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qū)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武東檢一部刑不訴〔2020〕35號
被不起訴人張某某,女,1990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4201061990********,漢族,大學文化,無業(yè),出生地湖北省武漢市,住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村**號**樓**號。因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9月19日被武漢市公安局東西湖區(qū)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26日經(jīng)本院批準逮捕,同日由武漢市公安局東西湖區(qū)分局執(zhí)行。
本案由武漢市公安局東西湖區(qū)分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張某某涉嫌詐騙罪,于2020年1月26日向移送本院審查起訴。其間因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兩次(自2020年3月12日至2020年4月12日,自2020年5月27日至2020年6月27日),審查起訴期間延長審查起訴期限三次(自2020年2月27日至2020年3月12日,自2020年5月13日至2020年5月27日,自2020年7月28日至2020年8月11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武漢市公安局東西湖區(qū)分局移送審查起訴認定:
2018年4月份李某甲、喻某甲、余某甲、曾某甲(在逃)、曾某乙(在逃)、魏某某(在逃)按比例出資占股,王某甲(在逃)、吳某甲不占股,成立**公司。2018年9月左右,**公司搬到了**大廈**樓,分為*甲和*乙(后改名為*丙)兩家公司,兩家公司老板均為曾某甲、曾某乙,其中*甲公司業(yè)務以喻某甲、余某甲、王某甲三個股東為主,劉某甲、廖某某不占股;*乙公司業(yè)務以李某甲、吳某甲、申某某(在逃)、袁某某(在逃)四個股東為主。2019年4月份,*甲公司改回**公司,公司業(yè)務依然以喻某甲、余某甲、王某甲三個股東為主,劉某甲、廖某某、張某某不占股。2019年8、9月份,*丙公司改名為*丁公司,業(yè)務以李某甲、吳某甲兩個股東為主,劉某甲、梅某某為主要成員,劉某乙為業(yè)務員。以上公司實際都是以曾某甲、曾某乙為老板,負責面審;魏某某為會計,負責做賬、放款;李某甲、喻某甲、余某甲、王某甲、吳某甲、劉某甲為主要成員,負責接待客戶、下戶、催收;梅某某為業(yè)務員團隊經(jīng)理,負責管理業(yè)務員并從業(yè)務員的業(yè)績中提成;廖某某、張某某、劉某乙為業(yè)務員,負責跑渠道、拉客戶。上述人員以誘騙方式讓受害人到*丁(原**、*甲、*乙、*丙)公司借款,后以收取砍頭息、下戶費、逾期費的方式詐騙受害人錢財。公司所獲利潤股東按出資比例分成,劉某甲、梅某某、廖某某、張某某、劉某乙按月結算工資并從業(yè)績中獲取提成。
*丁公司用上述方式詐騙受害人張某甲43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范某某55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彭某某77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肖某某20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祝某某205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王某乙30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趙某甲23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楊某某315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陳某某40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謝某某40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江某某73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李某乙12500人民幣,詐騙受害人王某丙39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周某甲162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王某丁100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苗某某38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趙某乙6000元,詐騙受害人周某乙23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宋某某147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黃某某25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余某乙3325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劉某丙30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梁某某36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丁某某20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吳某乙50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王某戊31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劉某丁21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李某丙25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劉某戊10850元,詐騙受害人徐某某29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喻某乙4300元人民幣,詐騙受害人張某乙13000元人民幣。
經(jīng)本院審查并兩次退回補充偵查,仍然認為武漢市公安局東西湖區(qū)分局認定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張某某不起訴。
被害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武漢市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jīng)申訴,直接向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qū)人民檢察院
2020年8月11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