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
劉博
王某某
王某某
岳明月
王長江
甄德虎
于建飛
彭亮
卞朝杰
李雪峰
趙偉紅
共同委托代理人馮超
上訴人(原審原告)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qū)火炬路10號企圖時代10層。
法定代表人賀云,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劉博。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某,農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某,農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岳明月,農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長江,農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甄德虎,農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于建飛,農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彭亮,農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卞朝杰,農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李雪峰,農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趙偉紅,農民。
十
被上訴人共同委托代理人馮超,河北冀華律師事務所唐山分所律師。
原審被告郝占革,農民。
原審被告李寶明,農民。
上訴人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因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qū)人民法院(2012)南民初字第92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及判決結果,2009年11月3日,原告成立唐山分公司,負責人為程良前。后原告唐山分公司(乙方)與唐山南湖文化藝術用品有限公司(甲方)簽訂《協議書》,乙方承包了甲方唐山文化產業(yè)園區(qū)書畫院工程,負責“施工圖紙范圍內涉及的建筑安裝工程(不包括消防、通風空調、電梯工程)”,乙方加蓋“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章和“程良前印”。2010年5月13日,唐山南湖文化藝術用品有限公司(甲方)、原告唐山分公司(乙方)、羅文山(丙方)達成《補充協議》,對相關事宜進行了約定。2010年9月10日,羅文山(甲方)與崔恒文(乙方)簽署《分項承包合同書》,乙方以每平方米30元的價格承包了“中十冶書畫院工程中水、電部分人工項目”,該工程實際由十二被告完成。十二被告進行了總工程量為12600平方米的水、電安裝,經驗收90%完工,總價款為340200元,原告共計支付款項240000元。2012年4月25日,十二被告因原告拖欠工資,向唐山市路南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6月11日,該委作出勞裁書南字(2012)020號《仲裁裁決書》,原告不服該裁決提起訴訟,引發(fā)本案。另查明,2010年3月17日,原告唐山分公司(甲方)與唐山市聚力建筑勞務分包有限公司(乙方)訂立《建設工程施工勞務分包合同》,甲方將唐山文化產業(yè)園區(qū)書畫院工程的“工程設計圖紙內所含有土建、粗裝(抹灰以內的工程)達到合格驗收標準”項目分包給乙方,甲方簽“羅文山”名并加蓋“中十冶集團唐山分公司書畫院工程項目部”章。據此,一審法院于2012年12月14日作出判決:原告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給付被告王某某、王某某、岳明月、李寶明、王長江、郝占革、甄德虎、卞朝杰、于建飛、彭亮、李雪峰、趙偉紅人民幣共計100200元。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負擔。
判后,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不服提起上訴,其主要上訴理由為:1、上訴人已將勞務擴大分包給了具有勞務資質的企業(yè),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沒有用工關系。上訴人已將本工程分包給了聚力勞務建筑有限公司,上訴人在本工程中未聘用過被上訴人,因此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不存在任何勞務用工關系。2、被上訴人主張的工資已超出水、電工程的總工程款,該工程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被上訴人應修復不合格工程。故請求中院撤銷原判,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本案的所有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十被上訴人答辯稱:1、被上訴人在上訴人承包的工程中提供勞務事實清楚,一審判定上訴人支付被上訴人勞務費合理合法。2、上訴人與第三方的糾紛以及工程質量問題均與本案無關,因被上訴人在上訴人處從事勞務安裝工作,上訴人應當向被上訴人支付勞動報酬。
本院認為,關于上訴人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主張其未聘用過被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不存在任何勞務用工關系的問題,因被上訴人在上訴人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承包的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提供了勞務,且羅文山與崔恒文均為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故一審判決上訴人向被上訴人支付勞動報酬并無不妥。關于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的工資已超出水、電工程的總工程款,該工程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被上訴人應修復不合格工程的問題,因上訴人之主張系其與案外人之間就該項工程的糾紛,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修復不合格工程可另案解決,本案不予涉及。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關于上訴人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主張其未聘用過被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不存在任何勞務用工關系的問題,因被上訴人在上訴人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承包的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提供了勞務,且羅文山與崔恒文均為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故一審判決上訴人向被上訴人支付勞動報酬并無不妥。關于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的工資已超出水、電工程的總工程款,該工程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被上訴人應修復不合格工程的問題,因上訴人之主張系其與案外人之間就該項工程的糾紛,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修復不合格工程可另案解決,本案不予涉及。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陳鐵軍
審判員:高穎
審判員:趙陽
書記員:王永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