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唐某分行。
負責人:丁崢嶸,該行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丁乙,男,回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唐某市開平區(qū)西新苑小區(qū)307-5-202,該公司員工。
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某,該公司總經理。
被告:張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唐某市遷西縣。
被告:遷西縣立得礦業(yè)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某,該公司總經理。
被告:唐某海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立偉,該公司總經理。
四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秀明,河北東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唐某分行訴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張某、遷西縣立得礦業(yè)有限公司、唐某海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丁乙,被告張某及四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秀明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判令四被告連帶償還原告貸款本金1900萬元及94.1萬元利息(截止2017年1月17日)及截至全部債務還請之日的利息、罰息、復利;二、判令原告對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質押的經營權以及現有及將有應收賬款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三、判令原告對被告張某所持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的股權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四、判令四被告共同承擔原告為實現債權、質權而發(fā)生的相關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評估費、拍賣費、公告費、差旅費等);五、判令四被告共同承擔本案訴訟費、保全費。事實與理由:2013年11月19日,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借款人)與原告簽訂了《人民幣流動資金貸款合同》(編號2013唐銀貸字第CA047號),金額為人民幣2000萬元,到期日為2016年11月18日。《人民幣流動資金貸款合同》約定了償還貸款本金計劃及結息方式,同時還約定被告未按期償還本合同項下的貸款本金、利息,原告有權要求被告立即償還所有已提貸款、應付利息及依法應承擔的其他費用,同時依法采取相應的措施,并有權從被告在原告及其分支機構處開立的任何賬戶中直接扣款以償還被告在人民幣流動資金貸款合同項下的債務;同時原告有權對被告未按時支付的貸款利息按合同約定的逾期貸款罰息利率計收復利。上述貸款擔保方式為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六年經營權質押,及其現有及將有應收賬款質押擔保;被告張某持有的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的股權質押擔保及其個人連帶責任保證擔保;被告遷西縣立得礦業(yè)有限公司保證擔保;被告唐某海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保證擔保。原告與被告分別簽訂了如下保證合同:1、與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11月19日簽訂了《最高額權利質押合同》(編號為2013唐銀最權質字第CA047-1號),以其6年經營權質押為該筆業(yè)務提供質押擔保;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11月19日簽訂了《最高額權利質押合同》(編號為2013唐銀最權質字第CA047-3號)以其現有及將有的應收賬款質押為該筆業(yè)務提供質押擔保。2、與被告張某于2013年11月5日簽訂了《最高額權利質押合同》(編號為2013唐銀最權質字第CA047-2),以其持有的借款人股權為該筆貸款提供質押擔保;被告張某于2013年11月11日簽訂了《最高額保證合同》(編號為2013唐銀最保字第CA047-2號),為該筆貸款提供保證擔保。3、與被告遷西縣立得礦業(yè)有限公司于2013年11月19日簽訂了《最高額保證合同》(編號為2013唐銀最保字第CA047-1號),為該筆業(yè)務提供保證擔保。4、與被告唐某海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于2015年3月12日簽訂了《最高額保證合同》(編號為2013唐銀最保字第CA047-3號),為該筆業(yè)務提供保證擔保。合同簽訂后,原告已按合同約定履行了放款義務,但借款人僅按合同約定于2014年5月16日歸還貸款100萬元,并未按合同約定還款計劃還款,現貸款到期已全部逾期,且未按約償還貸款利息。截止到2017年1月17日,借款人欠款本金合計1900萬元,欠息94.1萬元,合計1994.1萬元。鑒于借款人已嚴重違約,雖經原告多次催收,但被告至今仍未按合同約定履行還款付息責任。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特向貴院提起訴訟,請求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辯稱,原告訴請的第一項,原告訴請在事實和理由部分沒有表述按照何種利率計算方法計算計息,罰息、復利等訴請不明確,原告訴請第二項是借款人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享有經營權,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根據《擔保法》第75條、《物權法》第223條規(guī)定,通過列舉的規(guī)定都沒有企業(yè)經營權處置的規(guī)定,原告與被告簽訂的經營權抵押合同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原告訴請應當具體。原告訴請第四項不明確、不具體,法院不應當審理及支持。
原告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舉證質證,本案對事實認定如下:2013年11月19日,原告與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與簽訂了《人民幣流動資金貸款合同》(編號2013唐銀貸字第CA047號),約定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向原告貸款2000萬元,用于購買貨品,貸款年利率為7.38%,貸款期限為三年,自2013年11月19日至2016年11月18日,按月結息,結息日為每月的第20日。還款方式為按計劃還款,即2014年5月16日還款100萬元;2014年11月18日還款500萬元;2015年5月18日還款100萬元;2015年11月18日還款500萬元;2016年5月18日還款200萬元;2016年11月18日還款600萬元。逾期貸款罰息利率為貸款利率加收50%。
2013年11月19日,原告與被告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11月19日簽訂了《最高額權利質押合同》(編號為2013唐銀最權質字第CA047-1號、編號為2013唐銀最權質字第CA047-3號),約定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以其6年經營權及以其現有及將有的應收賬款質押給原告,為上述貸款提供質押擔保,質押擔保的主債權最高額度為2400萬元,質押擔保的主債權為2013年11月19日至2019年11月18日。2013年11月5日,原告與被告張某于簽訂了《最高額權利質押合同》(編號為2013唐銀最權質字第CA047-2),被告張某以其持有的被告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99.51%的股權為上述貸款提供質押擔保,質押擔保的主債權最高額度為2400萬元,質押擔保的主債權為2013年11月5日至2016年11月4日。2013年11月11日,原告與被告張某于簽訂了《最高額保證合同》(編號為2013唐銀最保字第CA047-2號),被告張某為上述貸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最高擔保額度為2400萬元,被保證的主債權為2013年11月19日至2016年11月18日。2013年11月19日,原告與被告遷西縣立得礦業(yè)有限公司于簽訂了《最高額保證合同》(編號為2013唐銀最保字第CA047-1號),被告遷西縣立得礦業(yè)有限公司為上述貸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最高擔保額度為2400萬元,被保證的主債權為2013年11月19日至2016年11月18日。2015年3月12日,原告與被告唐某海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于簽訂了《最高額保證合同》(編號為2013唐銀最保字第CA047-3號),被告唐某海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為上述貸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最高擔保額度為2400萬元,被保證的主債權為2013年11月18日至2016年11月19日。上述擔保均約定擔保范圍包括主合同項下債務本金、利息、罰息、復利、違約金、損害賠償金、為實現債權的費用和其他應付的費用。2013年11月19日,原告向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發(fā)放貸款2000萬元,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僅按合同約定于2014年5月16日歸還貸款100萬元,之后并未按合同約定還款計劃還款,現貸款到期已全部逾期,且未按約償還貸款利息。截止到2017年1月17日,借款人欠款本金合計1900萬元,欠息94.1萬元,合計1994.1萬元。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簽訂的《人民幣流動資金貸款合同》、《最高額權利質押合同》、《最高額權利質押合同》;與被告張某簽訂的《最高額權利質押合同》、《最高額保證合同》;與被告遷西縣立得礦業(yè)有限公司簽訂的《最高額保證合同》;與被告唐某海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簽訂的《最高額保證合同》均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規(guī)定,上述合法有效,雙方應按照合同約定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度嗣駧帕鲃淤Y金貸款合同》第十三條約定,被告未按合同約定償還本金,原告有權根據實際逾期天數,按本合同屆時適用的貸款利率加收50%罰息利率計算利息。故原告要求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償還借款本金及罰息的訴訟請求,與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對于原告對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質押的經營權以及將有應收賬款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的訴請,因合同中并未明確約定,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因原告除訴訟費、保全費以外,未提交相應的證據證實實現債權其他應付的費用損失已經實際發(fā)生,故原告要求被告承擔原告為實現債權而發(fā)生的其他費用的訴請,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可待該部分損失實際發(fā)生后另行主張。
綜上所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第六十條,第二百零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唐某分行借款1900萬元及利息94.1萬元,并自2017年1月18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按合同約定的計算方式支付原告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唐某分行罰息。
二、被告張某、遷西縣立得礦業(yè)有限公司、唐某海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為上述債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三、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41446元,由被告遷西縣青山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張某、遷西縣立得礦業(yè)有限公司、唐某海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王乃江
人民陪審員 王嵐
人民陪審員 么春玲
書記員: 高晶晶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