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東方航空武漢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武漢市黃陂區(qū)盤龍城經濟開發(fā)區(qū)巨龍大道188號。
法定代表人吳永良,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吳利華,該公司員工(一般代理)。
委托代理人劉天兵,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代理)。
被告徐彬。
委托代理人夏京穎,北京市藍鵬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史建軍,北京市藍鵬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原告中國東方航空武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東方航空武漢公司)訴被告徐彬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月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組成由審判員曾慶偉擔任審判長,審判員王洪毅、代理審判員陳思倩參加的合議庭,于2015年2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東方航空武漢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劉天兵、吳利華、被告徐彬的委托代理人夏京穎、史建軍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原告東方航空武漢公司與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簽署了《關于2005級大學在校生改運輸機駕駛學生培訓的合同》,由原告出資送被告徐彬在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學習,學習結束后被告入職原告公司從事飛行工作。2007年11月28日,原告與被告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合同期限自2007年11月起至法定或約定的終止合同條件出現時止,必須服務期從2007年11月28日至2015年11月28日止。被告在必須服務期內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按照飛行員正駕駛違約金3500000元標準承擔違約責任。雙方在勞動合同存續(xù)期間,被告按照飛行行業(yè)訓練規(guī)定,由原告出資安排被告在珠海翔翼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民航飛行學院模擬機訓練中心,上海東方飛行培訓有限公司等地進行飛行訓練及培訓。2014年5月16日,被告向原告郵寄了書面的《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原告于2014年5月19日收到了該通知書。2014年5月30日,被告申請對其解除與原告勞動合同的行為進行公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長安公證處作出(2014)京長安內民證字第5213號公證書證明了該事實。被告遞交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后離開原告公司,原告對被告的辭職行為表示挽留,持續(xù)為被告發(fā)放1300元的基礎工資并代繳了被告離職后的社會保險費,不同意為被告辦理社保和個人檔案資料的轉移手續(xù),雙方因此產生糾紛并均向仲裁機關申請勞動仲裁,仲裁委員會裁決:雙方勞動關系解除,原告為被告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并辦理勞動人事檔案,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手續(xù),被告支付原告培訓費1680000元。原告將被告的飛行執(zhí)照交民航中南地區(qū)管理局暫存保管,向被告出具安保評價,將被告的其他檔案資料封存6個月后交民航局暫存保管。原告收到仲裁裁決書后不服訴至法院。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問題:一、被告徐彬是否應向原告東方航空武漢公司支付培訓費、違約金?被告徐彬應支付的費用金額如何計算?二、關于被告的飛行技術檔案是否屬于勞動爭議案件的審理范圍,是否應當移交民航局暫存保管?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行業(yè)專業(yè)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xié)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本案中原告東方航空武漢公司與被告徐彬訂立的是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雙方約定被告在原告處必須服務期終止時間是2015年11月28日,被告違反此約定提前解除勞動合同,依法應向原告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金額就是服務期間尚未履行部分的培訓費,且不能超過被告應當支付的培訓費,被告在向原告支付培訓費后,原告再主張被告支付違約金3500000元的訴求,違反了勞動合同法中關于違約金的法律規(guī)定,本院不予支持。
被告徐彬在原告東方航空武漢公司從事飛行員工作,飛行員行業(yè)具有專業(yè)性和特殊性,屬于高技能人才,需要長時間的能力培養(yǎng)過程和持續(xù)的能力保持過程。本案中因飛行工作的需要原告安排被告培訓,被告在培訓中飛行技能逐級提升,原告對被告進行持續(xù)不斷的培訓支付了相應的費用,該費用通過被告的學習轉化為其自身的飛行技術資源,被告的離職必然導致原告對被告飛行技術資源的流失,遵循公平合理,等價有償的原則,被告在離職時應當承擔在原告處參加培訓所產生的相關費用。關于培訓費的支付金額,原告提交的相關票據明細不清,不能客觀真實的證明為被告支付培訓費的具體金額,本院對培訓費的具體金額無法準確核實后確認。本案是飛行員行業(yè)內部流動引發(fā)的勞動爭議糾紛,中國民航總局針對飛行員行業(yè)內部流動中的培訓費計算進行了專門的規(guī)定,因此本案中的培訓費金額應結合案件的事實并參考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的相關規(guī)定來確定。經國務院批準,中國民航總局會同國務院相關部委聯合下發(fā)了《關于規(guī)范飛行人員流動管理保證民航隊伍穩(wěn)定的意見》,該意見規(guī)定飛行人員流動時,根據現行航空運輸企業(yè)招收錄用飛行員的實際費用情況,參照700000元至2100000元的標準向原單位支付。最高人民法院也下發(fā)通知,要求參照上述意見處理飛行員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引發(fā)的勞動爭議案件。民航人發(fā)(2005)109號《關于貫徹落實規(guī)范飛行員流動管理保證民航飛行隊伍穩(wěn)定意見有關問題的通知》細化的賠償方式是:飛行員支付培訓費的標準為:原則上以飛行員初始培訓費700000元為基數,以年均20%遞增計算補償費,最高計算10年,即最高2100000元。45歲以后再從2100000元開始,以700000元為基數,以年均20%遞減計算補償費。被告在原告處工作的時間是7年,據此計算被告應支付給原告的培訓費為1680000元(700000元+700000元×20%×7年)。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被告徐彬的飛行技術檔案屬于被告?zhèn)€人檔案資料的一部分,是勞動合同法調整的范疇,原告東方航空武漢公司主張被告的檔案移交不屬于勞動爭議案件裁決范圍的訴求,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飛行技術檔案(包括安保評價、飛行執(zhí)照、健康記錄本、體檢合格證、飛行履歷檔案、飛行經歷記錄本、飛行記錄簿)是飛行員從事飛行工作的資格證書,也是飛行安全的重要保障。為了確保飛行安全,國家民航管理機構對飛行技術檔案實施嚴格的飛行準入制度和飛行員資質管理,因此關于被告飛行技術檔案的移交應當遵循國家民航管理機構的規(guī)定,將被告的飛行執(zhí)照交由民航中南地區(qū)管理局暫存保管,其他飛行技術資料封存保管6個月后交民航中南地區(qū)管理局暫存保管。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五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由被告徐彬支付原告中國東方航空武漢有限責任公司培訓費1680000元。
二、由原告中國東方航空武漢有限責任公司為被告徐彬辦理飛行技術檔案的轉移手續(xù),將被告的飛行執(zhí)照移交至民航中南地區(qū)管理局暫存保管,將其他飛行技術資料(健康記錄本、體檢合格證、飛行履歷檔案、飛行經歷記錄本、飛行記錄簿、安保評價)封存6個月后移交至民航中南地區(qū)管理局暫存保管。
三、駁回原告中國東方航空武漢有限責任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前述一、二項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支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中國東方航空武漢有限責任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曾慶偉 審 判 員 王洪毅 代理審判員 陳思倩
書記員:陳伶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