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南川區(qū)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渝南川檢刑不訴〔2020〕Z56號
被不起訴人曾某某,男,1982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5102211982********,漢族,重慶市長壽區(qū)人,初中文化,經商,住重慶市渝北區(qū)**路**號。因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8月13日被重慶市南川區(qū)公安局取保候審。
本案由重慶市南川區(qū)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曾某某涉嫌詐騙罪,于2020年1月8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因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先后于2020年2月23日、同年5月8日退回補充偵查二次,公安機關于同年6月8日再次移送審查起訴。
經本院依法審查查明:
2010年10月底,周某某、郭某甲因共同經營企業(yè)需要,經曾某某介紹,以郭某甲經營的重慶南川**醫(yī)院(以下簡稱**醫(yī)院),以及登記于郭某甲之子郭某乙名下的**醫(yī)院四幢房屋所有權及土地使用權作為抵押,向聶某某借款3,500,000元,因醫(yī)療衛(wèi)生設施及土地不能用于抵押,雙方商定以簽訂房地產買賣合同并提起訴訟、申請保全的形式作為抵押。經借貸雙方的法律顧問或代理律師共同到南川法院提起相關買賣合同糾紛之訴并申請保全后,聶某某于2010年11月3日至同年11月9日期間,分數次支付了相關款項,由郭某乙出具收到前述“購房款”3,500,000元的收條。此外,郭某甲和周某某于2010年11月10日,另與曾某某達成借款協(xié)議,曾某某通過郭某丙的銀行賬號向郭某甲轉賬出借了400,000元。2011年1月26日,周某某和郭某甲再次與曾某某達成借款協(xié)議,曾某某通過聶某某的銀行賬戶分兩次轉賬出借給周某某和郭某甲1,000,000元。以上借款本金共計4,900,000元,均口頭約定月利率6%并按月計付利息。據此,周某某和郭某甲于2010年12月4日至2011年11月3日期間,通過轉賬或者現金支付的方式,陸續(xù)向曾某某的銀行賬號還款5,610,000元。其中,歸還本金3,000,000元,支付利息2,610,000元,尚欠本金1,900,000元。而后,周某某向曾某某提出其已支付借款利息過高,要求將超過國家規(guī)定的已支付利息數額沖抵尾欠借款本金,再歸還本金500,000元就清賬,因雙方對尾付借款本金數額協(xié)商不成,周某某和郭某甲停止還款,由此產生借貸糾紛。
在此期間,聶某某于2011年2月15日出具承諾書,承諾郭某乙在同年3月15日之前,全額退還已付合同價款3,500,000元并賠償損失后,有權解除前述房地產買賣合同。郭某甲于同年3月21日出具承諾書,因郭某乙未依約于同年3月15日回購涉案地產,郭某甲本人承諾于同年3月30日前以3,500,000元的價格回購,若再次超期不予回購,無條件將該地產產權在40天內過戶于聶某某名下。同年5月20日,郭某乙、郭某甲再次共同出具承諾書,因郭某乙未依約于同年3月15日回購涉案地產,承諾于同年7月4日回購,若再次超期不予回購,無條件將該地產產權在40天內過戶于聶某某名下。借貸雙方曾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間,先后數次向南川法院對前述買賣合同糾紛之訴申請延期審理。至2012年2月,南川法院對該案進行開庭審理,查明原被告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真實目的實為借款,但原告聶某某明確表示不予變更訴訟請求,遂于2012年9月11日作出判決,駁回原告聶某某的訴訟請求。聶某某不服判決,向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三中院)提起上訴。三中院經審理后,于2013年4月3日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13年10月14日,聶某某以郭某乙、郭某甲、南川**醫(yī)院、周某某借款未歸還為由,向三中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立即歸還借款本金3,500,000元,從2011年11月5日起至付清時止向原告承擔資金占用損失。三中院受理后依法追加曾某某為第三人參加訴訟,經審理查明,聶某某的代理人向法庭陳述未委托曾某某收賬,曾某某的代理人向法庭陳述與郭某甲、周某某存在單獨借貸關系,收取款項與聶某某借款無關,于2014年4月10日作出判決:郭某乙償還借款本金3,500,000元及其利息;郭某甲、南川**醫(yī)院、周某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郭某乙、郭某甲、南川**醫(yī)院、周某某不服判決,向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高級法院經審理認為,一審認定聶某某出借款項中支付120,000元現金的證據不足,郭某乙、郭某甲、南川**醫(yī)院、周某某沒有充分證據證明曾某某在收取本案還款的事項上得到了聶某某的委托授權或聶某某明確指示借款人向曾某某還款,因此郭某乙、郭某甲、南川**醫(yī)院、周某某向曾某某支付的款項不能認定為歸還本案的借款本息。郭某乙、郭某甲、南川**醫(yī)院、周某某與曾某某之間的糾紛可另案處理,于2014年10月21日作出終審判決:撤銷一審判決;郭某乙償還借款本金3,380,000元及其利息;郭某甲、南川**醫(yī)院、周某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郭某乙、郭某甲、**醫(yī)院不服終審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最高人民法院于2018年3月26日裁定駁回其再審申請。
2015年1月4日,聶某某向三中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三中院依法凍結了郭某乙名下位于重慶市南川區(qū)**鎮(zhèn)**村**社4幢醫(yī)衛(wèi)用房及一宗國有出讓醫(yī)衛(wèi)用土地使用權,評估價值3,859,200元,經依法拍賣流拍后,于2016年11月28日裁定以物抵債,將前述房屋及土地使用權交付申請執(zhí)行人聶某某抵償3,859,200元的債務,另扣劃**醫(yī)院、郭某乙、郭某甲名下的銀行存款共計1,099,763.53?元,執(zhí)行到位金額共計4,958,963.53元,尚未執(zhí)行4,241,663.59元。因被執(zhí)行人無其他可供執(zhí)行財產,三中院于2016年11月30日決定終結本次執(zhí)行程序。
2017年1月5日,郭某甲向重慶市渝北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起訴,請求判令曾某某返還不當得利4,748,000元,從2011年11月3日至付清時止支付利息,聶某某承擔連帶責任。渝北法院經開庭審理查明,該4,748,000元中的1,400,000元系曾某某向郭某甲等人出借的款項,認為涉案款項的收款人為曾某某,且無證據證明曾某某系聶某某的代理人,應認定前述款項與聶某某無涉;曾某某與聶某某雖有經濟往來,但沒有證據顯示與本案有涉,于2017年6月27日作出判決:曾某某向郭某甲返還不當得利3,348,000元,從2011年11月3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計息至付清之日止。曾某某未提起上訴。2017年8月23日,聶某某出具債權轉讓通知書,將其對郭某乙、郭某甲、周某某、南川**醫(yī)院未執(zhí)行到位債權4,241,663.59元及相關從屬權利轉讓給曾某某,要求郭某乙、郭某甲、周某某、南川**醫(yī)院向曾某某履行上述債務。
在審查起訴期間,經本院主持調解,聶某某、郭某乙、郭某甲、**醫(yī)院、曾某某已自愿達成了三方執(zhí)行和解協(xié)議,且已實際履行。
本院認為,曾某某沒有犯罪事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曾某某不起訴。
被害人如果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重慶市南川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
重慶市南川區(qū)人民檢察院
2020年7月8日
附: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jié)錄)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第三百零七條之一?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有第一款行為,非法占有他人財產或者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從重處罰。
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與他人共同實施前三款行為的,從重處罰;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從重處罰。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節(jié)錄)
第一百七十七條 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對于犯罪情節(jié)輕微,依照刑法規(guī)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