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望城區(qū)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長望檢公訴刑不訴〔2020〕18號
被不起訴人張某某,男,1963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4301221963********,漢族,高中文化程度,經(jīng)商,戶籍所在地長沙市岳麓區(qū)****鎮(zhèn)**村**組**號,現(xiàn)住長沙市岳麓區(qū)****路**棟**房。因涉嫌詐騙罪,于2018年10月13日被長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刑事拘留,于2018年11月20日被長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取保候審,于2019年7月3日本院決定對其取保候審。
本案由長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張某某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7月3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現(xiàn)已審查終結。
長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移送審查起訴認定:
張某某與嚴某某系生意合作伙伴,兩人于2010年至2014年合伙投資做生意期間虧損數(shù)百萬,于是張某某與嚴某某共同商量通過物色對象變賣“假古董”挽回損失。受害人熊某某與張某某系朋友關系,2014年上半年的一天,張某某找到熊某某,在明知嚴某某提供的均是未經(jīng)資質鑒定部門評估為古董瓷瓶的情況下,委托熊某某轉賣嚴某某手上的數(shù)件假古董。2014年8月份的一天,張某某到熊某某辦公室,手提兩個紙盒與熊某某見面,張某某聲稱盒內(nèi)分別為清代古董長頸蒜頭瓶和清代古董青花花果紋燈籠蓋罐,價值連城可以將長頸蒜頭瓶暫時放在熊某某辦公室保管,熊某某應允。當天熊某某與嚴某某見面,張某某介紹嚴某某為古董收藏者。之后張某某與嚴某某在岳麓區(qū)**附近的“***”飯店與熊某某多次見面,期間兩人多次向熊某某介紹嚴某某手中的假古董,并通過編造收藏故事的方式向熊某某闡述了清代古董長頸蒜頭瓶、清代古董青花花果紋燈籠蓋罐和元代古董青花龍紋扁瓶的來源,并出具了北京中博文物檢測鑒定中心作出的清代古董長頸蒜頭瓶、清代古董青花花果紋燈籠蓋罐的熒光光譜儀檢測報告,張某某、嚴某某在明知該報告實際上只能證明被檢測物表面成分與同類器物數(shù)據(jù)相近并不能證明被檢測物即古董,需要進一步專家論證鑒定的情況下,仍將檢測報告提供給熊某某看,目的是讓熊某某對其提供的古董信以為真,在受害人熊某某仍對兩人提供的假古董抱有疑慮之際,張某某與嚴某某提出有河北省張家口市***的金礦開采項目可以邀請熊某某共同入股經(jīng)營,并可將已經(jīng)提供給熊某某的三件古董作為抵押,要求熊某某表達誠意先行支付古董收藏款項并將其中200萬元用來購買車輛。受害人熊某某在對假古董的真實性深信不疑后,雙方以三件古董共計460萬元的收藏價格成交,其中假古董元代古董青花龍紋扁瓶收藏價格為300萬元整,其他兩件分別為80萬元。2014年12月30日左右,在長沙市岳麓區(qū)“***”飯店,熊某某將100萬元人民幣現(xiàn)金交給嚴某某、張某某。2015年1月5日,熊某某安排出納通過熊某某本人的建設銀行賬戶網(wǎng)銀轉賬200萬元人民幣至嚴某某的建設銀行賬戶內(nèi),該筆款項后被用來購買4臺紅旗H7小轎車。2015年1月7日,熊某某在長沙市岳麓區(qū)“***”飯店將80萬元現(xiàn)金交給張某某。2015年1月8日,熊某某在公司辦公室讓出納通過熊某某本人建設銀行賬戶的網(wǎng)銀轉賬80萬元人民幣至張某某的建設銀行賬戶內(nèi),其中嚴某某分得300萬元(200萬以嚴某某的名義購買了四臺紅旗牌H7小轎車),張某某分得160萬元。經(jīng)鑒定,熊某某提供的青花“瓜迭綿綿”花果紋圖蓋罐為現(xiàn)代制作,目前市場估值人民幣2000元。熊某某被張某某、嚴某某詐騙人民幣460萬元整。
經(jīng)本院審查并退回補充偵查,本院仍然認為長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認定的張某某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目的、實施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詐騙行為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張某某不起訴。
長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扣押的紅旗轎車等涉案物品請依法處理。
被不起訴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內(nèi)向本院申訴。
被害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nèi)向長沙市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jīng)申訴,直接向長沙市望城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2020年3月9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