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定邊縣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定檢訴刑不訴〔2020〕6號
被不起訴人劉某甲,男,1965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6127261965********,漢族,初中文化,戶籍所在地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住定邊縣**鄉(xiāng)**組**號,2019年8月19日因涉嫌敲詐勒索罪被定邊縣公安局取保候審,同年10月25日被本院取保候審。
本案由定邊縣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劉某甲涉嫌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10月25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于2019年11月25日第一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19年12月25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20年1月25日第二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20年2月25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20年3月26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十五日。
經(jīng)本院依法審查查明:
2018年6、7月份以來,**廠項目部在定邊縣**鎮(zhèn)**村**自然村征地開發(fā)油井,因征地補償款(974012元)未賠付到位,在各施工隊進駐井場時遭到**自然村村民的擋路、阻工,后施工隊與**小隊的七名協(xié)調員劉某乙、劉某丙、劉某戊、牛某某、劉某丁、劉某甲、李某某協(xié)商處理擋路的事情,為了不影響工期進度,雙方達成協(xié)議,五個施工方先后七次向**小隊石油協(xié)調小組支付15.25萬元。該費用由石油協(xié)調小組全部按人頭分配給全體村民。案發(fā)后,村民將費用全部退回,**派出所已發(fā)還給施工單位。
本院認為,被不起訴人劉某甲的行為不符合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本案因村民擋路引起,應當涉嫌的聚眾擾亂社會秩序行為,但是關于擋路的證據(jù)只有幾個施工單位的證言,沒有村民擋路的照片、沒有參與擋路村民的談話材料等主要定案的證據(jù),且首要分子、積極參與者不明確,故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按照土地征收補償規(guī)定,至今沒有給村民兌付土地補償款,導致村民擋路,后施工單位與協(xié)調員協(xié)商處理,但是所得費用又全部分給了村民,擋路要錢是村民的集體行為,現(xiàn)有證據(jù)不能充分證明是七名協(xié)調員提出的擋路要錢。如果索要費用未超過土地賠付費用,那么不應該讓七名協(xié)調員承擔該刑事責任;如果索要費用超過了賠付費用,超過的部分應該是變相要挾所得。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征收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本案中,截止目前土地補償費用仍然沒有支付,足以證明各施工隊與**小隊達成協(xié)議給付的是協(xié)調施工費用,且應該賠付的土地補償費用遠高于該費用,故該筆費用不應定為七名協(xié)調員敲詐勒索所得的錢財。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劉某甲不起訴。
被不起訴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內向本院申訴。
2020年4月1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