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華通信系統(tǒng)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qū)復興路33號中塔803室,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0001000166590。法定代表人:涂天杰,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瑞杰,河北佳誠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大名縣城區(qū)管理綜合執(zhí)法局,住所地大名縣天雄路東段路北。法定代表人:朱暉,局長。委托訴訟代理人:何曉剛、張圣陶,河北天雄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中華通信系統(tǒng)有限責任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決被告向原告支付合同款1,875,209元,并請判決被告從2016年6月20日開始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向原告支付上述合同款的利息,直到該合同款全部付清之日為止(其中,截止原告起訴之日的利息為81,507元);2.依法判決被告向原告退還履約保證金95,505元,并判決被告從2013年5月21日開始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向原告支付上述保證金的利息至到該保證金退清之日止(其中,截止原告起訴之日的利息為21,252元);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2012年11月,被告對大名縣數字化城管系統(tǒng)平臺項目二標段進行招標,并確定河北遠東通信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東公司)中標。2012年12月06日,被告要求遠東公司將95505元履約保證金打入被告指定賬戶(建行大名支行:13001647208050502438),并承諾待項目初驗后即退還此保證金。同日,遠東公司將95505元履約保證金打入了被告指定的銀行賬戶。2012年12月10日,被告與遠東公司簽訂《大名縣數字化城管系統(tǒng)平臺項目(二標段)合同》,約定遠東公司為大名縣數字化城管系統(tǒng)平臺項目二標段供貨方,合同總價款為4775209元;付款方式為:設備和軟件到貨并安裝調試后7日內買方(即被告)支付賣方(即遠東公司)合同總金額的40%,驗收后7日內支付合同總金額的30%,2014年9月30日前支付合同總金額的30%。后遠東公司全面完成了合同約定的貨物供應、安裝、調試任務。2013年05月21日,被告與遠東公司共同簽署《設備安裝調試驗收記錄表》,確認遠東公司所供設備包裝完好、外觀完好、隨機材料/附件齊全、測試正常、設備運行情況正常。2016年06月13日,被告與遠東公司及監(jiān)理公司又共同簽署《工程驗收結論》并再次確認:“1.所有設備外觀完好無損,設備數量無誤;2.設備器材安裝正確,達到施工工藝標準;3.系統(tǒng)、設備運行正常,性能及技術指標達到設計要求,可以交付使用。雙方一致同意通過驗收?!笨墒牵桓嬖诤贤炗喓?,卻只通過大名縣財政集中支付中心向遠東公司支付了290萬元合同款(其中包括2014年04月17日支付的190萬元,和2016年11月29日支付的100萬元)。按照約定,被告最遲也應該在最終驗收后七日內(即2016年6月20日前)就付清全部合同價款,但時至今日,被告卻仍然拖欠著1875209元合同款沒有支付。且2013年05月21日首次驗收后,被告亦未按承諾退還履約保證金?,F遠東公司已將上述債權轉讓給原告,并已將債權轉讓事宜書面通知被告。被告大名縣城區(qū)管理綜合執(zhí)法局辯稱,第一,根據被告與遠東公司簽訂方的大名縣數字化城管系統(tǒng)二標段合同的約定,原告應根據合同第五條第四項所約定的1、4條,原告方應當在設備檢查以及雙方技術人員組織首次驗收和首次驗收合格后,應該由大名縣財政局組織相關專家進行第三方驗收后才能達到合同約定的條件,所以該案并沒有具備合同約定的條件,不符合合同付款的約定,應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第二,根據監(jiān)理報告,2016年6月13日,北京東方得網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所出具的監(jiān)理報告,意見為設備基本到位,軟件已經滯后,軟件數據和地理數據已經不符合城管運行情況,導致被告不能正常使用該城管數字中心系統(tǒng),原告已構成根本性違約,所以被告不應支付工程款,應當由原告承擔免費維護服務、免費軟件升級及地理收據更新以及承擔違約責任。第三,因其施工的城管系統(tǒng)不能使用,導致被告自2017年1月增派了30名人員進行案件收集處理,被告損失人員工資313,943元。第四,根據河北佳誠律師事務所于2017年4月12日給被告出具的律師函已經證明是被告牽頭組成的驗收小組,并不是合同約定的大名縣財政局組織相關專家進行第三方驗收,原告方也沒有舉出任何證據以證明合同約定由大名縣財政局組織第三方專家進行驗收。在庭審前,被告已經向法庭申請對原告提供的設備質量委托鑒定機構進行質量鑒定以及將河北遠東通信工程有限公司作為本案具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參加訴訟。第五,被告已將遠東公司95,505元違約保證金予以返還,所以應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并向被告支付賠償金、損失及違約金。原告中華通信系統(tǒng)有限責任公司為支持其訴求提交以下證據:1、被告于2012年12月06日出具的《證明》。2、遠東公司繳納履約保證金的《電子銀行交易回單》。3、被告與遠東公司簽訂的《大名縣數字化城管系統(tǒng)平臺項目(二標段)合同》。4、被告于2013年05月21日簽署的《設備安裝調試驗收記錄表》。5、被告與遠東公司及監(jiān)理公司于2016年06月13日共同簽署的《工程驗收結論》。6、被告向遠東公司付款的銀行回單。7、石家莊市國信公證處(2017)冀石國證經字第1596號《公證書》。被告大名縣城區(qū)管理綜合執(zhí)法局對上述證據的質證意見為:對證據真實性無異議;原告所出示的證據不符合合同約定的起訴條件,應駁回起訴;因原告所安裝的大名縣數字化城管系統(tǒng)平臺項目(二標段)質量存在問題,整個系統(tǒng)無法使用,存在多項質量問題,導致被告方增派30名工作人員,工資損失313,943元;根據合同約定,原告方延期供貨與安裝,應按照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其應提供7*24小時技術服務(保修、終身維修以及設備質量問題應免費更換),原告未盡合同義務應依法承擔違約及賠償責任。被告大名縣城區(qū)管理綜合執(zhí)法局提交證據有:1、城管局機構代碼證、法定代表人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證明被告身份情況;2、河北佳誠律師事務所律師函,證明通過驗收,沒有合同約定大名縣財政局驗收不符合合同付款的約定;3、監(jiān)理報告(北京東方得網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原告提供的軟件之后不能使用);4、城管局對河北遠東通信系統(tǒng)工程公司安裝設備質量維修異議函、郵回執(zhí)單簽收證明,證明目的被告已向原告提出質量異議;5、大名縣城管局證明一份,證明城管通軟件無法使用導致增派30名人員(30名人員工資損失313,943元)。原告中華通信系統(tǒng)有限責任公司對上述證據的質證意見為:證據1無異議;證據2真實性無異議,證明目的有異議,工程已通過驗收,事實由原、被告雙方及監(jiān)理簽收的驗收結論可以證明,按照合同第八條約定,被告在設備和軟件調試后7日內支付40%、驗收后7日支付30%,現在被告不但支付40%中的190萬,還支付了30%中的100萬可以證明工程已經驗收,在2013年5月21號初驗就交付被告使用,按照法律規(guī)定視為工程驗收;證據3證明目的有異議,監(jiān)理報告已經載明案涉工程在2016年6月13日已經邯鄲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監(jiān)督中心驗收,原告認可,但對于被告認為軟件滯后不認可,2016年6月13的工程驗收結論已經證明系統(tǒng)正常,性能和技術指標都已達到設計要求,也有監(jiān)理公司簽字確認,在已確認后監(jiān)理公司又提出與此相反的主張不屬實,應不予采信;證據4經過原告向遠東公司核實,其未收到城管局關于質量問題的異議,只收到過城管局因資金緊張暫時無法支付合同款的說明且未蓋章,而且被告的郵寄回執(zhí)單未載明名稱,不能證明是被告主張的異議函;證據5是被告的單方陳述,對于證據效力和證明目的不認可。實際上工程驗收結論,表明所有設備外觀均完好無損無誤,安裝正確運行正常,可以交付使用,城管局已經在驗收報告上簽字蓋章,現又主張質量有問題顯然是為了拖延付款,不應予以采信。經原、被告陳述、答辯、舉證、質證,本院認定事實如下:被告大名縣城區(qū)管理綜合執(zhí)法局(買方)與河北遠東通信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賣方)于2012年12月10日簽訂了招標文件編號:DMZFCG20121101《大名縣數字化城管系統(tǒng)平臺項目(二標段)合同》,就所需設備名稱、規(guī)格、數量及價格、賣方應提供的技術文件和資料、質量保證及質保期限、供貨、設備安裝、調試與驗收、培訓要求、售后服務、付款、違約責任和解決糾紛的方式等進行了約定。2013年5月21日,河北遠東通信系統(tǒng)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對設備進行了安裝調試。2016年6月13日河北遠東通信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與被告組織了首次驗收。另查明,2017年5月23日經河北省石家莊市國信公證處出具的公證書載明:“茲證明與本公證書相粘連的《債權轉讓通知書》、《送達現場記錄》的影印件與原件相符。原件上‘河北遠東通信系統(tǒng)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印鑒屬實?!焙颖边h東通信系統(tǒng)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將該債權合法轉讓給了原告。被告已經履行的金額290萬。本院認為,河北遠東通信系統(tǒng)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通過采購招標于2012年12月10日與被告簽訂了招標文件編號:DMZFCG20121101《大名縣數字化城管系統(tǒng)平臺項目(二標段)合同》,被告對該合同的簽訂及債權轉讓均無異議。雙方對已經履行的金額無異議。合同第五條第4款第(4)項關于驗收載明:“系統(tǒng)完工后雙方技術人員組織首次驗收,首次驗收合格后,由大名縣財政局組織相關專家進行第三方驗收?!痹摵贤诎藯l規(guī)定:“1、付款方式:設備和軟件到貨并安裝調試完成后7日內買方支付賣方合同總金額的40%,驗收后7日內支付合同總金額的30%,2014年9月30日前支付合同總金額的30%?!备鶕摷s定原告未提供由大名縣財政局組織專家進行第三方驗收的相關證據,故被告辯稱的“原告應當在設備檢查以及雙方技術人員組織首次驗收和首次驗收合格后,應該由大名縣財政局組織相關專家進行第三方驗收后才能達到合同約定的條件,所以該案并沒有具備合同約定的條件,不符合合同付款的約定,應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钡睦碛?本院予以采信。綜上,本案中原告要求被告付款未達到雙方合同約定的條件,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作處理,待條件成就后原告可要求再行處理,故依法駁回其起訴。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原告中華通信系統(tǒng)有限責任公司訴被告大名縣城區(qū)管理綜合執(zhí)法局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7月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中華通信系統(tǒng)有限責任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瑞杰、被告大名縣城區(qū)管理綜合執(zhí)法局委托訴訟代理人何曉剛、張圣陶到庭參加訴訟,原告中華通信系統(tǒng)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涂天杰、被告大名縣城區(qū)管理綜合執(zhí)法局朱暉未到庭。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駁回原告中華通信系統(tǒng)有限責任公司的起訴。案件受理費23,388元,退還原告中華通信系統(tǒng)有限責任公司。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