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住所地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qū)和平路109號。
負責人:王連海,任該支公司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彥龍,河北天源通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廊坊可耐電器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新橋工業(yè)區(qū)。
法定代表人:王遠,任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金利民,北京市京大律師事務所石家莊分所律師。
上訴人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廊坊可耐電器有限公司保險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qū)人民法院(2016)冀1003民初557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3月20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財險廊坊支公司)上訴請求:1.依法撤銷(2016)冀1003民初5572號民事判決,依法改判駁回被上訴人廊坊可耐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可耐電器)對上訴人太平洋財險廊坊支公司關于財產(chǎn)損失50000元的訴訟請求;2.上訴費由被上訴人可耐電器承擔。事實和理由:被上訴人可耐電器的保鮮柜于2011年6月3日發(fā)生火災,于2014年11月6日向上訴人報案申請索賠,在上訴人太平洋財險廊坊支公司對被上訴人可耐電器的詢問筆錄中,被上訴人可耐電器陳述事故發(fā)生后案外人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以下簡稱雪花啤酒)已及時告知被上訴人可耐電器在山東的負責人,可耐電器向上訴人太平洋財險廊坊支公司主張權利的時間已明顯超出訴訟時效,故應駁回被上訴人可耐電器的訴訟請求。
本院二審查明,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上訴人太平洋財險廊坊支公司與被上訴人可耐電器簽訂的《產(chǎn)品責任保險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均應恪守履行。涉案產(chǎn)品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nèi),上訴人太平洋財險廊坊支公司應當依照保險合同約定向被上訴人可耐電器給付保險賠償金。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及第六十五條第三款規(guī)定,被保險人向保險人主張給付保險金的訴訟時效起算點為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日,且被保險人向第三者賠償后,被保險人向保險人主張的理賠才能得到實現(xiàn),故本院認為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日應為被保險人向第三者履行了賠償義務日。在棲霞市桃村供銷合作社、周春芳訴可耐電器等被告兩案中,可耐電器于2014年12月29日實際履行了山東省棲霞市人民法院兩份判決確定的賠償義務,后向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太平洋財險廊坊支公司給付保險金,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qū)人民法院于2016年11月3日立案,故被上訴人可耐電器在本案中的一審起訴未超過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二年的訴訟時效期間。被上訴人太平洋財險廊坊支公司依據(jù)可耐電器在詢問筆錄中關于2011年雪花啤酒接到事故通知后告知了可耐電器區(qū)域經(jīng)理的陳述主張本案應自2011年起計算訴訟時效,但2011年時第三者并未向被上訴人可耐電器主張權利,可耐電器亦未向第三者履行賠償義務,該時間節(jié)點非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日,不引起訴訟時效的發(fā)生,被上訴人太平洋財險廊坊支公司上述主張的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50元,由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王章水 審 判 員 曹 怡 代理審判員 齊向欣
書記員:王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