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蔣志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安市。
委托代理人仲偉良,黑龍江仲偉良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陸海霞,黑龍江仲偉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安市。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身份證號碼xxxx,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安市。
二被上訴人委托代理人尚玉為,黑龍江劍橋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蔣志軍因與被上訴人邵某某、張某某侵權責任糾紛一案,不服北安市人民法院(2015)北民初字第73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9月7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蔣志軍的委托代理人仲偉良、陸海霞,被上訴人邵某某及其與被上訴人張某某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尚玉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蔣志軍在原審法院訴稱,2013年,原告在北安市林業(yè)局三○三林場(以下簡稱三○三林場)承包20公頃土地。2014年12月,原告將此承包地轉(zhuǎn)包給孫艷明16公頃,承包費為104,000元。2015年春,二被告強行耕種承包給孫艷明的16公頃土地。原告已將收取孫艷明的104,000元承包費予以退還,并賠償給孫艷明經(jīng)濟損失10,000元。原告訴至法院,要求二被告給付16公頃土地承包費104,000元,并賠償經(jīng)濟損失10,000元,合計114,000元;二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原審被告邵某某在原審法院辯稱,被告邵某某在2015年沒有耕種原告的土地,沒有侵權的事實,原告也沒有任何證據(jù)證實被告邵某某有侵權的事實。如果被告邵某某有侵權的事實,為什么原告在被告邵某某種地時和秋收時不去制止被告邵某某的侵權行為,故原告的行為也應視為默認,原告起訴被告邵某某屬訴訟主體錯誤。本案的事實是原告將訴爭土地長年承包給了劉洪福,2015年劉洪福將承包原告的土地又轉(zhuǎn)包給了邵文彬。
原審被告張某某在原審法院辯稱,被告張某某在2015年沒有耕種原告的土地,沒有侵權的事實,原告也沒有任何證據(jù)證實被告張某某有侵權的事實。被告張某某在2015年與廉德成、邵某某合伙種地,耕種的是李世文的承包地,此塊地與原告的承包地是鄰地,原告誤認為被告張某某耕種的是原告的承包地,而起訴被告張某某屬訴訟主體錯誤,請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審法院判決認定,2012年,原告在三○三林場承包20公頃土地,承包期自2012年10月16日至2022年10月15日,原告自認實際土地面積為16公頃。原告稱其于2014年12月將該16公頃土地轉(zhuǎn)包給孫艷明,承包費為104,000元。2015年春,原告聽孫艷明說土地被二被告耕種,原告于2015年10月將收取孫艷明的承包費104,000元予以退還,并賠償損失10,000元。故原告訴至法院,要求二被告給付土地承包費104,000元,賠償經(jīng)濟損失10,000元,二被告承擔連帶責任,二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原審法院判決認為,當事人對于自己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主張的事實,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原告要求二被告給付2015年的土地承包費104,000元,賠償經(jīng)濟損失10,000元,但原告只是聽孫艷明說其在三○三林場承包的土地被二被告耕種,對此,原告并未與二被告進行交涉,原告未向本院提供二被告侵害其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相關證據(jù),因此原告的訴訟請求無事實根據(jù)和法律依據(jù),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580元,由原告負擔。
經(jīng)本院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法院判決認定的事實一致。另查明,2015年6月8日孫艷明與劉洪福簽訂《還款協(xié)議》,其內(nèi)容為“債權人(甲方)孫艷明,債務人(乙方)劉洪福因甲乙雙方土地糾紛,現(xiàn)雙方在協(xié)商一致的基礎上簽寫如下還款計劃:一、乙方承諾于2015年6月13日之前向甲方償還地款共計壹拾壹萬元整(¥110,000.00元整),不計利息。二、如到期不還,無論何種原因,乙方應將位于三○三林場西工段29林班,3小班的地塊由乙方經(jīng)營的十六公頃耕地交由甲方經(jīng)營管理,包括該耕地上的青苗,就該土地上的權利全部由乙方承擔,與甲方無關。三、乙方承諾如到期不還款,應于2015年6月14日將該耕地交付于甲方,從該耕地中撤出,不再進行任何生產(chǎn)經(jīng)營,否則由擔保人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本院認為,上訴人稱2015年其將訴爭16公頃土地承包給孫艷明耕種,因被二被上訴人搶種,導致孫艷明未能耕種訴爭16公頃土地,但上訴人未提供有效證據(jù)證實2015年二被上訴人耕種訴爭16公頃土地。且上訴人認可2015年劉洪福將訴爭16公頃土地承包給邵文彬,孫艷明未能耕種土地,上訴人提供的2015年6月8日孫艷明與劉洪福簽訂的《還款計劃》能夠證實2015年孫艷明未能耕種訴爭16公頃土地,劉洪福同意于2015年6月13日前償還孫艷明110,000元,如到期不還,劉洪福于2015年6月14日將位于三○三林場西工段29林班,3小班的地塊由劉洪福經(jīng)營的16公頃土地交由孫艷明經(jīng)營管理,包括該耕地上的青苗。故上訴人主張支持其原審訴訟請求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580元,由上訴人蔣志軍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于衛(wèi)平 審判員 曹 偉 審判員 沈洋洋
書記員:仇長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