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中南路1號。
負責人:王季明,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程欣,湖北寬善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嬋,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經常居住地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系該公司員工。
被告:武漢瑞某某烽貿易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綠景苑1棟2門4號。
法定代表人:陳某某,該公司總經理。
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qū)。
被告:王桔香,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qū),系王桔香之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被告:潘棟梁,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鄒敏,廣東澤正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原告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以下簡稱信達公司)訴被告武漢瑞某某烽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鑫公司)、陳某某、王桔香、潘棟梁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鄂州分行(以下簡稱工行鄂州分行)于2018年4月10日以瑞鑫公司、陳某某、王桔香、潘棟梁為被告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2018年5月7日,本院依工行鄂州分行的申請,作出(2018)鄂07民初11號之一民事裁定,凍結瑞鑫公司、陳某某、王桔香、潘棟梁的銀行存款24,641,867.61元或查封等值的其他財產。2018年10月12日,信達公司以受讓工行鄂州分行涉案合同項下全部權利為由申請變更當事人。2018年10月23日,本院作出(2018)鄂07民初11號之二民事裁定,準許信達公司替代工行鄂州分行作為本案原告參加訴訟,工行鄂州分行退出訴訟。本院于2018年10月2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信達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程欣,被告瑞鑫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被告王桔香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某某,被告陳某某,被告潘棟梁委托訴訟代理人鄒敏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信達公司訴訟請求:瑞鑫公司立即償還所欠融資本金22,000,000元及利息2,641,867.61元(利息計算至2017年12月21日,此后的利息、罰息、復利按合同約定的標準計算至被告還清全部融資本息為止);陳某某、王桔香、潘棟梁對瑞鑫公司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事實與理由:2015年11月,瑞鑫公司因生產經營需要向工行鄂州分行申請國內保理融資貸款。同年11月24日,雙方簽訂國內保理業(yè)務合同,約定瑞鑫公司在工行鄂州分行辦理金額為22,000,000元保理融資,期限9個月,到期日為2016年8月24日,還款方式為本利不同期還款。合同簽訂當日,工行鄂州分行向瑞鑫公司發(fā)放融資貸款22,000,000元。針對以上融資,瑞鑫公司股東及配偶陳某某、王桔香、潘棟梁簽訂了保證合同,保證范圍包括主債權本金、復息、罰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匯率損失及實現債權的費用。上述貸款到期后,經工行鄂州分行多次催收,瑞鑫公司未能償還貸款本金及利息。2018年7月3日,信達公司與工行鄂州分行簽訂債權轉讓協(xié)議,約定將涉案借款合同對被告所享有的主債權及擔保合同下的全部權利及相關權益全部轉讓給信達公司,并于2018年9月21日在湖北日報進行債權轉讓通知及催收公告。2018年10月12日,信達公司申請對本案訴訟主體進行變更,并取得法院準許。
被告瑞鑫公司、陳某某、王桔香辯稱,陳某某、王桔香不是本案適格被告,陳某某未出面與工行鄂州分行簽訂國內保理業(yè)務合同,王桔香對該合同不知情,該合同遺漏了被告,本案可能涉嫌經濟犯罪。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
被告潘棟梁辯稱,答辯人并未在合同上簽字,也不知情該行為,可能是工行鄂州分行工作人員與第三方勾結炮制了虛假的借款事實。信達公司明知該借款不合法不存在而簽署債權轉讓協(xié)議,應按有關法律規(guī)定認定無效。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
當事人為支持其主張,向本院提交了證據(見附件)。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對當事人無爭議的證據,本院予以采信。對當事人爭議的證據,本院認定如下:1.原告提供的證據。四被告認為,對證據二的真實性有異議,對證據三的貸款不清楚,對證據四的真實性有異議,不是本人簽名,對證據五的真實性無異議,但涉嫌詐騙,不適合債權轉讓,對證據六,不清楚開戶事實,在法定代表人未到場時開戶違規(guī)。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證據大多涉及瑞鑫公司的公章,瑞鑫公司對該公章的真實性陳述不清楚,經本院充分說明并詢問后,其仍不明確表示肯定或否定,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八條第二款規(guī)定,本院確認原告提交證據中瑞鑫公司所蓋公章的真實性。對于保證合同,根據陳某某、王桔香、潘棟梁的申請,本院委托鑒定機構對涉案保證合同中保證人的簽名和指印進行鑒定。湖北兩江司法鑒定所于2018年6月和9月分別出具了[2018]痕鑒字16號、文鑒字84號、文鑒字123號司法鑒定意見書。各方當事人對該三份鑒定意見書無異議。經鑒定,“陳某某”指印和簽名均與陳某某本人不一致,“潘棟梁”簽名與潘棟梁本人不一致,“潘棟梁”和“王桔香”檢材指紋紋線特征模糊不清,滿足不了鑒定要求,王桔香筆跡比對樣本不足。根據以上鑒定意見,且信達公司也不能提供其他證據證明保證合同的真實性,故本院對保證合同不予采信。原告提供的證據能證明瑞鑫公司向工行鄂州分行融資,及信達公司受讓訴爭債權的事實,本院對相關證據予以采信。2.被告提供的收條。原告認為,文件交接人是否武漢翼達建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翼達公司)或瑞鑫公司職工不清楚,也沒有公司蓋章,內容上與本案無關。本院認為,該收條表明瑞鑫公司將公章、營業(yè)執(zhí)照、稅務登記證等交給翼達公司使用,但不能證明訴爭保理貸款合同不真實,故本院對該收條不予采信。
根據當事人提交的證據及庭審查明,本院認定如下事實:
2015年11月24日,瑞鑫公司與工行鄂州分行簽訂一份國內保理業(yè)務合同,約定:瑞鑫公司向工行鄂州分行辦理金額為22,000,000元的保理融資,期限9個月,到期日為2016年8月24日,利率為基準利率上浮30%,按日計息,按月結息,融資到期,利隨本清,逾期未回購應收賬款的,在原融資利率基礎上加收50%的利率計收罰息,并對未按期支付利息按罰息利率計收復利。當日,工行鄂州分行為瑞鑫公司發(fā)放融資貸款22,000,000元。
上述貸款到期后,工行鄂州分行多次催收未果。2018年4月10日,工行鄂州分行以瑞鑫公司、陳某某、王桔香、潘棟梁為被告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瑞鑫公司償還融資貸款22,000,000元及利息,并請求陳某某、王桔香、潘棟梁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同年7月3日,工行鄂州分行與信達公司簽訂債權轉讓協(xié)議,約定轉讓的債權為涉案瑞鑫公司所欠工行鄂州分行保理融資貸款本金及相應利息。同年9月21日,上述債權轉讓在湖北日報進行了公告。同年10月12日,信達公司以受讓工行鄂州分行涉案合同項下全部權利為由申請變更當事人。同年10月23日,本院作出(2018)鄂07民初11號之二民事裁定,準許信達公司替代工行鄂州分行作為本案原告參加訴訟,工行鄂州分行退出訴訟。
另查明,瑞鑫公司于2014年將公司公章、財務章、營業(yè)執(zhí)照、稅務登記證等物品資料交給翼達公司使用。
本院認為,瑞鑫公司與工行鄂州分行于2015年11月24日簽訂國內保理業(yè)務合同,雖然瑞鑫公司對該合同的真實性有異議,但是對該合同所蓋瑞鑫公司公章的真實性沒有否認,且未提供足以反駁的證據,故該合同的真實性應予以認定。該合同未違反法律規(guī)定,為有效合同,受到法律保護。瑞鑫公司稱,該合同融資發(fā)生在其將公司公章交給翼達公司期間,其不應承擔責任。本院認為,瑞鑫公司將公司公章及其他重要物品資料交給他人使用,應清楚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對其授權或聽任他人以瑞鑫公司名義從事的民事行為,理應承擔民事責任,故本院對瑞鑫公司上述主張不予支持。工行鄂州分行依合同約定履行了貸款義務,瑞鑫公司也應依合同約定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信達公司受讓該合同債權,并履行了通知債務人的義務,已取得了該合同的權利,故其請求瑞鑫公司償還融資本金和利息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融資借款為22,000,000元,依照合同約定,至2017年12月21日,共產生利息2,641,867.61元(含罰息、復利)。此后的利息、罰息、復利按合同約定標準計算至貸款付清之日止。因信達公司不能證明保證合同中保證人的簽名系保證人本人簽名,故信達公司請求陳某某、王桔香、潘棟梁承擔保證責任沒有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武漢瑞某某烽貿易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償還融資本金22,000,000元及利息2,641,867.61元(利息算至2017年12月21日,此后的利息、罰息、復利按合同約定的標準計算至還清融資本金之日止);
二、駁回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165,009元,財產保全費5,000元,均由武漢瑞某某烽貿易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李志伸
審判員 齊志剛
人民陪審員 章政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