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灤平縣灤平鎮(zhèn)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
訴訟代表人王立華。
委托代理人關志兵,灤平縣灤平鎮(zhèn)三維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于某某。
被上訴人法定代理人于德利。
被上訴人法定代理人王翠茹。
委托代理人宮樹明,河北意祥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灤平縣灤平鎮(zhèn)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因侵害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灤平縣人民法院(2016)冀0824民初3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灤平縣灤平鎮(zhèn)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的訴訟代表人王立華、委托代理人關志兵,被上訴人于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宮樹明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告于某某的母親王翠茹原籍在被告灤平縣灤平鎮(zhèn)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2005年1月31日原告于某某因出生戶口隨其母親王翠茹,登記在被告灤平縣灤平鎮(zhèn)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戶主是其母親王翠茹。1999年二輪土地承包時,王翠茹在灤平縣灤平鎮(zhèn)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分得承包地。2015年,被告灤平縣灤平鎮(zhèn)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的部分土地被征收,對于征地補償款中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分配的部分,被告灤平縣灤平鎮(zhèn)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于2016年1月11日公示了分配方案。內(nèi)容為“安樂三組公交占地20%占地款分配方案2016年1月9日晚在彭國林家召開安樂三組村民代表擴大會議討論問題,關于前九十畝地占地款20%分配問題。根據(jù)村民自治法政策和村規(guī)民約之規(guī)定,根據(jù)三組村民意見,村民代表會討論決定,并且通過全組各戶簽字表決達到90%以上同意此方案。在原則上安(按)2015年12月22日晚村民代表會達成協(xié)議辦事參加會議人員按各戶都已審查,按確定的人口可以分款。參加會議人員名單附后。2016年1月9日在彭國林(家)參加會議人員名單:王玉春、李兆泉、王玉華、柴起、彭國林、彭學平、董國軍、陳亞軍、彭仁、石玉全、樊維俠、彭明等村民。安樂第三居民組群眾代表會議記錄如下:代表共計7人,參加此次會議人員共計5人,分別是:彭國林、王玉春、李兆泉、王立華、柴起。缺席人員:王金(在保定打工)、彭學平(在承德市里辦事)。討論問題:關于安樂三組前九十畝地建公交車站占地款的20%的分配問題。討論地點在彭國林家,時間2015年12月22日下午5點。經(jīng)群眾代表討論意見如下:第一條:安樂三組村民凡是雙女戶家庭,兩個女兒戶口在本組可以分款,倆個女兒當中一個女兒婚后給幾個孩子(戶口必須在本組)的指標可以分款。第二條:本組居民戶他家有男孩他家的女兒戶口也在安樂三組,他的女兒生的孩子(戶口也在本組)不予分款,如他家的女兒戶口在本組在99年已分地可以分款。第三條:安樂第三組閆志國戶,他家有男孩陳立君,但是閆志國的女兒陳麗萍戶口在安樂三組可以分款,陳麗萍的女兒和陳麗萍招的丈夫不予分款。第四條:康艷華的戶口在本組,她本人也分地了,可以分款??灯G華的女兒康娜的女兒為了上學方便戶口也遷到安樂三組,本人說不分款以此為理由找安樂三組各戶入戶簽的字。以上條款經(jīng)村民代表討論決定,代筆人:彭明。參加人員:李兆泉、彭國林、柴起、王玉春、王立華。本方案自2016年1月11日公布,到1月17日公布截止,公布后生效?!痹摴痉桨钢杏邪材衬炒逯魅尾胥y明和村黨支部書記陳柏生的簽字,并加蓋灤平縣灤平鎮(zhèn)安某某村民委員會的公章。依據(jù)該分配方案,承包地征收補償款的20%的集體土地補償款,參與分配權沒有爭議的居民,每人分得16635.00元。被告灤平縣灤平鎮(zhèn)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認為,原告于某某屬于分配方案中“第二條:本組居民戶他家有男孩他家的女兒戶口也在安某某三組,他的女兒生的孩子(戶口也在本組)不予分款,如他家的女兒戶口在本組在99年已分地可以分款?!钡那闆r,沒有分給原告征地補償款中全體居民參與分配的份額。
一審法院認為,農(nóng)民集體財產(chǎn)和基于集體經(jīng)濟組織財產(chǎn)獲得的收益,屬于本集體成員集體所有。灤平縣灤平鎮(zhèn)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的土地被征收所得補償款,農(nóng)戶承包地的征地補償款留于集體經(jīng)濟組織的20%,是該組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的共同財產(chǎn),每個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對該財產(chǎn)依法享有平等的權利。原告于某某因出生將戶口隨母親王翠茹入到被告處,應具有被告的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資格,應依法平等享有集體財產(chǎn)的分配權。故對原告于某某要求灤平縣灤平鎮(zhèn)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給付農(nóng)戶承包地的征地補償款留于集體經(jīng)濟組織的20%中,原告自己份額的請求,予以支持。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五十八條、第五十九條、第六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由被告灤平縣灤平鎮(zhèn)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給付原告于某某征地補償款16635.00元,此款于一審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付清。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認定事實相同。
本院認為,根據(jù)國家法律規(guī)定,每一公民都享有公平、平等的收益權。集體經(jīng)濟組織在財產(chǎn)及收入分配應充分保證每一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在公平、平等的條件下的收益的權利。我國的戶籍登記制度,是確定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的重要標志,被上訴人于某某的戶籍登記在上訴人之處,即為上訴人灤平縣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的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應享有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的利益。上訴人灤平縣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在分配集體權益時,排除被上訴人于某某所享有的權利,違反國家的強制性原則。上訴人灤平縣安某某三組上訴稱本案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的受理范圍,因本案并非是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補償費數(shù)額提起的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nóng)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四)項中規(guī)定,承包地征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案件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本案屬于安某某三組與本集體村民因土地被征收而引發(fā)的承包地征收補償費用分配問題,故本案屬于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圍。因此,灤平縣灤平鎮(zhèn)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一)項(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10.00元,由上訴人灤平縣灤平鎮(zhèn)安某某第三居民小組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鄧立波 審 判 員 陳建民 代理審判員 劉 瑩
書記員:郭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