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右旗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右檢一部刑不訴〔2020〕Z20號
被不起訴人阿某甲,男性,1970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證號碼1504231970********,蒙古族,初中文化,牧民,案發(fā)時系巴林右旗**蘇木**嘎查**小組組長,戶籍所在地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巴林右旗,住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巴林右旗**蘇木**嘎查**組(**小組)。被不起訴人阿某甲于2015年11月5日因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巴林右旗人民法院判處單處罰金人民幣3000元。因涉嫌尋釁滋事罪,于2019年7月1日被巴林右旗公安局取保候審。
本案由巴林右旗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阿某甲涉嫌尋釁滋事罪,于2020年6月10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
本院于2020年7月10第一次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公安機關于2020年8月10日補查重報;于2020年9月10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15日。
經本院依法審查查明:
**蘇木**嘎查有自留耕地750畝。自1999年1月至2018年12月31日期間承包給了**鎮(zhèn)居民劉某某耕種。2018年12月31日合同終止后**嘎查將750畝耕地收回。2019年1月22日,召開**嘎查黨支部組織生活會,參會人員有嘎查兩委班子成員、黨員、村民代表。會上商量了上述自留耕地的經營問題,參與的大部分人員提出向村民分配的意見,但會上沒有做出具體決定。2019年4月1日,嘎查兩委班子成員再次召開會議商量該750畝土地的經營事宜,但仍未能達成共識,會上決定要召集村民代表、小組長等人參加的會議商議此事。2019年4月9日,**嘎查委員會再次召開會議商量750畝自留耕地的經營事宜,本次參會人員有蘇木工作隊阿某乙(副蘇木達)、那某某以及嘎查兩委班子成員。會上村委會主任和某某傳達了上級關于壯大集體經濟,盡可能保留集體自留地的意見,決定按照上級精神保留750畝集體耕地。2019年4月16日,**嘎查再次召開蘇木工作隊阿某乙(副蘇木達)、那某某以及嘎查兩委班子成員參加的會議,決定不向村民分配集體的750畝耕地,如果村民承包經營可以優(yōu)先考慮。
在此期間(四月份、具體日期不詳),**嘎查三個小組組長(**小組組長阿某甲、東組組長呼某甲、西組組長呼某乙)在未經嘎查兩委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將上述750畝集體自留耕地平均分配給各自小組的全體牧民。其中東、西小組分配土地共為550畝,**小組分配200畝。**嘎查東、西小組牧民未對分配土地進行耕種,后將分配的土地歸還給了嘎查。**小組未及時將土地歸還給嘎查,組長阿某甲做主把200畝地分配給了本小組牧民,嘎查委員會的委員孟某某應阿某甲的要求幫助記賬,每口人分得0.7畝土地,牧民分得耕地之后進行了翻地、耕種。2019年6月27日,**嘎查村委會將涉案的200畝土地發(fā)包給了**小組牧民,承包費以22元/畝計算,承包期限為2019年5月30日至2019年12月30日,由小組長收齊承包費后向嘎查村委會財政交付。同日,阿某甲妻子烏某某代替阿某甲簽訂了承包合同,并交納了承包費人民幣4400元。
經赤峰松正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阿某甲私分土地200畝的年承包價值采用市場法進行了評估,土地年承包評估價值為人民幣48000元(每畝240元)。
本院認為,被不起訴人阿某甲的上述行為,侵犯的是集體土地的承包經營權、經營權,屬于民事侵權行為,不應以犯罪處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阿某甲不起訴。
被害人如果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赤峰市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巴林右旗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巴林右旗人民檢察院
2020年9月25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