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中宣支行,住所地哈爾濱市南崗區(qū)中宣街16-2號。
代表人:于冬寧,男,職務行長。
委托代理人:吳曉朦,黑龍江高盛律師集團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程芳,黑龍江高盛律師集團事務所律師。
被告:馮立冬,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青岡縣。
被告:張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明水縣。
原告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中宣支行與被告馮立冬、張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吳曉朦、程芳到庭參加訴訟,二被告馮立冬、張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本案現(xiàn)已缺席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原告和被告馮立冬于2013年3月28日簽訂了《個人貸款合同》,合同約定原告同意向被告發(fā)放個人二手房按揭貸款叁拾叁萬伍仟元整,貸款期限為240個月,實際起始日與實際到期日以貸款借據(jù)中約定為準,即自2013年3月28日到2033年3月28日止;合同的貸款年利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基準利率6.55%執(zhí)行(如遇國家利率調(diào)整,浮動利率參照調(diào)整后的同檔次貸款利率),借款人未按本合同約定期限歸還貸款本金的,貸款人有權對逾期貸款計收罰息,罰息利率為本合同約定的貸款執(zhí)行利率基礎上上浮30%(逾期期間,如遇中國人民銀行上調(diào)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罰息利率自基準利率調(diào)整之日起相應上調(diào));約定由被告提供房屋擔保。為保證貸款合同的履行,原告與被告馮立冬簽訂了《房地產(chǎn)抵押合同》,合同約定被告將其坐落于哈市利民開發(fā)區(qū)××路××棟××單元××層××號的房產(chǎn)抵押給原告。被告張某作為被告馮立冬配偶承諾共同承擔該筆貸款的償還義務。原告于2013年3月28日全額發(fā)放了叁拾叁萬伍仟元貸款。被告截止至2017年1月3日已經(jīng)逾期未還6期貸款,根據(jù)原告和被告簽訂的《個人貸款合同》第三十五條和三十六條的約定,被告未按時足額還款,原告可以宣布所有已貸出的貸款立即到期并要求借款人立即償還全部貸款本金、利息和其他應付款項。被告已嚴重違反合同約定。現(xiàn)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一、解除原告與被告于2013年3月28日簽訂的《個人貸款合同》;二、被告立即償還借款本金304295.12元及截至2017年1月3日的利息、罰息7611.99元,合計311907.11元,之后的利息、罰息按貸款合同的約定計算至本息付清之日止;三、原告對被告位于哈市利民開發(fā)區(qū)××路××棟××單元××層××號的房屋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四、本案的訴訟費由二被告承擔。
被告馮立冬、張某未出庭,亦未答辯。
原告就其訴訟主張向本院出示證據(jù)如下:
證據(jù)一、個人貸款合同一份、中國光大銀行黑龍江分行中宣支行貸款借據(jù)一份。證明:1、原告與被告馮立冬于2013年3月28日簽訂了個人貸款合同,約定原告向被告發(fā)放個人二手房按揭貸款叁拾叁萬伍仟元整,貸款期限240個月,貸款借據(jù)對貸款期限實際起始日與實際到期日另有約定的,以貸款借據(jù)中的約定為準,原告于2013年3月28日全額發(fā)放了貸款,即實際貸款期限自2013年3月28日起至2033年3月28日止;2、證明個人貸款合同項下的叁拾叁萬伍仟元整的貸款首期執(zhí)行貸款年利率為6.55%(如遇國家利率調(diào)整,浮動利率參照調(diào)整后的同檔次貸款利率,并按照貸款相關政策執(zhí)行),被告未按合同約定期限歸還貸款本金的,貸款人有權對逾期貸款計收罰息,罰息利率為合同約定的貸款執(zhí)行利率基礎上上浮30%,罰息計算期間自逾期之日起至當期應付本息全部清償之日止(逾期期間,如遇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罰息利率自基準利率調(diào)整之日起相應上調(diào));3、證明原告有權要求被告立即償還所欠貸款本金、利息和罰息。個人貸款合同第三十五條約定,“下列任一事件均構成本合同項下的違約事件:(一)借款人未按時足額還款;”,第三十六條約定“一旦發(fā)生上條(即第三十五條)所述任何違約事件,貸款人有權采取以下任何一項或多項措施:(三)宣布所有已貸出的貸款立即到期并要求借款人立即償還全部貸款本金、利息和其他應付款項;(四)按本合同約定的逾期罰息利率就所有逾期金額向借款人計收罰息;”。
證據(jù)二、房地產(chǎn)抵押合同一份、房屋他項權證書一份。證明原告與被告馮立冬簽訂了房地產(chǎn)抵押合同,約定被告馮立冬將其所有的坐落于哈市利民開發(fā)區(qū)××路××棟××單元××層××號的房產(chǎn)抵押給原告,以確保2013年3月28日簽訂的個人貸款合同的履行,抵押期限自2013年3月28日至2033年9月28日止。并辦理了抵押登記,于2013年3月12日由登記機關核發(fā)哈房他證字第××號房屋他項權證書。
證據(jù)三、逾期貸款催收函一份、消費信貸對賬單、欠款證明書一份。證明被告自2016年6月20日后,便不再償還貸款,經(jīng)原告催收后仍不再償還,至2017年1月3日止,逾期未還6期貸款,欠付借款本息合計311907.11元。已經(jīng)違反了個人貸款合同第三十五條和第三十六條的約定,原告有權要求其立即償還貸款本金、利息以及罰息。
證據(jù)四、配偶承諾書一份、結婚證復印件一份。證明被告馮立冬與被告張某是夫妻關系,被告張某在配偶承諾書上簽字,承諾完全同意被告馮立冬的借款及提供擔保的行為,同意被告與原告簽署的相關貸款合同或文件的全部條款并且承諾受該等條款的約束。同時,承諾將與被告馮立冬共同承擔該筆借款的償還義務。如被告不能履行貸款合同,原告可依法處置抵押物。
經(jīng)評議,原告向本院出示的證據(jù)真實合法,且與本案有關聯(lián)性,本院予以采信。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二被告系夫妻關系。2013年3月28日,原告與被告馮立冬簽訂了貸款種類為二手房的《個人貸款合同》,合同約定原告向被告馮立冬提供335000元貸款;貸款用于購買位于哈市利民開發(fā)區(qū)××路××棟××單元××層××號房產(chǎn);貸款期限為240個月,自2013年3月28日起至2033年3月28日止,貸款借據(jù)對貸款期限實際起始日與實際到期日另有約定的,以貸款借據(jù)中的約定為準;貸款年利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基準利率6.55%執(zhí)行,本合同項下首期執(zhí)行貸款年利率為6.55%;逾期罰息利率為本合同約定的貸款執(zhí)行利率基礎上上浮30%;還款方式為按月等額還本付息,分240期償還;擔保方式為抵押擔保,抵押擔保的范圍包括貸款本金、利息、違約金及貸款人實現(xiàn)債權及抵押權的必要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執(zhí)行費等);如被告未按時足額還款即構成違約,原告有權宣布所有已貸出的貸款立即到期并要求借款人立即償還全部貸款本金、利息和其他應付款項等內(nèi)容。同日,原告與被告馮立冬又簽訂了《房地產(chǎn)抵押合同》,合同約定,被告馮立冬以其所購買位于哈市利民開發(fā)區(qū)××路××棟××單元××層××號房產(chǎn)為該筆借款提供抵押擔保,并辦理了抵押登記。上述合同簽訂后,原告于2013年3月28日向被告馮立冬發(fā)放貸款335000元。被告馮立冬未按合同約定按月償還貸款本息,并自2016年6月20日拖欠本息至今。截至2017年1月3日,被告馮立冬尚欠原告本金304295.12元,利息、罰息7611.99元。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馮立冬簽訂的貸款種類為二手房的《個人貸款合同》、《房地產(chǎn)抵押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合同約定履行。合同簽訂后,原告按合同約定履行了向被告馮立冬發(fā)放貸款的義務,被告馮立冬未按合同約定按期償還原告借款本息屬違約,現(xiàn)原告要求解除合同、被告償還本金及利息、罰息,符合合同約定和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被告馮立冬自愿以其所購房產(chǎn)為上述借款提供抵押擔保,應按合同約定承擔抵押擔保責任。被告張某與被告馮立冬系夫妻關系,被告馮立冬該筆借款系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借,故被告張某應承擔共同還款責任。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三條、第四十六條、第五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中宣支行與被告馮立冬簽訂的《個人貸款合同》;
二、被告馮立冬、張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共同給付原告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中宣支行借款本金304295.12元;
三、被告馮立冬、張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共同給付原告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中宣支行借款利息、罰息(截止至2017年1月3日利息、罰息為7611.99元;自2017年1月4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上浮30%繼續(xù)計算利息至借款本金實際付清之日止);
四、如被告馮立冬、張某不能清償上述債務,對其不能清償部分,應以被告馮立冬抵押的位于哈市利民開發(fā)區(qū)××路××棟××單元××層××號房產(chǎn)折價或變賣、拍賣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
被告馮立冬、張某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原告預交本院案件受理費5979元、公告費560元,由被告馮立冬、張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劉文彬
人民陪審員 盧偉
人民陪審員 宋洪英
書記員: 王曉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