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某某
高維(河北浩博律師事務所)
汲東良
上訴人(原審被告)武某某。
委托代理人高維,河北浩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汲東良。
上訴人武某某因不當?shù)美m紛一案,不服邯鄲市邯山區(qū)人民法院(2011)邯山民初字第0367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原告系被告武某某兒子王某某的內(nèi)弟。2011年9月5日,原告按照王某某提供的銀行賬號從其工商銀行卡、卡號62×××80向被告的招商銀行青島分行山東路支行賬號62×××41、行號308452025026轉款120萬元,被告未出具收款手續(xù)。后原告通過王某某向被告武某某催要未果,2011年12月1日,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歸還借款120萬元及利息14.4萬元(月息4分,按3個月計算),其余利息另行結算(按月息4分的利息計算),被告承擔訴訟費。另查明,2007年8月7日,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行(抵押權人、簡稱甲方)與被告武某某(抵押人、簡稱乙方)簽訂《個人循環(huán)授信最高額抵押合同》,約定:甲方與乙方于2007年8月7日簽訂了編號為×××的《招商銀行個人循環(huán)授信協(xié)議》(以下簡稱“授信協(xié)議”,甲方同意向乙方提供人民幣壹佰貳拾萬元個人授信額度(以下簡稱“授信額度”);乙方用于抵押的抵押物為青島嶗山區(qū)??诼窎|、海寧路南鴻榮家園3號樓2單元201戶,建筑面積134.22㎡,評估價1744860元抵押值122萬元;對于抵押擔保的范圍、抵押物登記、合同效力的獨立性等事項也明確約定。共有人王自修在合同上簽名并捺印。2011年9月10日,被告(甲方、賣方)與王某某(乙方、買方)簽訂《房地產(chǎn)買賣契約》,約定甲方將坐落在青島市嶗山區(qū)??诼窎|、海寧路南鴻榮家園3-2-201號的住房(房屋所有權證號青嶗房私有字第2756號),建筑面積134.22平方米出售給乙方,成交價1476420元;本契約簽訂之日,乙方向甲方支付人民幣5萬元作為購房定金;簽訂此合同當日付清全部房款;對房屋交付、違約責任等事項也明確約定。另,本案訴訟期間,原告向法院提交《證人出庭申請書》,申請依法通知證人王某某出庭作證。邯山區(qū)法院于2012年3月2日向王某某送達《出庭通知書》時,王某某以“原告是我內(nèi)弟,被告是我母親,出庭作證確實不方便”為由拒絕出庭作證。當日,王某某在接受法院詢問時稱:“2011年8月下旬,具體時間我忘記了,我母親給我打電話,她有時住邯鄲,有時在青島住。我母親說她在青島,有急事用錢,讓我給他借120萬元,用兩個月,每月4分的利息。我母親讓青島雪馳的財務人員把戶名、開戶行和賬號發(fā)短信到我的手機。此后我找到我的內(nèi)弟汲東良,因為都是親戚關系,他同意借款。汲東良按照短信上的賬號將120萬元轉至我母親指定的帳戶。因為當時我母親在青島,并且是親戚關系,錢很快就還了,也就未打條。兩個月后,我母親未還款,汲東良找我,我去找我母親,我和我母親多次電話聯(lián)系,她回邯鄲后也見過兩次面,我母親說目前沒錢,一直推拖,當時她也認可借汲東良錢的事”。
原審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原、被告之間是否形成民間借貸合同關系。原、被告對原告將120萬元轉入被告名下帳戶的事實均無異議,法院予以認定。當事人對其主張的事實應負舉證責任。根據(jù)交易習慣,民間借貸雙方應簽訂書面借款協(xié)議(合同)或由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借條(證明),以證明雙方之間民間借貸合同關系的成立。本案中,原、被告未簽訂書面借款協(xié)議(合同),被告未就120萬元轉款向原告出具借條(證明),其后雙方也未就120萬元轉款達成補充協(xié)議,且被告庭審否認原告主張的借款事實,原告僅憑銀行轉帳手續(xù),在無其他證據(jù)予以印證的情況下,原告主張的被告向其借款120萬元及借款利率為月息4分的主張不成立。被告提出本案120萬元轉款是王某某給其的購房款的抗辯,但原告轉款時間為2011年9月5日,而被告與王某某簽訂的《房地產(chǎn)買賣契約》的簽訂時間為2011年9月10日,與《房地產(chǎn)買賣契約》約定的“簽訂此合同當日付清全部房款”存在重大矛盾,故依法不予采信。王某某系原告之姐夫、被告之子,與雙方存在利害關系,且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其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原、被告對將120萬元轉入被告名下帳戶的事實均無異議,因原、被告之間未形成民間借貸合同關系,原、被告之間也無債權債務關系,被告沒有合法根據(jù)收取原告120萬元構成不當?shù)美?,被告依法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20萬元及孳息)返還原告,被告與王某某之間的買賣關系與本案所訴不是同一法律關系,被告即使與王某某之間存在其他約定,也不能對抗原告?zhèn)鶛嗟男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三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第六十九條 ?之規(guī)定,遂判決:一、被告武某某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汲東良120萬元并支付利息(自2011年9月6日起至判決履行之日止,以120萬元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二、駁回原告汲東良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6896元(原告汲東良已預交),由被告武某某負擔,在履行判決時給付原告汲東良。
上訴人武某某上訴提出:一、原審判決程序嚴重違法。1、被上訴人以民間借貸糾紛為由起訴,原審法院受理后也是按照民間借貸糾紛給上訴人送達的法律文書,但是到了判決時,案由卻莫名其妙的變成了“不當?shù)美m紛”;2、上訴人在原審訴訟中申請追加王某某為本案共同被告,原審法院裁定駁回上訴人的申請和對本案作出判決是同一天,并且是同一天向上訴人送達的,實際上是剝奪了被上訴人對追加當事人申請的上訴權,顯然是不合理的;二、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適用法律明顯錯誤。1、原審判決明確認定雙方不存在借款關系,但是又僅僅以被上訴人的工商銀行的帳戶上轉給上訴人名下的招商銀行帳戶為由判令上訴人構成不當?shù)美@然與事實不符;2、原審判決以上訴人構成不當?shù)美麨橛烧J定被上訴人對上訴人享有債權,沒有事實依據(jù)。三、原審法院審理過程中存在違法財產(chǎn)保全行為,應當依法予以糾正。請求維護上訴人的合法權益。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汲東良一審以民間借貸為由起訴武某某,所提證據(jù)是轉款手續(xù)和王某某的證人證言,一審經(jīng)審查后認為汲東良所提證據(jù)不足以認定為民間借貸,但汲東良將款轉給武某某確屬實情,為此一審依據(jù)“第一審法院立案時可根據(jù)當事人的起訴確定案由。當事人起訴的法律關系與實際訴爭的法律關系不符時,結案時以法庭查明的當事人之間實際存在的法律關系作為確定案由的依據(jù)”來確定案由,并無不妥;關于上訴人一審時申請追加王某某為被告的問題,本院認為,汲東良并未向王某某主張權利,況且王某某并非必要的共同訴訟人,一審不予追加并無不妥,對此裁定并無可以上訴的法律規(guī)定,并不存在剝奪當事人上訴權的問題;武某某收到汲東良的轉款屬事實,但其與汲東良之間又無合同關系,其與王某某之間的《房地產(chǎn)買賣契約》又是在汲東良轉款之后,況且其與王某某之間的《房地產(chǎn)買賣契約》中又明確約定“本契約簽訂之日,乙方(王某某)向甲方(武某某)支付人民幣50000元作為定金。……簽訂此合同當日付清全部房款”,該事實與《房地產(chǎn)買賣契約》簽訂之前汲東良的轉款行為存在重大矛盾,其上訴稱“上訴人獲得的這120萬元匯款是王某某購買上訴人房產(chǎn)購房款的一部分”及“屬于善意第三人”的理由不能成立;關于上訴人上訴所提一審超標的保全問題,本院認為,上訴人如有充足證據(jù)證明該保全行為存在違法,且給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可另行主張權利。綜上,一審判決并無不妥,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其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人,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5600元由上訴人武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汲東良一審以民間借貸為由起訴武某某,所提證據(jù)是轉款手續(xù)和王某某的證人證言,一審經(jīng)審查后認為汲東良所提證據(jù)不足以認定為民間借貸,但汲東良將款轉給武某某確屬實情,為此一審依據(jù)“第一審法院立案時可根據(jù)當事人的起訴確定案由。當事人起訴的法律關系與實際訴爭的法律關系不符時,結案時以法庭查明的當事人之間實際存在的法律關系作為確定案由的依據(jù)”來確定案由,并無不妥;關于上訴人一審時申請追加王某某為被告的問題,本院認為,汲東良并未向王某某主張權利,況且王某某并非必要的共同訴訟人,一審不予追加并無不妥,對此裁定并無可以上訴的法律規(guī)定,并不存在剝奪當事人上訴權的問題;武某某收到汲東良的轉款屬事實,但其與汲東良之間又無合同關系,其與王某某之間的《房地產(chǎn)買賣契約》又是在汲東良轉款之后,況且其與王某某之間的《房地產(chǎn)買賣契約》中又明確約定“本契約簽訂之日,乙方(王某某)向甲方(武某某)支付人民幣50000元作為定金?!炗喆撕贤斎崭肚迦糠靠睢?,該事實與《房地產(chǎn)買賣契約》簽訂之前汲東良的轉款行為存在重大矛盾,其上訴稱“上訴人獲得的這120萬元匯款是王某某購買上訴人房產(chǎn)購房款的一部分”及“屬于善意第三人”的理由不能成立;關于上訴人上訴所提一審超標的保全問題,本院認為,上訴人如有充足證據(jù)證明該保全行為存在違法,且給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可另行主張權利。綜上,一審判決并無不妥,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其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人,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5600元由上訴人武某某負擔。
審判長:徐世民
審判員:楊海山
審判員:梁國華
書記員:王琨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