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王XX。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XX。
兩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孫淑紅。
上訴人(原審被告)任XX。
上訴人(原審被告)任XX。
上訴人(原審被告)任XX。
上訴人(原審被告)任XX。
上訴人(原審被告)任XX。
上訴人(原審被告)邢XX。
上訴人(原審被告)任XX。
上訴人(原審被告)任XX。
上訴人(原審被告)任XX。
上述九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楊麗娜,河北正圍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任XX、任XX、任XX、任XX、任XX、邢XX、任XX、任XX、任XX因繼承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2015)圍民初字第141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判決認定的事實:被繼承人任X與原告王XX于1985年11月28日結婚,雙方均系再婚,婚后未生育子女,王XX與任X結婚時,王XX女兒張XX與王XX一起到任X家共同生活,任X有子女6人,長子任XX(于2001年去世,妻子邢XX,子女任XX、任XX、任XX)、次子任XX、三子任XX、長女任XX、次女任XX、三女任XX。任X于2013年3月5日因病去世,其生前未有遺囑。遺產繼承人為:王XX、張XX、任XX、任XX、任XX、任XX、任XX以及任XX的妻子邢XX、子女任XX、任XX、任XX。任X與王XX結婚后購買房屋兩間及相應院落一處,2012年1月3日,任X、王XX與衡水千里馬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房屋拆遷置換合同》,將房院置換成樓房,合同中約定置換面積為179.4平方米,實際置換面積大約199.44平方米,現樓房正在建設中,尚未交付使用,置換住宅樓兩處,每處為81平方米左右,其中一處為開發(fā)公司給裝修、各項入網費等費用不用另行交付,另一處不帶裝修及入網費等。置換的住宅樓為任X和王XX的夫妻共同財產,其中的一半為任X的遺產。任X生前未有債務。任X去世后,縣財政核撥任X一次性撫恤金102977.95元,其中2倍城鎮(zhèn)人均可支配收入49130.00元,申領金額(40個月基礎工資)53240.00元,喪葬費3100.00元,應補發(fā)除多發(fā)工資2492.05元,此款現在縣財政局。被告主張其他遺產存款4萬元、基金3萬元、殘疾金具體數額不詳,因未提供相關證據予以證明,且原告不予認可,本案不予支持。
原審法院認為,被繼承人任X因病去逝后,未留有遺囑,對其遺產應按法定繼承分配,由其法定繼承人繼承。王XX、張XX及任X六個子女每人應繼承遺產的1/8,任X與王XX共同財產中的1/2是王XX個人財產,另1/2是任X遺產,所以王XX及張XX應占總財產的5/8,任X六個子女應占總財產的3/8,按置換面積179.4平方米計算,王XX應占100.912平方米,張XX應占11.2125平方米,任X六個子女每人應占11.2125平方米,按置換面積199.44平方米計算,王XX應占112.185平方米,張XX應占12.465平方米,任X六個子女應占74.79平方米。(每人應占12.465平方米)。王XX與任X雖然均是再婚,但結婚已近30年,雙方共同生活期間,王XX對任X照顧較多,王XX現年老體弱多病,晚年生活應有所依靠,在分割遺產時應酌情予以照顧,一次性撫恤金是對死者親屬的撫慰,結合本案實際情況,一次性撫恤金在分配時應適當照顧王XX,未帶裝修及入網費住宅樓歸任X六個子女所有,帶裝修及入網費住宅樓以及剩余置換面積歸王XX所有,任X六個子女及王XX應對張XX繼承的份額適當給付金錢。被繼承人任X的長子任XX已先于任X去世,由繼承人任XX繼承的遺產份額應由任XX的晚輩直系血親任XX、任XX、任XX代位繼承。原審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任X、王XX與衡水千里馬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置換的住宅樓中未帶裝修及入網費的住宅樓一處歸被告任XX、任XX、任XX、任XX、任XX、任XX、任XX、任XX所有,其中任XX、任XX、任XX、任XX、任XX各占1/6,任XX、任XX、任XX占1/6,八被告給付張XX人民幣20000.00元,帶裝修及入網費的住宅樓一處以及剩余置換面積歸原告王XX所有,王XX給付張XX人民幣20000.00元。給付給張XX的現金于住宅樓交付之日起十日內履行完畢。二、一次性撫恤金分配,喪葬費3100.00元歸任XX、任XX所有,其余歸王XX所有。
本院認為,張XX系王XX親生子女,被繼承人任X與王XX于1985年11月28日結婚,雙方均系再婚,張XX隨任X與王XX共同生活。任X與王XX結婚后購買房屋兩間及相應院落一處,2012年1月3日,任X、王XX與衡水千里馬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房屋拆遷置換合同》,將房院置換成樓房,當時張XX已成年,如果按上訴人任XX、任XX、任XX、任XX、任XX、邢XX、任XX、任XX、任XX上訴所訴,張XX在1985年就已成年,那么在任X與王XX結婚后購買房屋兩間及相應院落一處中,應有張XX份額,該財產應為共同財產。但在該案審理的全過程中,張XX沒有提出該主張,本院不再予處理。原審法院依上述事實對其遺產按法定繼承分配,由其法定繼承人繼承亦屬合理。故,雙方上訴請求及理由均無法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00.00元,由上訴人王XX、張XX負擔100.00元,由任XX、任XX、任XX、任XX、任XX、邢XX、任XX、任XX、任XX負擔100.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馬 明 審判員 陳建民 審判員 鄧立波
書記員:郭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