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城市支公司。住所地:宜城市襄沙大道**號。負責人:楊輝,該公司總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孫傲,該公司員工。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漢口建設大道***號招銀大廈**樓。負責人:畢偉,該公司總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劉華偉,湖北思揚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道華,男,1963年3月26日出生,漢族,住宜城市。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道蘭,女,1965年3月5日出生,漢族,住宜城市。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杰,男,1973年4月15日出生,漢族,住宜城市。三被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寧,湖北崇法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梁大勇,男,1972年5月8日出生,漢族,住宜城市。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鄧健,男,1991年9月2日出生,漢族,住監(jiān)利縣。
人壽財險宜城支公司上訴請求:1.對原審判決中上訴人不應當承擔的賠償款14723.82元予以改判;2.由被上訴人承擔二審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原審法院核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賠償比例金額錯誤,適用法律有誤。原審判決明確劉道華、劉道蘭、劉杰的損失由上訴人與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與責任限額之和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故分攤比例為1/2。另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三條之規(guī)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僅分為責任限額和無責任的賠償限額,交強險并未區(qū)分比例賠償。劉道華、劉道蘭、劉杰的損失并未超過兩車交強險責任限額244000元,上訴人應當與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各承擔50%的賠償責任,原審法院判決上訴人承擔115566.19元沒有法律依據(jù),請求二審依法改判。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上訴請求:1.撤銷原審判決,改判駁回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訟請求;2.由被上訴人承擔二審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1.本案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具有重大瑕疵,不能作為認定上訴人承擔賠償責任的證據(jù)采納。上訴人投保的標的車沒有與受害人發(fā)生碰撞及接觸,路邊停車也沒有違反交通禁令,對交通事故發(fā)生并無過錯,原審法院判決上訴人承擔賠償責任,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jù);2.原審法院按照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算受害人劉廣慶死亡賠償金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認定農(nóng)村居民參照城鎮(zhèn)居民的賠償標準為雙重標準,其一為交通事故發(fā)生之前經(jīng)常居住地在城鎮(zhèn),其二收入來源于城鎮(zhèn)且達到一年以上。但上訴人提供的證據(jù)不能證明受害人交通事故發(fā)生前已在城鎮(zhèn)居住滿一年以上,也無證據(jù)證明受害人尚具有勞動能力收入來源于城鎮(zhèn),故上訴人認為按照城鎮(zhèn)居民計算死亡賠償金證據(jù)不足,應按照農(nóng)村居民標準計算63625元,原審多判決83305元有誤;3.受害人因自身追尾導致事故發(fā)生具有重大過錯,結合本案事實原審判決上訴人承擔20000元精神撫慰金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jù)。綜上,請求二審依法改判。劉道華、劉道蘭、劉杰辯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梁大勇、鄧健未予答辯。劉道華、劉道蘭、劉杰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梁大勇、鄧健、人壽財險宜城支公司、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賠償原告劉道華、劉道蘭、劉杰因親屬死亡所產(chǎn)生的損失醫(yī)療費、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計212161.24元。訴訟過程中,原告增加賠償數(shù)額后為221684.74元(醫(yī)療費4823.74元、護理費89.5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80元、死亡賠償金146930元、喪葬費25707.50元、交通費2000元、財產(chǎn)損失2054元、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0元)。由二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nèi)先行賠償,并優(yōu)先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不足部分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nèi)賠償40%,仍有不足的部分則由梁大勇與鄧健承擔連帶賠償責任;2.訴訟費用由被告共同承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7年4月15日9時40分左右,劉道華、劉道蘭、劉杰父親劉廣慶駕駛“愛瑪”牌電動三輪車沿宜城市璞孔路由北向南行駛至鄢城辦事處譚垴村五組路段時,前方同向司機梁大勇駕駛鄂F××××ד東風”牌中型倉柵式貨車,在超越同向臨時停靠在路西鄧健所有鄂A××××ד長安”牌小型轎車時,發(fā)現(xiàn)對向來車剎車停在路中時,劉廣慶避讓不及與貨車追尾發(fā)生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劉廣慶被送往宜城市人民醫(yī)院救治,經(jīng)近兩個小時搶救,劉廣慶因胸部外傷導致呼吸循環(huán)衰竭死亡,其親屬開支醫(yī)療費4823.74元。2017年4月20日,梁大勇先行賠付了劉廣慶親屬25000元。該起交通事故,宜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于2017年4月25日,作出宜公交認字[2017]第0402C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為劉廣慶無證駕駛,未與前方車輛保持足夠安全距離,是造成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梁大勇、鄧健在道路上臨時停車,妨礙其他車輛正常通行,是造成事故發(fā)生的次要原因,認定劉廣慶負主要責任,梁大勇、鄧健負次要責任。2017年7月4日,事故中受損的電動三輪車經(jīng)湖北循其本價格鑒定評估有限公司出具鄂循價鑒(宜城)[2017]第068號評估報告書,確定損失價值為2054元。梁大勇駕駛的鄂F××××ד東風”牌中型倉柵式貨車在人壽保險宜城公司投保有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50萬元并不計免賠率險,鄧健所有的鄂A××××ד長安”牌小型轎車在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投保有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50萬元并不計免賠率險,交通事故發(fā)生時,車輛均在保險期限內(nèi)。原審法院認為,劉廣慶駕車與前方車輛發(fā)生追尾,屬于機動車之間發(fā)生的交通事故,應當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宜城市公安局交警部門對本起事故的責任認定,符合法律規(guī)定,原審法院予以采納。梁大勇駕車在超車時未注意觀察前方通行條件,導致剎車占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行為,屬侵權行為之過錯,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劉廣慶駕車未注意與前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致其死亡的后果存在主要責任,應當依法減輕梁大勇賠償責任。鄧健駕車臨時停靠路邊,妨礙車輛正常通行與本案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有一定的因果關系,但與梁大勇責任之過相比較輕。原審法院據(jù)此確定由梁大勇與鄧健承擔30%民事賠償責任,在此賠償范圍內(nèi)按份由梁大勇賠償80%、鄧健賠償20%。因梁大勇、鄧健肇事車輛分別在保險公司投保有交強險,原告要求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請,符合法律規(guī)定,原審法院予以支持。由人壽財險宜城支公司、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與責任限額之和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各限額之和比例計算超出部分由另方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辯稱受害人劉廣慶應按照農(nóng)村居民賠償標準計算損失的意見,因劉廣慶身份雖為農(nóng)村居民,但事故發(fā)生前于2015年7月一直隨其子劉道華居住宜城市委黨校生活,可以比照城鎮(zhèn)居民賠償標準計算損失。保險公司辯稱不承擔訴訟費的意見,因訴訟費用是人民法院依照《訴訟費用交納辦法》所確定訴訟勝、敗所負擔的數(shù)額,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應遵循自愿、公平原則,但不能違反法律的專門規(guī)定,其辯解理由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原審法院不予采納。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7年度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規(guī)定賠償項目標準,結合劉道華、劉道蘭、劉杰對賠償項目數(shù)額請求,確定受害人劉廣慶死亡所產(chǎn)生的損失為:1.喪葬費25707.50元(按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收入51415元計算六個月);2.死亡賠償金146930元(按城鎮(zhèn)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9386元計算5年);3.護理費89.50元(按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yè)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收入32677元計算1天);4.交通費2000元;5.精神撫慰金20000元;6.醫(yī)療費4823.74;7.住院伙食補助費80元(參照襄陽市國家機關干部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確定80元計算1天);8.財產(chǎn)損失2054元;合計201684.74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第二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至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至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九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劉道華、劉道蘭、劉杰親屬劉廣慶因人身損害所產(chǎn)生損失201684.74元,由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城市支公司賠償115566.19元,其中25000元賠付給梁大勇;由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賠償86118.55元;并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一次性付清;二、駁回劉道華,劉道蘭、劉杰其他訴訟請求。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508元,由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城市支公司負擔778,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負擔560,劉道華、劉道蘭、劉杰共同負擔170元。二審中,雙方當事人未提交新證據(jù)。對上訴理由之外的其他案件事實,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二審予以確認。針對上訴人人壽財險宜城支公司、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提出的上訴請求、理由,本院作如下評述:關于人壽財險宜城支公司提出原審法院對投保車輛交強險之和244000元責任比例劃分不當,人壽財險宜城支公司應當與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均擔交強險限額總和范圍內(nèi)賠償責任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關于人壽財險宜城支公司提出原審法院對投保車輛交強險總額244000元責任比例劃分不當,人壽財險宜城支公司應當與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均擔賠償責任上訴理由,本院認為,依據(jù)交警部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梁大勇駕駛貨車超越鄧健??坑诼愤叺能囕v時,在道路有效路面寬僅6米的情況下,應當及時判斷對向來車可能發(fā)生的風險,但梁大勇未確保安全謹慎駕駛,在發(fā)現(xiàn)對向車輛無法超車的情況下臨時剎車將車輛停在路中避讓,導致其后駕駛電動三輪車行駛的劉廣慶避讓不及,追尾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劉廣慶受傷后搶救無效死亡,車輛受損的后果,原審法院采納交警部門對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及責任劃分依據(jù),認定劉廣慶駕車未注意與前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致其死亡的后果存在主要過錯,依法減輕了梁大勇、鄧健的賠償責任,確定由梁大勇與鄧健承擔本次交通事故30%民事賠償責任,對本案交通事故責任比例劃分適當。但由于梁大勇車輛投保的人壽財險宜城支公司與鄧健車輛投保的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承擔交強險限額之和為244000元,能夠足額賠付劉道華、劉道蘭、劉杰親屬劉廣慶因交通事故損害所產(chǎn)生損失201684.74元。依據(j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機動車交強險僅區(qū)分為有責任賠償限額與無責任賠償限額,并未區(qū)分按照責任比例承擔的情形,因此,原審判決在交強險限額內(nèi)對二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賠償責任,酌定按份由梁大勇賠償80%、鄧健賠償20%并無相關法律依據(jù),本院予以更正。故人壽財險宜城支公司提出與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均擔賠償責任的上訴理由成立,本院予以采納。關于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提出交警部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故責任劃分有誤,鄧健投保的機動車不應承擔責任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雖提出鄧健車輛臨時??柯范挝丛O置禁止停車標志,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在道路上臨時停車的,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因此,交警部門認定鄧健在道路上臨時停車,妨礙其他車輛正常通行,是造成此事故的次要原因,并認定梁大勇、鄧健負此事故的次要責任,事故認定清楚,責任劃分明確,原審判決對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予以采納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該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關于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提出原審法院按照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算死亡賠償金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原審期間劉道華,劉道蘭、劉杰已提交了劉廣慶戶籍地宜城市××集鎮(zhèn)××村村委會出具的證明,證實劉廣慶自2015年7月起隨同其子劉道華在宜城市委黨校生活。劉道華又提交了其所在單位宜城市委黨校與居住地宜城市鄢城街道辦事處龍門路社區(qū)居委會的證明,對劉廣慶2015年以來居住生活于城鎮(zhèn)的事實予以印證。結合本案交通事故發(fā)生時劉廣慶已年屆82周歲,需要其親屬扶養(yǎng)照顧的事實,原審判決認定劉廣慶事故發(fā)生前在城鎮(zhèn)居住生活,并按照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算劉廣慶死亡賠償金,認定事實清楚,判決正確,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提出受害人應當同時具備在城鎮(zhèn)居住生活一年以上且主要收入來源于城鎮(zhèn)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關于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提出受害人劉廣慶在此交通事故中具有重大過錯,根據(jù)案件事實判決上訴人承擔20000元精神撫慰金不當?shù)纳显V理由,本院認為,劉廣慶在駕駛電動三輪車過程中未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發(fā)生追尾導致自身傷害后果,原審法院已結合交警部門事故認定書,減輕了梁大勇、鄧健的賠償責任,但劉廣慶僅存在忽視通行安全的義務,并不屬于重大過錯,且本案已造成劉廣慶因交通事故傷害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對其親屬劉道華,劉道蘭、劉杰已造成嚴重精神損害,故原審法院綜合本案侵權后果、雙方過錯程度及當?shù)亟?jīng)濟收入實際,對劉道華,劉道蘭、劉杰主張40000元的精神撫慰金酌定支持20000元,符合本案事實和法律規(guī)定,判決適當,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該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上訴人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城市支公司(以下簡稱人壽財險宜城支公司)、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劉道華、劉道蘭、劉杰、梁大勇、鄧健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法院(2017)鄂0684民初170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月5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綜上所述,人壽財險宜城支公司的上訴請求成立,應予支持。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對事故車輛交強險限額之和范圍內(nèi)的賠償責任判決不當,應予更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第二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法院(2017)鄂0684民初1705號民事判決。二、劉道華、劉道蘭、劉杰親屬劉廣慶因人身損害所產(chǎn)生損失201684.74元,由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城市支公司賠償100842.37元,其中25000元墊付款返還給梁大勇;由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賠償100842.37元;上述賠償款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一次性付清。三、駁回劉道華,劉道蘭、劉杰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審案件受理費1508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060元,合計2568元,由人壽財險宜城支公司負擔1200元,平安財險湖北分公司負擔1200元,劉道華、劉道蘭、劉杰共同負擔168元。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曹 勇
審判員 江 濤
審判員 柳 莉
書記員:張歡歡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