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易縣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易檢公刑不訴〔2020〕24號
被不起訴人閆某某,男性,1984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1202251984********,滿族,初中文化,群眾,戶籍所在地天津市薊縣,住北京市崇文區(qū)**巷**號,因涉嫌生產、銷售假藥罪,于2019年8月16日被易縣公安局刑事拘留。經本院決定,于2019年9月20日被執(zhí)行逮捕,于2020年1月20日被取保候審。
辯護人趙小波,北京市律通律師事務所律師。
本案由易縣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閆某某涉嫌生產、銷售假藥罪,于2019年11月20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于2019年12月13日第一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20年1月13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20年2月28日第二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20年3月27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20年2月14日、2020年4月28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
易縣公安局移送審查起訴認定:
2019年8月10日至2019年8月16日,犯罪嫌疑人張劍鵬未經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批準,雇傭李國強(已提起公訴)、閆某某在北京市領行國際大廈非法生產標有EMLA、PROAEGLS等管狀膏體,2019年8月16日被易縣公安局現(xiàn)場抓獲。2019年6月6日經北京微量化學研究所分析檢測中心檢測,現(xiàn)場扣押成品中檢測出利多卡因、丁卡因、丙胺卡因等西藥成分。2019年9月4日河北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認定:以上產品檢驗出化學藥品成分,其未經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批準,按假藥論處。
本院認為,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于2019年12月1日施行,新法按照藥品功效,明確界定了假藥的范圍,取消了原《藥品管理法》按假藥論處的條款,原《藥品管理法》第48條中規(guī)定的“依照本法必須批準而未經批準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檢驗即銷售的”情形不再以假藥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藥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4】14號第七條規(guī)定:違法國家藥品管理法律法規(guī),未取得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藥品經營許可證,非法經營藥品,情節(jié)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該條第三款:非法經營數(shù)額在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shù)額在五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情節(jié)嚴重”。
本院認為,應當以非法經營罪追究閆某某的刑事責任,雖然經過兩次退查,證實閆某某參與非法經營的數(shù)額達到十萬元的證據(jù)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閆某某不起訴。
被不起訴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內向本院申訴。
被害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保定市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易縣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2020年5月12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