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qū)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海龍檢公刑不訴〔2014〕22號
被不起訴人孫某某,男,1963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6521011963********,漢族,大學本科文化,海南**擔保投資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江蘇省徐州市人,現(xiàn)住??谑?/span>龍華區(qū)**路**大廈**房。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3年8月1日被??谑泄簿譀Q定取保候?qū)?,?014年6月9日被本院決定取保候?qū)彙?/span>
????辯護人童永濱,海南外經(jīng)律師事務所律師。
本案由??谑泄簿?/span>偵查終結(jié),以被不起訴人孫某某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4年4月24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4年6月6日退回公安機關(guān)補充偵查,公安機關(guān)于2014年6月30日補查重報,于2014年8月14日再次退回公安機關(guān)補充偵查,公安機關(guān)于2014年9月10日再次補查重報。
??谑泄簿?/span>移送審查起訴認定:2011年10月,犯罪嫌疑人孫某某為了拓展業(yè)務,招聘了從事金融融資專長的丁某某,負責海南**擔保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公司)擔保理財部副經(jīng)理(主持工作),專門負責**公司的擔保理財業(yè)務工作,因**公司系擔保公司,不能從事融資業(yè)務,孫某某就以其掌控的海南**咨詢公司(下稱**公司)作為借款方,商定好返息利率后,由丁某某在民間高息募集資金,尋找投資人出資,以借款人在建項目做抵押,孫某某又讓自已的**公司做擔保,由借款人**公司、出資人和三方簽訂時間不等的借款合同、借款擔保合同書和聯(lián)合理財協(xié)議書等,給出資人支付每月1.5%-2%不等利息,**公司從中收取借款人3%-5%的擔保費,并想通過募集資金以更高息拆借給借款人,從中獲得一定比例的利息差價。孫某某2011年11月30至12月22日期間,分別非法吸收公眾資金:?1、2011年12月2日通過借款方式向吳某某借款10萬元,借款日期三個月,還本息104620.00元。2、2011年12月14日通過借款方式向李某某借款100萬元,借款日期一個月,還本息1020000.00元。3、2011年12月21日通過借款方式向范某某借款10萬元,借款日期三個月,還本息105010.00元。4、2011年12月12日通過借款方式向彭某某借款10萬元,借款日期三個月,還本息104064.00元。5、2011年12月12日通過借款方式向丁某某借款16萬元,借款日期三個月,還本息166502.00元。6、2011年12月9日通過借款方式向務孔某某借款30萬元,借款日期三個月,還本息312692.00元。7、2011年12月9日通過借款方式向董某某借款30萬元,借款日期四個月,還本息317702.00元。8、2011年12月13日通過借款方式向吳某某借款10萬元,借款日期三個月,還本息104008.00元。9、2011年12月13日通過借款方式向朱某某借款15萬元,借款日期三個月,還本息155760.00元。
經(jīng)本院審查并退回補充偵查,本院仍然認為??谑泄簿?/span>認定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本院認為,本案僅有范某某一人提供書面證言稱通過朋友介紹找到孫某某辦理擔保理財手續(xù),其余集資參與人沒有到案提供證言,僅根據(jù)丁某某證言、孫某某供述及公司相關(guān)人員證言,均不足以認定孫某某、丁某某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募集資金,也不足以認定吳某某等8名集資參與人是否為不特定公眾,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之規(guī)定,認定孫某某構(gòu)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證據(jù)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孫某某不起訴。
被不起訴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內(nèi)向本院申訴。
被害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nèi)向??谑腥嗣駲z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jīng)申訴,直接向??谑旋埲A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2014年10月16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