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嘉蔭縣林業(yè)局職工,現(xiàn)住黑龍江省嘉蔭縣朝陽鎮(zhèn)林業(yè)小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卜立新,黑龍江林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修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現(xiàn)住黑龍江省嘉蔭縣朝陽鎮(zhèn)康居家園。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明發(fā),黑龍江省嘉蔭縣朝陽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王某因與被上訴人修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嘉蔭縣人民法院(2017)黑0722民初25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7月2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王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卜立新、被上訴人修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明發(fā)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王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或發(fā)回重審。事實與理由:原審認定事實錯誤,證據(jù)不足。本案所訴借款7萬元,實際借款人是何慶超,因何慶超不在嘉蔭,由上訴人替何慶超到修某某處取款并出具了欠條。該兩筆借款已償還完畢。2015年3月11日所借款5萬元,已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證人谷志勇與修某某是親屬關系,利害關系人不能作為證人。
修某某答辯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查清事實后,依法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修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2015年3月11日、2016年3月21日,王某兩次在原告處借款5萬元、2萬元,合計7萬元,并約定了還款日期,借款到期后經(jīng)多次索要未果。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被告償還借款及逾期利息,利息按法律規(guī)定計算。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5年3月11日、2016年3月21日,王某兩次在修某某處借款5萬元、2萬元,合計7萬元,并約定了還款日期。借款到期后,經(jīng)修某某多次索要未果。修某某訴至法院。一審法院認為,原告修某某與被告王某簽訂的借款合同,不違反國家法律規(guī)定,依法成立應予保護,被告王某欠原告修某某借款,應予以償還。被告王某稱兩次借款只收到64700元,無證據(jù)證實,不予采信。被告王某稱借款轉借給他人,與本案無關聯(lián),不予采信。庭審中,被告自認修某某打過電話及修某某的丈夫找過被告索要借款的事實;還有證人證實2016年12月6日修某某在嘉蔭縣人民醫(yī)院向被告王某索要借款的事實,有被告王某在嘉蔭縣醫(yī)院就診的事實,已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被告王某為原告修某某出具的欠條,未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判決:一、被告王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修某某借款人民幣7萬元;二、駁回原告修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550元,減半收取775元,由被告王某負擔。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二審查明的事實與原審認定的事實一致,對原審認定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修某某對其訴訟主張?zhí)峁┝?015年3月11日和2016年3月21日王某向其出具的兩張欠條,金額分別為5萬元、2萬元,證明王某向其借款7萬元的事實。王某稱所借款是替他人而借款,王某提供不出足以推翻修某某所舉兩張欠條的證據(jù)。王某主張2015年3月11日的欠條,已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證人谷志勇與修某某是親屬關系,有利害關系的人不能作為證人。修某某舉示的證據(jù)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證實王某借款未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谷志勇與修某某存在利害關系,未舉出證據(jù)予以證實,不予采信。因此,修某某請求王某依照欠條履行償還義務,其訴請依法成立,應予支持。王某應承擔償還修某某7萬元的民事責任。
綜上所述,上訴人王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不予支持。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550元,由王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焦 楊 審判員 張紫微 審判員 郭良富
書記員:肖尊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