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湛開檢一部刑不訴〔2020〕Z177號
被不起訴人鐘某某,女性,1996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408111996********,漢族,初中文化,戶籍地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qū)**鎮(zhèn)**村**號,住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qū)******棟****房。因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10月12日被湛江市公安局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分局刑事拘留;于2019年11月19日被湛江市公安局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分局逮捕。;于2020年1月23日被湛江市公安局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分局取保候?qū)?;?019年5月9日被本院取保候?qū)彙?/span>
本案由湛江市公安局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分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不起訴人鐘某某涉嫌詐騙罪,于2020年4月12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于2020年5月12日一次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公安機關于2020年6月12日重報;本院于2020年7月13日第一次延長起訴審查起訴期限;本院于2020年7月27日二次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公安機關于2020年8月7日重報。
湛江市公安局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分局移送審查起訴認定:從2016年開始,以邵某甲為首,招攬王某甲、廖某某、楊某某、陳某甲、邵某乙、孫某某、吳某甲等人成立**匯融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公司),**公司在利益的驅(qū)使下,于2016年8月份開始在全國范圍開展“車貸”業(yè)務,并委托齊某某成立的蘇州***公司(下稱***公司)作為其下級代理公司幫其開拓市場、客源等,信爾達公司委托丘某某成立的佛山市**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佛山**公司)作為其廣東省內(nèi)的代理公司幫其開拓市場、客源;**公司又委托湛江市**非融資性擔保有限公司(下稱湛江**公司)及廣州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公司)作為其湛江市內(nèi)及廣州市內(nèi)的代理,通過QQ、微信等網(wǎng)絡宣傳方式開拓市場、客源等,從而**公司與***公司、**公司、**及**公司形成層層代理的關系。**公司作為甲方與***公司作為乙方、佛山公司作為甲方與湛江公司及廣州公司作為乙方均簽訂合作渠道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乙方須交給甲方一定的保證金,發(fā)展的客戶如果違約均由乙方代還,層層代理關系。
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間,被害人林某某、梁某乙、劉某甲、梁某甲、何某某、徐某某等人因個人資金緊張,在湛江**公司業(yè)務員劉某乙、陳某乙、趙某某等人以“低利息、放款快、押證不押車”的貸款形式引誘被害人到湛江**公司辦理貸款。湛江**公司工作人員陳某丙、吳某乙、及鐘某某等人利用被害人急于用錢的心里,故意隱瞞事實,誘使被害人在不知情情況下簽訂虛高約20%借款金額的《借款合同》、《借款服務合同》、《融資租賃合同》、《履約保險》等多份合同;同樣,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間被害人黃某某、賴某某、鄭某某、劉某丙、彭某某、胡某某等人因個人資金緊張,在廣州**公司業(yè)務員張某某、國某某、陳某丁、余某甲等人以“低利息、放款快、押證不押車”的貸款形式引誘被害人到廣州**公司辦理貸款,廣州**公司老板余某乙、王某乙及員工張某某、國某某、陳某丁、余某甲等人利用被害人急于用錢的心里,故意隱瞞事實,誘使被害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訂虛高約20%借款金額的《借款合同》、《借款服務合同》、《融資租賃合同》、《履約貸款保險》等多份合同。簽訂合同后**公司通過其法人王某甲風賬戶分兩筆錢放款至被害人賬戶,被害人在收到第一筆放款后,部分被害人遂即被**公司通過上海**支付平臺劃扣掉貸款總額約20%左右的合同金、服務費、手續(xù)費等,其中**公司分得10%,剩余部分被***公司、佛山**公司、湛江**公司、廣州**公司瓜分;部分被害人以同種形式被扣10%費用,被**公司占有之后,***公司、佛山**公司、湛江**公司及廣州**公司與**公司串通將本金10%左右的錢分攤到被害人每期還款金額里扣走。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期間,被害人貸款總額約20%砍頭息由上海**公司通過上海**支付平臺劃扣,上海**公司扣除10%后將剩余的返給以下代理公司;2018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間,上海**公司不收取被害人貸款的砍頭息,放任下級代理公司自行收取作為代理公司的利潤;2018年6月份開始,上海**公司再次收取被害人貸款合同總額20%左右砍頭息,由下級代理公司在被害人貸款時利用誘騙的手段收取,下級公司收取后自己留下10%作為利潤,將剩余的匯入上海**公司賬戶。
**公司從被害人第一筆放款扣除非法占有的部分后,才放第二筆款,盡管部分被害人發(fā)現(xiàn)不妥,因合同已簽訂,只能被迫接受。其中,于2017年至2018年期間,在湛江**公司的工作人員誘使下,與被害人梁某乙、梁某甲、林某某等30人簽訂金額虛高的借款合同,詐騙金額為1160405.42元。
經(jīng)本院審查并二次退回補充偵查,本院仍然認為湛江市公安局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分局認定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無法證明鐘某某有詐騙他人財物的犯罪行為,不符合起訴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鐘某某不起訴。
被查封、扣押、凍結(jié)的涉案款物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被害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nèi)向湛江市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jīng)申訴,直接向湛江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湛江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檢察院
?????????????????????????????2020年8月20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