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黑龍江省龍安第五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qū)。
法定代表人:姚彥,職務: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溫洪強,男,該公司副總經(jīng)理。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孟某某,男,漢族,無職業(yè),住所地黑龍江省海倫市海倫鎮(zhèn)。
委托訴訟代理人:孫紅巖,黑龍江雙惠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黑龍江省龍安第五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孟某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七臺河市新興區(qū)人民法院(2017)黑0902民初2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5月2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7月17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黑龍江省龍安第五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溫洪強和被上訴人孟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孫紅巖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黑龍江省龍安第五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上訴請求:1、撤銷七臺河市新興區(qū)人民法院(2017)黑0902民初20號民事判決,駁回被上訴人一審訴訟請求;2、判令被上訴人承擔一二審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一、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上訴人已向被上訴人支付車庫補償款8萬元。2014年3月26日《結算單》簽訂后,上訴人即將8萬元車庫補償款支付給被上訴人,上訴人已按照承諾履行了義務,一審判決判令上訴人再次支付該款項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二、被上訴人未對涉案工程外立面進行維修完善,無權主張返還12萬元質保金。涉案工程2013年9月竣工時被上訴人未完成外立面工程,棚改辦未對外立面進行竣工驗收,上訴人的證據(jù)中已明確證明該事實,被上訴人對此也予以認可。2014年6月3日,七臺河市棚改辦召開專題會議,對外立面整修提出要求,由棚改辦對涉案工程的外立面進行維修,并按照每棟樓12000元的價格從應付上訴人的工程款中扣除,現(xiàn)棚改辦已完成了外立面整修工程,并扣除了上訴人的該部分工程款,被上訴人未對外立面進行整修,無權主張索要外立面質保金12萬元。三、上訴人對被上訴人施工工程進行了維修,維修費用達60余萬元,已超出被上訴人質保金的數(shù)額,被上訴人無權主張返還565,525.00元一審中,上訴人舉示了維修記錄,其中涉及維修金額達40余萬元,一審判決以不能對維修做出分類及說明,認為不能證明支出情況,該認定無法律依據(jù),該維修記錄上記載有被維修業(yè)戶的聯(lián)系方式及具體的住址、姓名,能夠佐證該維修記錄的真實性,該證據(jù)應予采信。其后,涉案工程又發(fā)生了多次維修,市棚改辦也多次對涉案工程進行維修,合計數(shù)額已達60余萬元,維修所支出的費用已超出被上訴人的質保金,被上訴人無權要求上訴人支付質保金。四、被上訴人未向上訴人開具施工發(fā)票,給上訴人造成損失近100萬元,該款項應從被上訴人工程款中扣減被上訴人作為實際施工人,應向上訴人開具施工發(fā)票,但被上訴人未開具施工發(fā)票,涉案工程產(chǎn)值達2000余萬元,被上訴人未開具施工發(fā)票給上訴人造成納稅損失近100萬元,該款項應由被上訴人承擔,從被上訴人工程款中扣減。
本院認為,上訴人黑龍江省龍安第五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與被上訴人孟某某系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上訴人將中標主體部分工程分包給無施工資質的被上訴人施工,雙方形成的工程分包合同應是無效合同,但本案訴爭的工程己竣工驗收并結算,上訴人未能按承諾的時間支付被上訴人工程款和返還質保金,己構成違約,應承擔給被上訴人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被上訴人要求按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支付逾期付款利息有理,應予支持。被上訴人要求上訴人支付結算差價和簽證增加的工程量,因被上訴人己在書面結算單上簽字,己對結算結果認可,不能在主張書面簽字結算單以外的款項。
綜上所述,上訴人黑龍江省龍安第五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2,148.00元,由上訴人黑龍江省龍安第五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繼忠 審判員 湯文光 審判員 孫國軍
書記員:焉慶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