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武漢華海林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qū)養(yǎng)殖私營經濟小區(qū)。
法定代表人:張松,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李駿,該公司項目經理。
委托代理人:劉波,湖北九通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武漢市人,住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qū)。
上訴人武漢華海林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海林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李某某確認勞動關系一案,不服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東西湖民初字第0162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14年3月7日李某某經面試后于同年3月10日入職華海林公司,在監(jiān)控室從事安保工作。2014年4月15日、4月30日、5月15日、6月13日,華海林公司分別向李某某的銀行賬戶內轉賬1000元、200元、1270元、960元。李某某陳述200元發(fā)放的是三八婦女節(jié)過節(jié)費,其他是工資,當月發(fā)上月工資。2014年8月19日,李某某向武漢市東西湖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請求確認其與華海林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該委于2014年10月14日作出東勞人仲裁字(2014)第433號仲裁裁決:確認李某某與華海林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華海林公司不服上述仲裁裁決,向原審起訴稱:李某某雖然是被我公司的員工招用,但未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我公司人事部門進行員工招聘及新員工入職備案。故訴請法院確認華海林公司與李某某之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原審認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fā)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根據(jù)李某某提供的銀行交易明細,華海林公司從2014年4月開始按月向其銀行賬戶內轉入款項,支付時間、金額大致相同,可以認定為華海林公司向李某某銀行賬戶內轉賬的為李某某的工資,結合李某某的陳述,其從事的安保工作屬于華海林公司業(yè)務組成部分,可以認定華海林公司與李某某之間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華海林公司雖訴稱李某某未在公司備案,但勞動者是否入職時辦理登記手續(xù)應是用人單位的管理職責,不能因為勞動者未在用人單位備案而否認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故對華海林公司的訴稱意見原審不予支持。依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認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條、第二條之規(guī)定,原審判決:一、駁回華海林公司的訴訟請求。二、確認華海林公司與李某某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條中規(guī)定,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guī)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報酬的勞動,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的組成部分的,勞動關系成立。上述通知第二條中規(guī)定,工資支付憑證或者記錄可以作為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的參照憑證。本案中,華海林公司與李某某雖未簽訂勞動合同,但李某某系受華海林公司員工招用到華海林公司監(jiān)控室從事安保工作,李某某的工作屬于系華海林公司業(yè)務的組成部分,華海林公司也為此按月向李某某支付了工資,故華海林公司與李某某之間形成事實勞動關系。華海林公司上訴認為向李某某銀行賬戶內轉款并非是向其發(fā)放工資,但未舉證證明其支付的款項存在其他用途。華海林公司還上訴稱無證據(jù)證明李某某從事的是安保工作,因華海林公司招用李某某從事有報酬的勞動屬實,華海林公司作為用人單位有勞動管理權,有能力證明李某某從事的工作內容,但華海林公司僅否認李某某所陳述的工作內容,卻不能舉證證明李某某從事的是其他工作,因此,一審采信李某某的陳述認定李某某在華海林公司從事安保工作并無不當。綜上,華海林公司關于其與李某某之間不存事實勞動關系的上訴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法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維持原判,駁回上訴。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武漢華海林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程敬華 審判員 趙文莉 審判員 何國安
書記員:何鑫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