新車購置價247500元、月千分之十二的折舊率計算車輛實際價值。本院認為,保險合同約定的新車購置價247500元系雙方約定的車輛保險價值,并非車輛的新車購置價,上訴人以此為基數(shù)折舊計算車輛的實際價值不合理。被上訴人在二審期間提交了購車發(fā)票,保險公估公司按照車輛的購買價格及月千分之十一的折舊率計算的車輛實際價值客觀、合理,本院予以采信。上訴人主張公估報告中確定的車輛殘值過低,但未提交相關(guān)證據(jù)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另訴訟費由敗訴方承擔,不違反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
綜上所述,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183元,由上訴人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楊曉娣 審判員 趙陽利 審判員 鄒輝平
書記員:葛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