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棗陽支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棗陽市襄陽路111號。
代表人:楊冰,該公司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胡澤源,湖北思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男,生于1963年4月6日,漢族,個體經營戶,住谷城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陽,湖北百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某妗,女,生于1991年7月20日,漢族,居民,湖北省老河口市人,住老河口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敬,男,生于1984年1月5日,漢族,住老河口市,系劉某妗之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高某某,男,生于1980年11月30日,漢族,住宜昌市夷陵區(qū)。
原審被告: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住所地襄陽市樊城區(qū)松鶴路16號中國人壽大樓12樓。
代表人:明泉,該公司總經理。
上訴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棗陽支公司(下稱人保財險棗陽支公司)因與被上訴人王某、劉某妗、高某某、原審被告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下稱人壽財險襄陽中心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不服湖北省谷城縣人民法院(2017)鄂0625民初44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人保財險棗陽支公司上訴請求:撤銷湖北省谷城縣人民法院(2017)鄂0625民初440號民事判決,改判上訴人賠償殘疾賠償金23688元、誤工費8840元。事實與理由:王某一審提交的證據均證明其從事農業(yè)生產,并承包有土地;其租房證明無法證實承租房屋真實存在;一審判決按照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算王某的殘疾賠償金和按照批發(fā)零售業(yè)計算其誤工費無事實依據。
王某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劉某妗辯稱:同意保險公司的上訴意見。
高某某未答辯。
王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請求判決高某某、劉某妗、人保財險棗陽支公司賠償其各項損失84231.85元,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劉某妗與高某某系雇傭關系。2016年10月26日,王某駕駛其所有的鄂F×××××正三輪載貨摩托車,由谷城縣冷集鎮(zhèn)街道至谷城縣冷集鎮(zhèn)南街,當日11時20分許,王某駕車行至316國道1503KM+100M路段時,與高某某駕駛劉某妗所有的鄂F×××××重型倉柵式貨車相撞,致王某受傷,車輛受損。王某受傷后,當即被送到谷城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經診斷傷情為:多處軟組織損傷,住院20天,花醫(yī)療費5060元(劉某妗墊付),王某于2016年11月15日出院,出院醫(yī)囑:1.回家休息半月;2.不適隨診。2017年2月20日,湖北省谷城銀城法醫(yī)司法鑒定所作出谷法醫(yī)司鑒字(2017)第041號法醫(yī)學鑒定意見書,鑒定王某因面部疤痕形成于面部中央區(qū),其損傷程度構成10級傷殘,王某支出鑒定費1560元。2016年12月27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出具機動車保險車輛損失確認書,確認王某所有的鄂F×××××正三輪載貨摩托車損失金額為1340元。2016年10月31日,谷城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作出谷公交認字(2016)第42706號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王某負事故主要責任,高某某負事故次要責任。
一審另查明,王某系從事油茶茶籽、水稻種植、銷售業(yè),其于2015年2月起,租賃谷城縣城關鎮(zhèn)龍灣街社區(qū)5組居民呂祥云房屋居住至今。
一審還查明,2002年4月14日,高某某領取了機動車駕駛證,準駕車型B2D,劉某妗系鄂F×××××重型倉柵式貨車的登記車主。2015年12月6日,劉某妗為其所有的鄂F×××××重型倉柵式貨車,在人財險棗陽支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一份,保險責任限額為122000元;保險期間自2015年12月6日零時起至2016年12月5日24時止。在人壽財保襄陽中心支公司投保了第三者責任保險(不計免賠率)一份,保險責任限額為500000元,保險期間均自2016年6月19日零時起至2017年6月18日24時止。
一審法院認為:高某某駕駛劉某妗所有的鄂F×××××重型倉柵式貨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致王某受傷,經交警部門認定,高某某承擔此事故次要責任。高某某依法應對王某承擔賠償責任。由于高某某與劉某妗之間系雇傭關系,且高某某是在從事雇傭活動中發(fā)生交通事故,依據有關法律規(guī)定,作為雇主的劉某妗應當對王某承擔賠償責任。因劉某妗為其所有的鄂F×××××重型倉柵式貨車,分別在在人保財險棗陽支公司、人壽財險襄陽中心支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第三者責任保險(不計免賠率),人保財險棗陽支公司、人壽財險襄陽中心支公司應在其承保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第三者責任保險責任限額內,對王某承擔賠償責任。
王某主張的各項損失,法院認定如下:1.醫(yī)療費:經核對醫(yī)藥費票據王某為治療花醫(yī)療費5060元。2.誤工費:王某主張從受傷之日起計算至定殘前一日,即從2016年10月26日計算至2017年2月19日,參照湖北省2016年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è)(年)38953元計算,本院認定,因王某損傷程度構成10級傷殘,其誤工損失依法應從受傷之日起計算至定殘前一日,即從2016年10月26日計算至2017年2月19日止,合計114天,又因王某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從事油茶茶籽、稻谷銷售經營業(yè),其誤工損失可參照湖北省2016年批發(fā)和零售業(yè)(年)35589元,每天97.50元計算為(997.50元/天×114天)11115元。3.護理費:王某主張按照住院20天,參照湖北省2016年居民服務業(yè)或其他服務業(yè)(年)31138元,每天85.30元計算,為(85.30元/天×20天)1706元。4.住院伙食補助費:王某主張按照20天,每天100元計算,本院認定,按照王某住院20天,每天20元計算為(20元/天×20天)400元。5.財產損失費:王某主張1540元,本院依據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出具機動車保險車輛損失確認書,確認王某所有的鄂F×××××正三輪載貨摩托車損失金額1340元。6.鑒定費:王某為傷殘鑒定支出鑒定費1560元。7.殘疾賠償金:因王某自2015年2月起,租房在從××城關鎮(zhèn)城區(qū)居住,其從事油茶籽、稻谷銷售業(yè),其主張殘疾賠償金參照2016年湖北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27051元,按10級傷殘和20年計算為(27051元/年×20年×10%)54102元。8.精神撫慰金:王某主張5000元,本院酌量支持2000元。上述8項合計77283元(含劉某妗墊付的醫(yī)療費5060元)。由人保財險棗陽支公司在其承保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賠償王某醫(yī)療費5460元(含住院伙食費400元),傷殘賠償金68923元(其中殘疾賠償金54102元,誤工費11115元,護理費1706元,精神撫慰金2000元),財產損失費1340元,合計75723元。人保財險棗陽支公司承保范圍以外的鑒定費1560元,由劉某妗賠償王某30%,計款468元,與其墊付的醫(yī)療費5060元相抵后,王某在獲得保險賠償后,返還劉某妗4592元。乘余70%,由王某自己承擔。對王某要求賠償交通費500元,因未能提供證據予以證明,對此請求,法院不予支持。王某所訴請的后期治療費可待實際發(fā)生后另行主張。因王某在本案交通事故中所造成的損失,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已獲得了賠償,且無超過交強險部分,故人壽財險襄陽中心支公司在其承保的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內不對王某承擔賠償責任。對高某某,劉某妗、人保財險棗陽支公司辯稱的其他理由,法院不予采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四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棗陽支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賠償王某75723元。二、劉某妗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賠償王某鑒定費468元,與其先行墊付的醫(yī)療費5060元相抵后,王某在獲得保險賠償后,即時返還劉某妗4592元。三、駁回王某要求賠償交通費及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642元,由王某負擔450元,劉某妗負擔192元。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的證據。一審認定事實清楚,本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針對上訴人人保財險棗陽支公司的上訴請求和理由,本院歸納二審爭議焦點為:王某的殘疾賠償金與誤工費的計算標準是否正確。
本院認為,王某在一審提供了租房合同、租房款收據可以證實其經常居住地在城鎮(zhèn)。同時提供的谷城縣杰豐茶葉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情況說明,谷城縣冷集鎮(zhèn)磨盤山村村民委員會證明,小墨山村村民委員會證明,湖北正全農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原料入庫結算單、原料檢驗報告單、領款單,湖北銀鴻糧油實業(yè)糧油有限公司冷集中心糧站糧食入庫登記檢驗檢斤結算單等證據,可以證實其在事故發(fā)生前常年規(guī)模化種植、銷售油茶茶籽、稻谷等農產品。雖然其種植、銷售農產品屬農業(yè)生產勞動性質,但其將所從事農業(yè)生產獲得的勞動成果轉化為商品投入市場經營,與一般的以農業(yè)生產勞動為生活來源具有本質區(qū)別。一審判決據此按照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王某的殘疾賠償金和按照“批發(fā)和零售業(yè)”人均年平均工資收入標準計算其誤工費并無不當。上訴人人保財險棗陽支公司的上訴請求和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㈠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00元,由上訴人保財險棗陽支公司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曹勇 審判員 柳莉 審判員 江濤
書記員:徐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