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黃浦區(qū)。
法定代表人:徐闖,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珣,上海博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宇暉,上海博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高企建筑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周軍,經(jīng)理。
被告:徐慧,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江蘇省蘇州市。
以上兩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鄭衛(wèi)彤,上海浦銀律師事務所律師。
以上兩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朱紫林,上海浦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駐馬店市申某置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南省駐馬店市。
法定代表人:丁宏陽,執(zhí)行董事兼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崔業(yè)竝。
原告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亞控股”)與被告上海高企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企建筑”)、徐慧、駐馬店市申某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某置業(yè)”)企業(yè)借貸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張慶剛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東亞控股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珣,被告高企建筑、徐慧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鄭衛(wèi)彤、被告申某置業(yè)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崔業(yè)竝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東亞控股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高企建筑歸還原告東亞控股欠款人民幣(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1,953,251元;2、判令被告高企建筑支付原告東亞控股借款利息(以1,953,251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18%計算至實際全部支付之日止,其中733,251元自2014年6月13日起算利息、900,000元自2015年2月14日起算利息、150,000元自2015年2月17日起算利息、170,000元自2016年12月30日起算利息);3、判令被告徐慧對上述債務承擔保證責任;4、判令被告申某置業(yè)對上述債務在1,870,000元范圍內(nèi)承擔保證責任。事實和理由: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上海建筑有限公司與被告高企建筑簽訂了《沃德綠世界廠房項目工程借款協(xié)議》,由被告高企建筑向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上海建筑有限公司借款用于墊付工程材料款等事宜,協(xié)議約定借款年利率為18%,未約定履行期限。至今,被告高企建筑尚余1,953,251元未歸還。被告徐慧作為擔保人在被告高企建筑確認的《借款匯總表》上簽字,應對該借款承擔保證責任。被告申某置業(yè)于2015年5月29日出具《擔保承諾書》,對上述債務中的1,870,000元承擔保證責任。另,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上海建筑有限公司于2017年5月3日注銷,全體股東約定注銷后公司的債權債務由原告承繼。
被告高企建筑、徐慧共同辯稱,被告徐慧系被告高企建筑的項目經(jīng)理,被告高企建筑與原告之間系合作關系而非借貸關系。原告系沃德綠項目的總包方,高企建筑系實際施工人,該項目的建設方將預付款打到原告賬戶,原告根據(jù)項目進度向高企建筑付款。被告徐慧并未與原告簽訂擔保合同,徐慧在借款協(xié)議中簽字時并未注意到擔保人的字樣,故不應承擔擔保責任。被告徐慧系被告申某置業(yè)的隱名股東,系申某置業(yè)法定代表人丁宏陽同意使用了公章,但并沒有向丁宏陽表明使用公章的用途,故申某置業(yè)對擔保事項是不知情的。
被告申某置業(yè)辯稱,申某置業(yè)與原告并無業(yè)務往來,對于其余兩被告的借款事宜不清楚,并沒有向原告出具過擔保承諾書,亦沒有蓋過章。擔保書上的印章系偽造的,申請進行司法鑒定。
庭審中原告為證明其主張?zhí)峁┤缦伦C據(jù):
1、沃德綠世界廠房項目工程借款協(xié)議,證明2014年6月,原告與被告高企建筑簽訂了《沃德綠世界廠房項目工程借款協(xié)議》,由被告高企建筑向原告借款用于墊付工程材料款等事宜,約定借款年利率18%,未約定履行期限;協(xié)議中2014年6月12日的800,000元,歸還了66,749元,尚余733,251未歸還。另外的350,000元、500,000元均已歸還。被告高企建筑、徐慧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認可證明內(nèi)容。雙方并不存在借貸關系,該款項實際上是原告向被告高企建筑撥款的一種憑證。
2、記賬憑證、銀行轉賬憑證、發(fā)票,證明高企建筑向南京公司購買總價1,100,000元的混凝土,其自行支付300,000元,剩余800,000元由原告代為支付,故發(fā)票開了1,100,000元。被告高企建筑、徐慧對該組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購買方不是被告高企建筑,且原告直接支付給了南京公司,沒有直接打入被告高企建筑的賬戶中。
3、上海高企建筑有限公司借款匯總表、借款承諾書,證明截至起訴之日,被告高企建筑共計向原告借款354,3251元,年利率18%,其中尚余195,3251元未歸還。被告徐慧作為該筆欠款的擔保人在《匯總表》上簽字。被告高企建筑、徐慧對該組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但系雙方在施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資金往來,并不是借貸。被告徐慧在擔保人欄簽字,并不符合擔保法的擔保方式,且未明確對哪筆款項進行擔保。
4、銀行付款憑證、支出憑證、銀行業(yè)務委托,證明原告替被告高企建筑支付了900,000元工資。被告高企建筑、徐慧對該組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該款項并沒有打給兩被告。
5、支出憑證、銀行存根,證明原告向被告高企建筑支付了200,000元。被告高企建筑、徐慧對該組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該筆款項是項目中的往來。
6、借款承諾書、支出憑證、情況說明、銀行憑證,證明為了能夠及時發(fā)放工資,避免出現(xiàn)被告高企建筑拖欠工資的現(xiàn)象,原告將款項打到了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上海建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個人賬戶。被告高企建筑、徐慧對《借款承諾書》的真實性無異議,確實存在拖欠工資的事實。但《借款承諾書》不是借款,是雙方還未結算的前提下,原告付了錢之后讓被告高企建筑出了個手續(xù)。盡管被告徐慧在上面簽字了,并不具有擔保的性質(zhì)。對其余證據(jù)真實性不清楚,關聯(lián)性不予認可。
被告申某置業(yè)稱對原告提供的上述證據(jù)均不清楚。
7、駐馬店市申某置業(yè)有限公司擔保承諾書,證明被告申某置業(yè)于2015年5月29日出具承諾書,為被告高企建筑對原告的1,870,000元欠款提供擔保。被告高企建筑、徐慧對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申某置業(yè)有2個公章,并不存在私自刻章行為,被告徐慧與被告申某置業(yè)是合作關系,是被告申某置業(yè)的隱名股東,加蓋公章時沒有征得被告申某置業(yè)的同意。被告申某置業(yè)對該份承諾書的真實性不予認可,申請司法鑒定。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如下事實:
一、被告徐慧作為高企建筑的委托代理人與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上海建筑有限公司簽訂《沃德綠世界廠房項目工程借款協(xié)議》,約定為保證沃德綠世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廠房項目正常運作,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上海建筑有限公司為高企建筑籌集部分工程建設資金,其中第一筆借款為2014年6月12日總包方原告東亞控股墊付材料款800,000元。借款利息為年利率18%,借款期限為資金支付日至2014年8月20日。2014年6月12日,原告東亞控股通過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電匯南京恒晟混凝土有限公司800,000元,附加信息及用途為“材料”。后高企建筑歸還借款66,749元。
2015年2月13日,原告向溧水縣白馬鎮(zhèn)財政所轉賬900,000元,轉賬用途及附加信息為“沃德綠世界項目農(nóng)民工工資”。
2015年2月16日,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上海建筑有限公司轉賬支付高企建筑200,000元,轉賬用途為“往來”。
二、2015年2月16日,高企建筑出具《借款匯總表》,匯總表中列明高企建筑尚余三筆款項尚未歸還原告,其中第一筆借款金額為733,251元,借款日為2014年6月12日,年利率為18%,往來單位為集團公司賬戶;第二筆借款金額為900,000元,借款日為2015年2月13日,往來單位為集團公司賬戶,備注為農(nóng)民工工資;第三筆借款金額為200,000元,借款日為2015年2月16日,往來賬戶為上海公司賬戶,備注為往來款。被告徐慧在匯總表左下方擔保人處簽字。
三、2016年12月28日,高企建筑出具《借款承諾書》,稱因沃德綠世界廠房項目部分工人工資尚未結清,申請借款170,000元。2017年1月6日,被告徐慧在該承諾書上簽字。2016年12月29日,原告浦東分公司通過轉賬將上述款項支付至王偉平賬戶,用途為人工費。
四、2015年5月29日,申某置業(yè)出具《擔保承諾書》,稱其股東高企建筑因南京溧水沃德綠世界廠房工程欠上海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代付工人工資及材料款1,870,000,申某置業(yè)承諾若高企建筑于2016年5月1日前不能歸還該筆款項,申某置業(yè)愿擔保該筆款項清償事宜。申某置業(yè)、高企建筑在該份承諾書中蓋章,徐慧在該份承諾書上簽字。
申某置業(yè)不認可承諾書中的印章系其公司的,申請對印章進行重新鑒定。本院依法委托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進行了鑒定,鑒定人員通過比對申某置業(yè)提供的印章及申某置業(yè)在河南省駐馬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檔案室留存的相關材料上的印章,出具鑒定結論為擔保書上的印章與申某置業(yè)提供的印章及留存的相關材料上的印章并不是同一枚印章。本次鑒定共花費23,980元,申某置業(yè)先行予以繳納。
關于鑒定結論及鑒定費,原告認為鑒定結論并不能否認承諾書上的印章是假的,承諾書上的印章系2015年的,但是鑒定時的印章樣本并無2015年的,故無法判定申某置業(yè)沒有使用過承諾書上的印章。基于被告高企建筑與徐慧出具承諾書的行為,該行為的過錯應由該兩被告承擔,即使申某置業(yè)不承擔連帶責任,兩被告也應承擔連帶責任。鑒定費應由三被告共同承擔。高企建筑及徐慧同意原告關于公章的鑒定意見,并認為公章系申某置業(yè)的法定代表人同意徐慧加蓋的,公章不是假的,鑒定費應由申某置業(yè)承擔。申某置業(yè)認可鑒定結論,不同意高企建筑及徐慧所述的系申某置業(yè)允許加蓋印章的說法,并認為鑒定費應由高企建筑及徐慧承擔。
五、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上海建筑有限公司共有四名股東:原告、上海潤業(yè)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歆毅實業(yè)有限公司、上海臣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該四名股東出具《關于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上海建筑有限公司后續(xù)注銷清算問題決議》,決議中四名股東一致決議注銷該公司,注銷后該公司的債權、債務由原告承繼。2017年5月3日,上海市崇明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出具《準予注銷登記通知書》,準予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上海建筑有限公司注銷。
以上事實,有借款協(xié)議、電匯憑證、業(yè)務委托書、銀行存根、借款匯總表、借款承諾書、付款人回單、后續(xù)注銷清算問題決議、準予注銷登記通知書、鑒定意見書、發(fā)票及當事人當庭陳述等證據(jù)佐證,經(jīng)庭審質(zhì)證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歸還借款本金及利息。關于高企建筑是否應承擔歸還本息的還款義務。對于第一筆借款800,000元,原告提供的證據(jù)足以證明高企建筑與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上海建筑有限公司達成了借貸合意且該公司于2014年6月12日支付了出借款項的事實,在2015年2月16日的借款匯總表中高企建筑亦確認了借貸事實,現(xiàn)原告主張高企建筑歸還本金733,251元,并依照借款協(xié)議的約定按照年利率18%支付自2014年6月13日起的利息,本院應予以支持;關于第二筆借款900,000元與第三筆借款200,000元,原告與高企建筑雖未簽訂借款協(xié)議,但是在借款匯總表中高企建筑對于該兩筆借款的事實予以確認,原告亦提供證據(jù)證明其分別于2015年2月13日、2015年2月16日支付了該兩筆借款的事實,現(xiàn)原告要求高企建筑對于該兩筆借款中尚未歸還的900,000元、150,000元承擔歸還義務并無不妥。關于借款的利息,原告并無證據(jù)證明雙方約定了借款利率,且未舉證證明存在向高企建筑主張歸還本息的事實,故本院酌情支持高企建筑自2018年2月5日即收到法院送達的起訴狀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向原告支付利息;關于第四筆借款170,000元,高企建筑出具借款承諾書,表達了借款的意思表示,原告的浦東分公司支付了相應款項,現(xiàn)原告要求高企建筑歸還本金并無不妥。關于借款利息,原告并無證據(jù)證明雙方約定了借款利率,且未舉證證明存在向高企建筑主張歸還本息的事實,故對于借款利息本院酌情支持高企建筑自2018年2月5日起按照年利率6%向原告支付利息。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上海建筑有限公司的股東一致決定由本案原告承繼其債權,故涉及到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上海建筑有限公司出借的款項由原告主張歸還借款本息并無不妥。
關于被告徐慧是否應承擔擔保責任?!督杩顓R總表》中列明的800,000元、900,000元、200,000元三筆借款系真實存在的,徐慧自愿在《借款匯總表》中擔保人處簽名,視為其自愿為上述借款承擔保證責任。對于800,000元中尚未歸還的733,251元,因原告與高企建筑在借款協(xié)議中約定借款期限至2014年8月20日止,在高企建筑借款匯總表中亦未明示對借款期限進行變更,在被告徐慧與原告未約定保證期間的情形下,原告應在借款期滿日六個月內(nèi)要求徐慧承擔保證責任,否則保證人應免除保證責任。因原告并未舉證證明在保證期間內(nèi)向徐慧主張保證責任,現(xiàn)原告要求徐慧承擔保證責任本院難以支持。對于900,000元、200,000元借款,因原告與高企建筑并未約定借款到期日,原告與徐慧亦未約定保證期間,原告有權要求徐慧承擔保證責任,在雙方對保證方式并未約定的情形下,被告徐慧應對高企建筑尚未歸還款項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對于170,000元的借款,徐慧2017年1月6日在《借款承諾書》上簽名的行為并不能表明其表達了自愿承擔擔保責任的意思表示,故對于該筆借款,原告要求其承擔保證責任依據(jù)不足。關于申某置業(yè)是否應承擔擔保責任。本院通過委托相應鑒定機構鑒定,申某置業(yè)在《擔保承諾書》上的印章與其留存在有關機關的印章并不一致,原告在無法舉證證明《擔保承諾書》上的印章系申某置業(yè)印章的情形下,其要求申某置業(yè)承擔擔保責任的請求本院難以支持。關于鑒定費,被告徐慧庭審中自認系其自行加蓋印章,其行為目的系為了高企建筑利益與其自身利益,故本案鑒定費應由高企建筑、徐慧承擔。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三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高企建筑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歸還原告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借款本金1,953,251元,并支付利息(其中733,251元,自2014年6月13日起按照年利率18%計算利息;1,050,000元,自2018年2月5日起按照年利率6%計算利息;170,000元,自2018年2月5日起按照年利率6%計算利息);
二、被告徐慧對判決主文第一項中被告上海高企建筑有限公司1,050,000元的本息歸還義務承擔連帶責任;
三、原告東亞聯(lián)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減半收取為13,471元,由被告上海高企建筑有限公司負擔,被告徐慧連帶承擔7,300元;鑒定費23,980元,由被告上海高企建筑有限公司、徐慧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慶剛
書記員:章雪芬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