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上海分中心,住所地上海市黃浦區(qū)。
負責人:夏天,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志偉,上海歐瑞騰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穆俊森,上海歐瑞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楊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黃浦區(qū)。
原告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上海分中心與被告楊某信用卡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穆俊森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楊某經本院公告送達起訴狀副本及傳票等,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上海分中心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楊某歸還原告信用卡透支款人民幣13,415.51元、美元1,906.21元(其中本金人民幣11,400.57元、美元1,324.53元;利息人民幣1,217.58元、美元286.30元;滯納金人民幣797.36元、美元295.38元,人民幣暫算至2015年12月31日止,美元暫算至2016年6月30日止);2.判令被告楊某償付自2016年1月1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逾期利息(計算公式:人民幣12,618.15元×0.5‰×天數(shù))及2016年7月1日起至判決生效日止的逾期利息(計算公式:美元1,610.83元×0.5‰×天數(shù));3.訴訟費由被告楊某承擔。事實和理由:被告楊某系中信銀行信用卡持卡人,截至2015年12月31日,被告楊某持卡透支消費計人民幣13,415.51元(包括透支本息、滯納金等費用),截至2016年6月30日,被告楊某持卡透支消費計美元1,906.21元(包括透支本息、滯納金等費用)。嗣后,被告楊某未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歸還原告透支款。原告向被告催款未果,遂訴至本院。
原告為此提交以下證據(jù)材料:1、中信銀行信用卡個人申請表及附件《中信銀行信用卡領用合約》等,以證明被告申請辦理過中信銀行信用卡,并愿意遵守上述協(xié)議及章程;2、余額構成表、交易流水,以證明透支金額;3、催收歷史,以證明原告向被告催款;4、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批復),以證明原告名稱變更。
被告楊某未作答辯也未提供證據(jù)。
經查明,原“中信實業(yè)銀行”變更為“中信銀行”,再由“中信銀行”變更為“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鑒于被告未到庭應訴,上述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被告楊某持卡透支原告資金后,未按信用卡領用合約的規(guī)定歸還原告透支款,已構成違約,理應承擔民事責任。本院基于庭審查明的事實,被告拖欠透支款屬實,原告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楊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歸還原告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上海分中心信用卡透支款人民幣13,415.51元、美元1,906.21元;
二、被告楊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上海分中心透支利息[自2016年1月1日起至本判決生效日止(計算公式:人民幣12,618.15元×0.5‰×天數(shù))及自2016年7月1日起至本判決生效日止(計算公式:美元1,610.83元×0.5‰×天數(shù))]。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65.31元,由被告楊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金融法院。
審判員:馮??瑋
書記員:朱云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