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友誼縣支行,住所地友誼縣。
負責人劉善虎,職務行長。
委托代理人邢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友誼縣。
委托代理人王海濤,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友誼縣。
被告張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友誼縣。
被告雙鴨山市金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友誼縣。
委托代理人楊成杰,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友誼縣。
委托代理人張志旺,女,1979年5月28日,漢族,住友誼縣。
原告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友誼縣支行訴被告張某、雙鴨山市金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0月1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7年3月1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友誼縣支行委托代理人邢玉、王海濤,被告張某、雙鴨山金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楊成杰、張志旺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0年4月5日,被告張某向原告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友誼縣支行提出個人購房貸款申請,申請內容為被告張某以分期付款方式購買被告雙鴨山市金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承建的友誼縣金城花園小區(qū)D棟樓5單元701室,該商品房單價每平方米2000.00元,被告張某首付款為房產價值的30%。2010年4月30日,原告與被告張某簽訂了《個人購房擔保借款合同》,借款金額99000.00元,借款期限120個月。該借款由友誼縣金城花園小區(qū)D棟樓5單元701室,建筑面積83.73平方米房產提供抵押擔保,2010年5月10日,在友誼縣房地產管理處辦理了預購商品房抵押預告登記。被告雙鴨山市金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同意為被告張某提供保證,并在《個人購房擔保借款合同》保證人欄簽字蓋章。原告依約向被告張某發(fā)放了99000.00元貸款后,被告張某依約償還了75期貸款本息77232.44元,其中償還了貸款本金55425.50元,利息21806.94元。2016年1月20日以來被告張某一直沒有還款,故原告訴至法院。訴訟期間,二被告共計又償還8100.00元,其中被告張某償還5000.00元,原告從被告金城公司保證金賬戶中扣劃3100.00元,截止2017年3月15日,二被告尚欠借款本金36553.37元。
本院認為,原告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友誼縣支行與被告張某簽訂的《個人購房擔保借款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為有效合同。合同簽訂后,原告將合同項下的全部借款發(fā)放給被告張某,原告已經履行了合同約定的全部義務。被告張某未能按合同約定履行還款義務,已構成違約,故原告請求被告張某償還逾期貸款本金36553.37元及利息(利息計算至2017年3月15日,2017年3月15日之后利息按借款合同約定繼續(xù)計算至判決生效之日止),本院予以支持。被告雙鴨山市金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已在《個人購房擔保借款合同》的保證人欄內簽字蓋章,被告雙鴨山市金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與原告的保證合同成立有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之規(guī)定,原告請求被告雙鴨山市金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應對被告張某借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友誼縣支行借款本金36553.37元。(利息計算至2017年3月15日,2017年3月15日之后利息按借款合同約定繼續(xù)計算至判決生效之日止);
二、被告雙鴨山市金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對被告張某上述借款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940.51元,公告費575.00元,合計1515.51元,由被告張某、雙鴨山市金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雙鴨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孫緒水 審 判 員 張文峰 人民陪審員 楊 姜
書記員:王慧銘 附相關法條: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第十八條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