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武某支公司。住所地:四川省成都市武某區(qū)天仁路192、194、196、198號。
代表人周游翔,經理。
委托代理人羅輝躍,該公司員工。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蔡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四川省簡陽市。
委托代理人賀代奇,簡陽市城區(qū)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四川省簡陽市。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四川欣馳物流有限公司。住所地: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qū)十陵街道來龍村15組。
法定代表人劉介明,經理。
上訴人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武某支公司因與被上訴人蔡某某、黃某、陳某、四川欣馳物流有限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賠償糾紛一案,不服四川省簡陽市人民法院(2015)簡陽民初字第295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3月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3月1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武某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羅輝躍;被上訴人蔡某某的委托代理人賀代奇、陳某到庭參加訴訟。被上訴人四川欣馳物流有限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2015年1月10日15時48分,原告駕駛川M0F232號普通二輪摩托車由簡陽市簡城南門方向沿321國道駛往資陽市雁江區(qū)方向,行至國道321線:2052KM+380M處時,駛入路左與相對方向行駛,由被告黃某駕駛的川AB8525號重型自卸貨車發(fā)生碰撞,造成兩車受損、原告受傷的交通事故。該事故經簡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作出責任認定,蔡某某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黃某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當即原告被送入簡陽市人民醫(yī)院急診處理,于2015年1月11日轉入成都上錦南府醫(yī)院治療,住院36天,期間產生醫(yī)療費和門診費74449.70元。出院醫(yī)囑“1、出院后回當地醫(yī)院繼續(xù)治療;2、出院休息叁月……6、1年后根據門診隨訪及愈合情況決定內置物取出時間;……”。資陽求真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受原告委托,于2015年5月29日鑒定其車禍傷致右上臂中段以遠缺失,屬五級傷殘;右脛腓干下段粉碎性骨折術后,屬十級傷殘。8次右上臂假肢費用共計約需叁拾陸萬元人民幣(供參考)。2015年7月17日原告在成都安順假肢有限公司安裝了第一次假肢,費用48000元。被告黃某駕駛的川AB8525號車的實際車主系陳某,該車在被告聯(lián)合財保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100萬元、不計免賠),并在保險期限內。事后被告陳某、聯(lián)合財保公司分別為原告墊支10735.10元、10000元。另查明,原告蔡某某現有被扶養(yǎng)人為一人,即母親鐘有英(xxxx年xx月xx日出生),其父母生育二個子女,其中次女蔡利英現15歲。2009年簡陽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頒發(fā)殘疾人證予鐘有英,認定其系多重殘疾人,言語肢體壹級殘疾。
原判認為:公民的健康權應受法律保護,原告蔡某某因交通事故受傷致殘,應獲得賠償。此次交通事故經交警部門認定,被告蔡某某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黃某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該認定應作為確定本案民事賠償責任的基礎。被告黃某受雇于陳某,該車掛靠在欣馳物流公司,應由被告陳某與欣馳物流公司共同承擔責任。一、關于賠償主體問題。被告黃某駕駛的車輛在被告聯(lián)合財保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100萬元、不計免賠),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一)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的規(guī)定,原告的損失應首先由被告聯(lián)合財保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賠付,超出部分由被告人保簡陽公司在商業(yè)險第三者責任限額賠償30%;扣除的自費藥部分由被告陳某負擔30%。二、關于賠償項目及標準問題。被告聯(lián)合財保公司提出原告事發(fā)時未滿十八周歲,應按農村人口標準計算相關賠償的理由不予支持。本院認為,原告蔡某某提交的證據能形成證據鎖鏈,證明原告于2013年9月1日起建立勞動關系,雖然當時原告未滿十八周歲,但系年滿十六周歲以上,能自食其力,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符合農村人口按城鎮(zhèn)人口標準計算相關賠償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應按城鎮(zhèn)人口標準計算相關賠償。被告聯(lián)合財保公司提出原告的母親鐘有英雖有殘疾證,但未提交勞動能力喪失的相關證據,不認可被扶養(yǎng)人生活的理由不予支持。本院認為鐘有英系多重殘疾,且有相關部門頒發(fā)的殘疾證,證明其構成言語肢體壹級殘疾,該情形屬于被扶養(yǎng)的對象,應按法律規(guī)定計算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經核算,1、醫(yī)療費74449.70元,根據各方約定扣除20%的自費藥74449.70元×20%=14889.84元后,納入保險理賠范圍為59559.76元;2、住院伙食補助費,原告住院36天,按本地區(qū)標準計算為20元/天×36天=720元;3、營養(yǎng)費,被告聯(lián)合財保公司以無醫(yī)囑不認可,本院不予支持。雖然出院醫(yī)囑沒有注明加強營養(yǎng),但原告受傷住院期間加強營養(yǎng)有利身體康復,按相關規(guī)定營養(yǎng)費應計算住院期間的費用,即15元/天×36天=540元;4、護理費,原告主張36天計算本院予以支持,即60元/天×36天=2160元;5、殘疾賠償金,按城鎮(zhèn)人口標準計算為24381元/年×20年×62%=302324.40元;6、精神撫慰金,30000元×62%=18600元;7、誤工費,本院根據2015年5月29日的傷殘鑒定日,計算誤工時間為139天,計算為60元/天×139天=8340元;8、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7110元/年×20年×62%÷2人=44082元;9、殘疾器具費和維護費,根據原告實際安裝情況和鑒定結論,參照川高法(2001)字320號文件精神和安裝公司的證明,本院酌定安裝8次的費用一次性解決為380000元;10、鑒定費,被告聯(lián)合財保公司認為該費用不屬理賠范圍的辯稱理由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保險人、被保險人為查明和確定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和保險標的損失程度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擔?!钡囊?guī)定,故本院對原告訴請的鑒定費1300元予以支持;11、車損按保險公司定損金額計算為1990元;12、交通費,根據原告?zhèn)榧白≡簳r間,本院酌定為800元。以上合計820416.16元,其中醫(yī)療限額60819.76元、傷殘限額757606.40元、財產限額1990元,以上損失中醫(yī)療部分、傷殘限額已超出交強險限額。綜上,被告人保簡陽公司賠償原告(60819.76元+757606.40元-120000元)×30%+120000元+1990元=331517.85元;被告陳某賠償原告(自費藥14889.84元+訴訟費3446元)×30%=5500.75元;品迭陳某、聯(lián)合財保公司分別為原告的墊支款10735.10元、10000元后,由被告聯(lián)合財保公司支付原告蔡某某316283.50元、支付被告陳某墊支款5234.35元。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五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二款,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八條之規(guī)定,遂判決:一、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武某支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蔡某某各項損失316283.50元、支付被告陳某墊支款5234.35元;二、駁回原告蔡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本案案件受理費3446元,由原告蔡某某負擔2412元、被告陳某負擔1034元(已品迭)。
二審審理查明:蔡某某因本次事故受傷住院治療,出院后自行委托資陽市求真司法鑒定中心對其交通事故傷殘等級、假肢費用進行鑒定,該中心于2015年5月29日作出《法醫(yī)臨床鑒定意見書》,對假肢費用鑒定事項載明:“…根據目前假肢公司上臂肌電假肢的中等價格,1次假肢費用約45000.00元人民幣左右,被鑒定人蔡某某8次右上臂假肢費用共計約需360000.00元人民幣(供參考)”;后蔡某某到成都安順假肢有限公司進行假肢安裝,該公司于2015年7月17日出具《安裝證明》載明:“蔡某某于2015年6月23日至2015年7月13日期間,在本公司康復、鍛煉并安裝國內普及型假肢(型號:ASAE01)一具。假肢價格48000.00元(大寫:肆萬捌仟元),為確保假肢正常使用,建議假肢使用者每年到公司做一次假肢的保養(yǎng)與維護,所需費用為假肢總價的5%…”;其余事實與一審認定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一,傷者蔡某某的假肢安裝費380000元中,高出鑒定價格360000元之上的20000元是否應予支持。資陽市求真司法鑒定中心作出的《法醫(yī)臨床鑒定意見書》,對假肢費用鑒定事項結論為蔡某某8次右上臂假肢費用共計約需360000.00元人民幣;雖然成都安順假肢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17日出具的《安裝證明》載明:蔡某某在該公司安裝國內普及型假肢(型號:ASAE01)一具。假肢價格48000.00元,假肢每年做一次保養(yǎng)與維護,所需費用為假肢總價的5%;但依據川高法(2001)字320號《交通工傷傷害意外等人身損害事故中傷殘人員安裝假肢輔助器具暫行辦法》第四條“…國產普通型中等功能假肢或輔助器具的基礎價格已經包含假肢或輔助器具的安裝費和維修費…”,原判支持蔡某某一次性解決假肢安裝費的請求,同時又支持其實際發(fā)生的假肢安裝費的請求不當。保險公司該上訴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
爭議焦點二,被扶養(yǎng)人鐘有英的生活費應不應支持。2009年簡陽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頒發(fā)的殘疾證,認定鐘有英系多重殘疾人,言語肢體壹級殘疾。“語音殘疾一級標準”表現為:無任何言語功能或語音清晰度≤10%,言語表達能力等級測試未到達一級測試水平,不能進行任何言語交流;“肢體殘疾一級標準”表現為:不能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鐘有英系言語肢體壹級的多重殘疾,該情形屬于被扶養(yǎng)的對象,應當計算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對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武某支公司訴稱:蔡某某母親系殘疾人,但無鑒定機構作出其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報告》,一審判決其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44082.00元不應支持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一審認定事實不清,判決結果部分不當,依法應予改判。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二款(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四川省簡陽市人民法院(2015)簡陽民初字第2956號民事判決;
二、由上訴人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武某支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被上訴人蔡某某各項損失296283元,
三、由上訴人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武某支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被上訴人陳某墊付款5234.35元;
四、駁回被上訴人蔡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3446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845元,合計6291元,由上訴人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武某支公司負擔2545元;由被上訴人陳某負擔1034元(已品迭);由被上訴人蔡某某負擔2712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唐曉瓊 審判員 蘭 勇 審判員 楊 虹
書記員:邵雪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