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渝北區(qū)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渝北檢刑不訴〔2020〕Z786號
被不起訴人羅某甲,男,1995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5002401995********,漢族,中專文化程度,原重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出生地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住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街道**村**組**號附**號。因涉嫌詐騙罪,于2020年4月10日被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qū)分局取保候審。
本案由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qū)分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羅某甲涉嫌詐騙罪,于2020年9月21日移送本院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同日已告知被不起訴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已告知被害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不起訴人,聽取了被不起訴人、被害人、值班律師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因案情重大、復雜,本院于2020年10月21日一次延長審查起訴期限15日。
經本院依法審查查明:2018年初至2019年6月,徐某某、艾某某、陳某甲(均另案處理)等人為牟取非法利益,先后在重慶市渝北區(qū)、兩江新區(qū)等地租賃房屋成立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重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等六家公司,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對全國各地被害人實施詐騙活動。該網(wǎng)絡犯罪集團招募無相關專業(yè)知識的人員為業(yè)務員,設經理、組長等對業(yè)務員分部門、分組進行管理,制定內部獎懲制度,規(guī)定目標業(yè)績,統(tǒng)一上下班等,采取集中培訓、發(fā)放詐騙話術單等方式,安排業(yè)務員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利用微信朋友圈推廣發(fā)展被害人。由業(yè)務員按照公司培訓的內容謊稱自己系“算命先生”,利用免費看手相等封建迷信,誘惑被害人加微信好友并幫助推廣,然后再向被害人推薦付費測算生辰八字,在給被害人講解測算結果時,根據(jù)被害人問及的感情、事業(yè)、婚姻等方面的運勢,故意夸大負面的解釋,獲取被害人信任后,誘騙被害人購買公司的產品以解決自身運勢問題。后公司各級人員按一定比例共同分配被害人通過微信、支付寶轉賬等方式給付的卦金、結緣金等款項。
2018年6月,被不起訴人羅某甲經招募加入該網(wǎng)絡詐騙集團,在**公司銷售部陳某丙、劉某某(均另案處理)等組擔任**,2019年5月離職。經查證,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間,羅某甲參與詐騙被害人孟某某等人共計人民幣171434元。
2020年4月8日,被不起訴人羅某甲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到案后如實供述了上述事實,并自愿認罪認罰。案發(fā)后,被不起訴人羅某甲主動退出違法所得人民幣50000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有:
1.常住人口信息表、到案經過、業(yè)績表、微信聊天、轉賬記錄、微信、支付寶賬單詳情、扣押清單等書證;
2.證人陳某乙、夏某某、李某某、周某某、鄧某某、羅某乙等人的證言;
3.被害人孟某某等人的陳述;
4.被不起訴人羅某甲的供述和辯解;
5.司法審計報告;
6.提取筆錄、電子證據(jù)檢查工作記錄等。
本院認為,被不起訴人羅某甲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的行為,但犯罪情節(jié)輕微,且具有從犯、自首、主動退出違法所得及認罪認罰的情節(jié),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三十七條的規(guī)定,不需要判處刑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羅某甲不起訴。
被不起訴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內向本院申訴。
被害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重慶市渝北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重慶市渝北區(qū)人民檢察院
2020年11月5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