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越檢二部刑不訴〔2020〕126號
被不起訴人李某甲(曾用名李某乙),男,1969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3306021969********,漢族,研究生文化,原系浙江****有限公司經(jīng)理及法定代表人,住紹興市越城區(qū)**村**幢**室。2019年2月1日因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紹興市越城區(q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因本案于2019年12月27日被紹興市公安局越城區(qū)分局刑事拘留,經(jīng)本院批準,于2020年1月22日被依法逮捕。
本案由紹興市公安局越城區(qū)分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不起訴人李某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20年3月4日移送本院審查起訴。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1999年至2017年,被不起訴人李某甲在擔任****有限公司經(jīng)理、法定代表人及監(jiān)事期間,以支付年息1.2分的高額利息,以借款形式,向朱某某、高某甲等7名不特定社會人員吸收存款,具體是:
1、2013年至2014年,被不起訴人李某甲共向朱某某、高某甲吸收資金人民幣78萬元;
2、2013年至2014年,被不起訴人李某甲共向高某甲、高某乙吸收資金人民幣57萬元;
3、2013年至2015年,被不起訴人李某甲向周某某吸收資金人民幣5萬元,截止2015年9月2日,已支付利息人民幣1.2萬元;
4、2013年至2016年,被不起訴人李某甲向吳某某吸收資金人民幣10萬元,已支付利息人民幣3.6萬元,后以珠寶首飾抵債;
5、2014年至2016年,被不起訴人李某甲向陳某某吸收資金人民幣20萬元,截止2015年3月,已支付利息人民幣2.4萬元,后以珠寶首飾抵債。
2019年12月27日14時許,被不起訴人李某甲在浙江省喬司監(jiān)獄被警察解回重審。
???經(jīng)本院審查認為,被不起訴人李某甲的行為已構(gòu)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但不需要提起公訴,理由如下:
???被不起訴人李某甲本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在前罪判決的量刑中已有評價,原判決認定吸收存款人民幣1298萬元,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已足以體現(xiàn)對被不起訴人李某甲整體非法吸收行為的懲罰,此次認定新增的數(shù)額,在原判決的量刑已得到體現(xiàn);且被不起訴人李某甲所吸款項均用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因經(jīng)營不善、資金鏈斷裂而無法歸還所吸款項,后其一直積極歸還,主觀惡性小。按照罪刑相適應(yīng)原則,如果按照新認定數(shù)額提起公訴,本次被不起訴人李某甲應(yīng)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顯失公正,不符合罪刑相適應(yīng)原則。
???綜上,被不起訴人李某甲雖然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之規(guī)定的行為,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七條之規(guī)定,對李某甲不需要判處刑罰。為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達到處理刑事案件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本院決定對李某甲不起訴。
被不起訴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內(nèi)向本院申訴。
紹興市越城區(qū)人民檢察院
二〇二〇年四月二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