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黃浦區(qū)。
負責人:毛寄文,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鄭夢苑,上海市中天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吳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江西省撫州市。
被告:吳新華,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西省撫州市。
被告:高品霞,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西省撫州市。
原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與被告吳某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6月11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于2019年7月23日公開開庭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鄭夢苑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吳某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嗣后,經原告申請,本院追加吳新華、高品霞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本案依法轉為普通程序審理,并于2019年9月23日公開開庭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鄭夢苑到庭參加訴訟,三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被告吳某支付原告保險賠款120,100元;訴訟費由被告承擔。訴訟過程中,經原告申請,本院追加吳新華、高品霞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為三被告支付原告保險賠款120,100元;判令訴訟費由三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6年9月10日,在上海市西藏北路地道北向南距海寧路北約5米處,被告吳某駕駛普通二輪摩托車與駕駛電動自行車的案外人徐偉以及駕駛電動自行車的案外人趙某某發(fā)生三車事故,導致案外人趙某某受傷。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交通警察支隊認定該事故中,被告吳某因超車、違反禁令標志,未在機動車道內行駛,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機動車,承擔事故全部責任。2018年6月14日,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法院出具了(2017)滬0106民初28624號民事判決書,判決本案原告在交強險范圍內賠付120,100元。2018年6月27日,本案原告向法院指定的賬戶支付了120,100元。本案原告依法取得代位請求權。原告為維護自身權益,故涉訟。
三被告均未作答辯。
原告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1、交通事故認定書;2、民事判決書;3、支付業(yè)務付款回單;4、交強險保單抄件。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2016年9月10日,在本市西藏北路地道北向南距海寧路北約5米處,被告吳某駕駛普通二輪摩托車與駕駛電動自行車的案外人徐偉、騎自行車的案外人趙某某發(fā)生三車事故,導致趙某某受傷。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交通警察支隊認定該起事故中,被告吳某因超車、違反禁令標志,未在機動車道內行駛,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機動車,承擔事故全部責任,案外人徐偉、案外人趙某某均無責。
嗣后,案外人趙某某向本院起訴本案被告吳某、本案原告、本案被告吳新華(系本案被告吳某之父親)、本案被告高品霞(系本案被告吳某之母親),案號為(2017)滬0106民初28624號,該案于2018年6月14日判決(現(xiàn)已生效),民事判決書載明:“本院認為……本案中,涉事車輛車主系被告吳新華,根據(jù)規(guī)定,機動車所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的,視為對損害的發(fā)生存有過錯,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本院認為,事故發(fā)生時,被告吳某未滿十八周歲,被告吳新華作為其父親,應當知道其未取得駕駛資格,仍允許其駕駛機動車,存有過錯,故本院酌情確認作為車主的被告吳新華按照30%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剩余70%的部分,因事故發(fā)生時,被告吳某未滿十八周歲,由其原監(jiān)護人即本案被告吳新華、高品霞承擔侵權責任,訴訟時被告吳某雖已滿十八周歲,但現(xiàn)并無證據(jù)證明其有經濟能力,故本案中仍由被告吳新華、高品霞承擔賠償責任?!袥Q如下:一、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趙某某交強險賠付款120,100元;二、被告吳新華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趙某某賠償款9,066.35元;三、被告吳新華、高品霞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趙某某賠償款21,154.83元?!?018年6月27日,本案原告向本院繳納120,100元,用途載明為“(2017)滬0106民初28624號”。
審理中,本案原告明確,其向三被告主張保險人代位求償權利,如果三被告之間有責任分擔的,由法院依法判決。此外,原告明確,其無證據(jù)證明訴訟時被告吳某有經濟能力。
本院認為,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導致第三人人身損害,當事人請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保險公司在賠償范圍內向侵權人主張追償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F(xiàn)因被告吳某未取得駕駛資格引發(fā)的本案事故導致案外人趙某某受傷,原告因此在交強險范圍內理賠了120,100元,保險公司有權向侵權人主張追償權。機動車所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的,視為對損害的發(fā)生存有過錯,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本院認為,事故發(fā)生時,被告吳某未滿十八周歲,被告吳新華作為其父親,應當知道其未取得駕駛資格,仍允許其駕駛機動車,存有過錯,故本院酌情確認作為車主的被告吳新華承擔30%的侵權責任。剩余70%的部分,因事故發(fā)生時,被告吳某未滿十八周歲,訴訟時被告吳某雖已滿十八周歲,但現(xiàn)并無證據(jù)證明其有經濟能力,故由其原監(jiān)護人即本案被告吳新華、本案被告高品霞承擔侵權的賠償責任。
三被告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
據(jù)此,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吳新華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賠款36,030元;
二、被告吳新華、被告高品霞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賠款84,07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702元,由被告吳新華、被告高品霞負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金融法院。
審判員:劉??婷
書記員:錢佳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