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畢士彬,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黑龍江省鐵力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蔣麗梅,黑龍江澤瑞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黑龍江省鐵力市。
上訴人畢士彬因與被上訴人張某某排除妨害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鐵力市人民法院(2016)黑0781民初161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2月1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畢士彬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蔣麗梅,被上訴人張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畢士彬的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查清事實后依法改判或發(fā)回重審;改判土地流轉《協議書》及《保證書》無效;改判整地補償款由上訴人家庭獲得。事實和理由:1、一審判決認定張某某是2013年1月遷入滿天紅村錯誤,其戶口簿是2001年3月下發(fā),沒有變更時間的記載;2、《保證書》的內容上訴人不知道就簽字了,應認定無效;3、雙方土地流轉《協議書》中的十四萬實際是張某某對其破壞性使用耕地的賠償金,不是流轉款;4、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5、一審法院審理程序違反法律規(guī)定。
張某某辯稱,張某某2013年1月15日將戶口遷入滿天紅村,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權利,有權獲得征地補償;畢士彬給付張某某的十四萬元是土地流轉的轉讓金;畢士彬將土地承包權流轉給張某某是經過其妻子、女兒同意的;流轉土地所得的收益與上訴人無關。
張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一、依法排除被告妨礙履行合同的行為。二、確認原被告于2013年1月27簽訂的土地轉讓協議書和保證書有效。三、土地征收補償費歸原告所有。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告張某某與被告均是鐵力市鐵力鎮(zhèn)滿天紅村村民。在二輪土地承包時,被告畢士彬及家人承包了8.1畝承包田。在2004年4月經被告家庭協商將該8.1畝土地以七萬元轉讓給馮國武,2010年12月,馮國武將此地塊轉讓給原告張某某。因張某某在該地塊上建造房屋,原告要求被告將此承包田恢復原狀。2013年1月27日,經原、被告協商,雙方在滿天紅村委會(當時有滿天紅村書記杜文革、村長朱永福、村會計、婦女主任李春麗等滿天紅村委會領導在場)又重新達成一份土地轉讓協議書,約定被告將8.1畝土地的使用權一次性流轉給原告,原告于協議簽訂時一次性支付給被告流轉土地轉讓金十四萬元,流轉土地的收益(包括直補)歸原告領取,被告必須配合原告辦理流轉土地的過戶登記手續(xù)。被告于當日代表全家人給原告出具保證書一份,保證書內容為上述承包田的處置權歸原告,本人及家庭成員不在保留任何權利,土地直補和良種補貼歸原告,如遇國家征用,征收土地的補償款歸原告所有。該土地轉讓協議、保證書現在滿天紅村委會存檔備案?,F該土地已登記在原告的名下,由原告領取土地直補和良種補貼。庭審中原告已表明該協議書的流轉期限為2027年,即二輪土地承包期屆滿之日時止。鐵力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1月31日發(fā)出關于征用該土地鐵政預字(2013)004號預公告。2016年4月26日,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準該地塊已轉變?yōu)槌鞘薪ㄔO用地,并按照規(guī)定向被征用人發(fā)放征地補償金。被告當庭提出反訴請求,一、請求法院確認流轉《協議書》超過反訴原告本人份額的部分條款無效;二、請求法院撤銷《保證書》;三、請求法院確認張某某的征地手續(xù)違法;四、請求判決征地補償款由反訴原告家庭獲得。被告沒有向本院交納反訴費用。一審法院認為,原、被告于2013年1月27日在鐵力鎮(zhèn)滿天紅村所達成的土地經營權重新流轉協議書,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是遵循平等協商、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所簽訂的,原告已當庭表示該土地的流轉期限至二輪土地承包期屆滿之日,不超出法律規(guī)定的土地流轉期限,該流轉關系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協議簽訂后原告享有爭議地塊的合法經營權。原、被告為確保該協議的順利履行,畢士彬又代表其家庭所有成員為原告出具了保證書,即保證“上述承包田的處置權歸原告所有,本人家庭成員不在保留任何權利,土地的直補和良補歸原告所有,如遇國家征用,土地補償款歸原告所有”證明被告在簽訂該保證書并再次得到該地塊的流轉款時,已經遇見該地塊有被征用的可能性,從而自愿同意將征地補償款歸原告所有。這份保證書是被告及其家庭成員的真實意思表示,故本院應認定真實、合法、有效。故原告要求確認該土地流轉協議及保證書有效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辯稱是其在不知情而且其是在家庭成員不知道的情況下所簽訂的,無證據支持,本院不予采信。現該地塊已經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準進行征用,變更土地性質為城市建設用地,并向被征用對象發(fā)放征地補償款,被告為得到征地補償款,對原告進行正常辦理征地補償活動進行干預妨礙,因被告已滅失該地塊的經營權,其干預妨礙的行為,應當立即停止。原、被告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后,原告作為該土地的新的承包方,已經取得該土地的經營權,該地塊被依法征用,原告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在2013年1月14日原告給鐵力鎮(zhèn)滿天紅村出具的保證書中已明確約定“從鐵力鎮(zhèn)滿天紅村村民手中所轉讓承包田如被征用,滿天紅村村集體按有關文件和政策提取村集體土地補償款”表明原告與滿天紅村已經就征地補償款如何分配做出保證,該保證符合法律規(guī)定,雙方應當遵守。被告當庭提出的反訴請求,因未向本院交納反訴費用,本院對于被告的反訴請求不予審理。綜上所述,原告要求排除被告的妨礙行為、確認2013年1月27日原被告簽訂的土地流轉協議書、保證書有效及要求土地征收補償費歸其所有的訴訟請求,本院應予支持。判決:一、原告張某某與被告畢士彬于2013年1月27日所簽訂的土地轉讓《協議書》有效;被告于2013年1月27日給原告出具的《保證書》有效;二、被告畢士彬停止對原告履行上述協議的妨礙行為;三、被告畢士彬所轉讓給原告張某某8.1畝土地征地補償費歸原告所有。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被上訴人提交的戶口本,本院予以采信。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經本院二審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認定的基本事實一致,對一審查明的基本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張某某與畢士彬簽訂土地流轉《協議書》時間為2013年1月27日,《鐵力市人民政府征收土地預公告》時間為2013年1月31日,即流轉協議簽訂后本案爭議土地就被征收,現爭議土地性質已轉變?yōu)槌鞘薪ㄔO用地,畢士彬主張張某某擅自改變土地用途本院不予支持。雙方簽訂土地流轉《協議書》時張某某已是滿天紅村村民,《協議書》是雙方在意思表示真實的情況下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該協議中的土地流轉符合法律規(guī)定,土地流轉《協議書》合法有效?!秴f議書》第二條明確約定張某某給付畢士彬的十四萬元為“土地轉讓金”,現畢士彬主張該款是張某某對破壞性使用耕地的賠償金無證據證實,本院不予支持。本案爭議土地承包方式為家庭承包,家庭聯產承包的土地以戶為單位,畢士彬作為承包方的代表有權對外以自己的名義主張權利、履行義務,現其主張因雙方簽訂土地流轉協議時未經過其妻子、女兒同意,故《協議書》無效本院不予支持。畢士彬主張其簽署的《保證書》是張某某采取欺詐手段讓其在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下簽署的,應認定無效,但其未提供證明加以證明,該主張無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畢士彬主張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違反法律規(guī)定未提供證據證實,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畢士彬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畢士彬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韓玉紅 審判員 張紫微 審判員 于曉星
書記員:肖尊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