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聶某某,男,漢族,農(nóng)民,住所地七臺河市茄子河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聶艷艷(聶某某女兒),女,漢族,無職業(yè),住所地哈爾濱市道外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柴永新,男,黑龍江政通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鄒某某,男,漢族,無職業(yè),住所地七臺河市茄子河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任傳玲,女,黑龍江省七臺河市興樂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聶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鄒某某保證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七臺河市茄子河區(qū)人民法院(2017)黑0904民初51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7月3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聶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聶艷艷、柴永新,被上訴人鄒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任傳玲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聶某某上訴請求:一、依法撤銷茄子河區(qū)人民法院(2017)黑0904民初510號民事判決。二、依法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事實及理由:一、原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第一,本案的證據(jù)是借款人趙全的借據(jù),上訴人做為擔保人在借據(jù)上簽字,借款日期為2014年2月22日,還款日期為4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連帶責任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六個月。也就是說被上訴人應當在2014年10月21日前提起民事訴訟,但在此期間債權人沒有提起訴訟,也未要求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保證人應免除保證責任。第二,在趙全與鄒某某之間的借款合同履行還款日期屆滿后,趙全多次給付被上訴人借款利息,從而改變了原借款中約定的還款日期為2014年4月22日的約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債權人與債務人協(xié)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因此,上訴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第三,訴訟標的認定不符合事實。本案的訴訟標的應為78,440.00元,而不是一審判定的160,000.00元?!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shù)額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當初約定100,000.00元本金用兩個月,共4,000.00元利息,被答辯人鄒某某在借款時預先扣除了4,000.00元利息,實際借款本金數(shù)額為96,000.00元,按約定的月利二分利息應為3,840.00元,上訴人的擔保責任本息共計為99,840.00元。依照債權人鄒某某出具的借款證明(借據(jù)),2017年4月18日至2014年5月22日債務人還本息2,000.00元,2014年5月17日至2014年6月22日債務人還本息2,000.00元,2014年8月8日至2014年8月22日債務人還本息4,000.00元;依債權人鄒某某出具的還款收據(jù),于2014年9月12日還本息3,400.00元,于2015年8月3日還本息10,000.00元。債務人自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分五次共計還本息21,400.00元。實際上,本次借款本息共計99,840.00元,債務人已還21,400.00元,未還78,440.00元。二、一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原審法院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本案中,上訴人只是保證人,而不是借款人,一審時,上訴人請求追加借款人趙全及妻子張志華(同為保證人)為本案的共同被告,但法院并沒有通知該二人參加訴訟。綜上,本案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三條,一審法院屬于適用法律錯誤,導致判決錯誤。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原審判決,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鄒某某向一審院起訴請求:1.依法判決被告聶某某承擔原告100,000.00元借款及利息60,000.00元;2.本案訴訟費等一切費用由被告承擔。原告訴求的事實與理由:原告與被告及趙全系朋友關系。2014年2月22日,借款人趙全在原告處借款100,000.00元做為企業(yè)投資,被告聶某某為借款保證人,約定2014年4月22日歸還,月利息二分。趙全借款后未歸還本金,共計給付了七個月利息14,000.00元后不知去向。借款到期后,原告多次要求被告聶某某承擔保證責任,被告開始是領原告找趙全要錢,償還的部分利息都是在被告陪同下找趙全索要的,后原告再要求被告還錢,被告以幫助找趙全為由,搪塞至今未承擔歸還本息的保證責任。原告認為被告聶某某作為保證人,在借據(jù)上未約定保證方式,依法應視為連帶責任保證。原告在保證期間內(nèi)要求被告聶某某履行保證責任,被告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故訴至法院。一審法院認定事實:被告聶某某承認原告鄒某某與趙全借款及其為趙全借款提供擔保的事實,對以上雙方當事人沒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原告向法庭提交了借據(jù)原件,證明借款人趙全向原告借款100,000.00元,如不還此款,每月按本金的3%計收利息,后趙全未全部歸還借款本金及利息,僅給付七個月利息14,000.00元的事實。因被告聶某某自認在借據(jù)上簽字和擔保的事實,且未能提供證明本案借款本金應為96,000.00元的證據(jù),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故本院對被告聶某某抗辯理由不予采納,對本案借款本金為100,000.00元及到期未還款的利息為月利3分的事實予以確認。原告當庭申請三位證人出庭,證明原告在債務到期后,保證期間內(nèi)曾要求被告承擔保證責任及在2014年10月上旬、2015年、2016年曾多次向被告聶某某主張過還款義務的事實。因三位證人出庭作證,其年齡、智力符合作證條件,與原告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又因被告聶某某質證稱“……我14年沒有去過鄒某某家里,都是我老伴去的,還有電話溝通,15年我都沒去過,都是我老伴去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我老伴上他家去的……”,并未提供出相反的證據(jù)推翻證人證言,故本院對原告證明的事實予以確認。對被告所提供的兩張收條復印件,因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一審法院認為,原告與債務人趙全簽訂了借據(jù),并已實際履行,借貸關系合法有效,應當受到法律保護。被告聶某某在本案借據(jù)“擔保人”處簽字,且在借據(jù)中未對保證期間及保證方式進行約定。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的規(guī)定,本案被告應當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二十六條規(guī)定,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可以將債務人或者保證人作為被告提起訴訟,也可以將債務人和保證人作為共同被告提起訴訟?!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連帶責任保證合同糾紛中,出借人僅起訴保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借款人為共同被告。本案中原告只起訴保證人,是對自己訴權的行使和處分,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且借據(jù)中顯示張志華在“借款人妻子”處簽字,而不是擔保人。故被告要求追加借款人趙全及其配偶張志華為共同被告的抗辯理由不予采納?!吨腥A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連帶責任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六個月,故本案保證期間為2014年4月23日至2014年10月22日。2014年10月上旬及2015年、2016年期間原告曾向被告多次主張過權利,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已多次中斷,故本案訴訟時效未過。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一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承擔擔保責任。保證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務及利息。本案中未對保證范圍進行明確約定,且在借據(jù)中已經(jīng)明確注明“到期如不還此款,每月按本金的3%計算利息”,系擔保所約定的明確內(nèi)容,故被告依法應當承擔償還本金及約定利息的保證責任。原告請求被告支付利息60,000.00元未超過按法定逾期利息年利率24%計息的數(shù)額,本院予以支持。對被告已過擔保期限,不承擔擔保責任的抗辯理由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二十一條的規(guī)定,判決:被告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還原告借款本金100,000.00元及利息60,000.00元,共計人民幣160,000.00元。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書指定的時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3,500.00元,減半收取1,750.00元,由被告聶某某負擔。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聶某某提交證據(jù)一,本案借款人趙全妻子張志華書寫的證明一份,證明:2014年9月12日和2015年8月3日被上訴人兩次收取借款利息分別為3,400.00元和10,000.00元。同時說明鄒某某在收取利息時并沒有向趙全索要借款,而是同意借款人繼續(xù)給付利息,并同意借款人繼續(xù)使用借款。截止到2015年8月3日被上訴人也一直沒有向上訴人主張權利。鄒某某質證意見,對該書證的來源和形式均有異議,證人應出庭,證明的內(nèi)容與本案無任何因果關系,證據(jù)上標注的利息不是本案所涉及的借款利息,而是另一筆借款的利息。趙全在被上訴人手中借過三次款,這份證據(jù)所證明的是本金為17萬元那筆的還款利息,與本案無關。聶某某提交證據(jù)二,證人張志華出庭證言,證明:我丈夫趙全從鄒某某手中借款100,000.00元,聶某某當時給做了擔保,現(xiàn)在鄒某某向聶某某索要欠款是不合理的行為,因為錢是趙全借的,我們家雖然暫時沒有能力償還,但畢竟還有一個廠子,鄒某某可以向我丈夫要也可以向我要,就是不應該向聶某某索要,因為聶某某家有個患白血病的孩子,需要用錢治療,聶某某之前有一筆錢在鄒某某處,是借給鄒某某用來放貸的,希望鄒某某把這筆錢還給聶某某,等我家廠子動遷后,我們一定會把鄒某某的欠款還上。鄒某某質證意見,證人是債務人趙全的妻子,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且證人及其丈夫均是成年人,在出具欠條后應當知道將來會面臨的后果,至于被上訴人是否有放貸行為與本案無關,對該證人證言的真實性有異議。聶某某提交證據(jù)三,2014年7月21日、24日的急救中心票據(jù)各一張、七煤公司住院票據(jù)一張及患者住院費用清單三張。證明:上訴人在2014年7月上訴人被電鋸鋸傷,在醫(yī)院手術后住了四天后回家休養(yǎng),因病情非常嚴重在家休息了半年,以此證實一審被上訴人提供的證人陳淑蘭證實的情況是虛假的,當時陳淑蘭證實2014年的8、9月份在上訴人家見到被上訴人是不真實的,該證人還說上訴人的妻子和陳淑蘭是一個姓也是錯誤的,該證人證言所述的內(nèi)容完全不真實。鄒某某質證意見,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及證明的問題均無異議,因證人陳淑蘭年紀已大,眼神不好,認錯了人,一審時并沒有看清上訴人究竟是誰,后來才發(fā)現(xiàn)她并不認識聶某某。鄒某某沒有提交新證據(jù)。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記錄在卷佐證。對當事人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經(jīng)審查認定,關于證據(jù)一,證人張志華當庭證實其丈夫給付鄒某某借款利息時,聶某某作為擔保人并不知情。由于該內(nèi)容涉及2014年9月12日趙全還款利息上的收據(jù)寫明“此款為17萬元一個月利息款”的字樣,且目前尚無其他證據(jù)加以證實該利息款項是否為本案訟爭的利息款項,故本院無法認定。關于證據(jù)二,證人張志華證實趙全從鄒某某處借款100,000.00元,由聶某某擔保的事實與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一致,本院予以確認。對于其表示可以與丈夫趙全日后慢慢還款給鄒某某的意愿,因借款人趙全沒有作為本案的當事人參與訴訟,故本院不做處理。本院經(jīng)審理,對原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及二審中雙方已無爭議的事實,依法予以確認。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被上訴人鄒某某向上訴人聶某某主張的保證責任是否已過保證期間以及上訴人聶某某作為保證人是否應當對債務人趙全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上訴人聶某某提出“被上訴人沒有在2014年10月21日之前提起民事訴訟,也未要求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保證人應當免除保證責任”的觀點,經(jīng)查,借款人趙全于2014年2月22日給鄒某某出具借據(jù)一張,約定借款本金100,000.00元,借款期限為二個月,但沒有約定保證期間、保證方式和保證范圍,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相關規(guī)定,上訴人聶某某應當對本案的全部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據(jù)此,本案的保證期間截止到2014年10月22日止,但在一審中,證人朱志文、馬秀華均能證實債權人鄒某某在保證期間內(nèi)已向保證人聶某某主張過權利,雖然聶某某自述趙全幾次給付鄒某某利率時其并不知情,但未能提交足以推翻上述兩份證人證言的相關證據(jù),且作為保證人有義務對債務人是否償清債務的相關情況盡到應盡的保證責任,而不是放任不理,故對此觀點不予支持。上訴人聶某某提出“債權人與債務人協(xié)議變更主合同時沒有征得保證人的書面同意,保證人將不再承擔保證責任”的觀點,經(jīng)查,在案證據(jù)沒有顯示鄒某某與趙全之間對借款主合同內(nèi)容進行了更新,只有鄒某某在每次收取趙全給付利率時記載在借據(jù)上的價款及時間,且實際履行的利率低于借據(jù)約定的利率,沒有加重債務人的債務。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條規(guī)定:“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數(shù)量、價款、幣種、利率等內(nèi)容作了變動,未經(jīng)保證人同意的,如果減輕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變更后的合同承擔保證責任;……?!惫蕦Υ擞^點不予支持。對于上訴人聶某某提出“本案訴訟標的應為78,440.00元”的觀點,由于其未能提供相關有效的證據(jù)加以證明,故本院無法支持。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款規(guī)定,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nèi)承擔保證責任。因此,對于上訴人聶某某的上訴請求,本院依法不予支持。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聶某某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趙全追償。綜上所述,上訴人聶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審判程序合法,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750.00元,由上訴人聶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許鴻麗
審判員 王旭辰
審判員 遲麗杰
書記員:彭俊玲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