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薛長江,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伊春市。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現(xiàn)住伊春市。
委托代理人李樹滿,黑龍江林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薛長江因與被上訴人于某某占有物返還糾紛一案,不服烏馬河區(qū)人民法院(2015)烏民初字第20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5月1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薛長江,被上訴人于某某及委托代理人李樹滿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原告的父親薛文舉于1994年去世,與原告母親李瑞清(1996年去世)共育有兄弟四人,即薛長江、薛長海、薛長順、薛長山。被告系薛長山之妻,薛長山與于某某已于2003年離婚。1984年原告的父親薛文舉以家庭承包的方式取得了24.32畝的土地使用權。薛文舉去世后,該地一直由薛長山管理耕種。1998年烏馬河區(qū)錦山村對該土地進行了重新調整,將土地分配在薛長山名下。
原審認為,原告薛長江要求被告于某某返還承包的土地及小開荒的請求,原告的父親去世后,烏馬河區(qū)錦山村在1998年二輪承包時,已將該土地的承包權調整為薛長山名下,原告未向烏馬河錦山村主張過權利;至于小開荒地,原告已擱置多年未耕種管理,其要求被告返還無法律依據(jù)。故原告的請求證據(jù)不夠充分,不予支持。判決:駁回原告薛長江的訴訟請求。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原審認定事實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1984年上訴人薛長江的父親薛文舉在烏馬河區(qū)錦山村以家庭承包的形式分得24.32畝土地。1994年薛文舉去世。1998年二輪土地承包時,已將爭議土地承包權調整為薛長山名下,上訴人未向該村主張過權利,應視為是對重新調整土地的認可。故上訴人薛長江要求被上訴人于某某返還占有土地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主張耕種的27畝小開荒地,因其未能提供開荒后繼續(xù)耕種管理,該土地沒被撂荒的證據(jù),故對上訴人要求自行耕種27畝小開荒地的上訴請求不予支持。上訴人要求繼承薛文舉的兩戶住房四分之一房產(chǎn),因在一審庭審時上訴人放棄此項請求,故本院對上訴人要求繼承房產(chǎn)的上訴請求不予審理。一審法院判決駁回薛長江的訴訟請求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薛長江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韓玉紅 審 判 員 郭良富 代理審判員 高 峰
書記員:高冬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