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男,漢族,湖北省通城縣人,務工。
委托代理人黎岳來,湖北德馨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北亞細亞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細亞公司)。住所地湖北省通城縣經濟開發(fā)區(qū)陶瓷工業(yè)園。
法定代理人盧偉堅,亞細亞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李三明,湖北泰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李某某、亞細亞公司因勞動爭議糾紛一案,均不服湖北省通城縣人民法院(2015)鄂通城民初字第0127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李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黎岳來,上訴人亞細亞公司委托代理人李三明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2014年7月23日,原告李某某通過應聘在被告亞細亞公司從事保安工作。在此期間,被告亞細亞公司由于工作的需要,欲對保安人員的工作崗位予以調整,2015年8月2日,原告向單位提交了辭職申請,并得到被告的批準,原、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解除。此后,原告李某某以被告亞細亞公司未與自己簽訂勞動合同為由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了仲裁申請,2015年9月6日,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向其下達了不予受理通知書,同年9月8日,原告李某某向原審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提出的訴訟請求為:一、判決被告未與原告簽訂勞動合同應當支付雙倍工資23100元;二、判決被告解除同原告的勞動關系賠償金6300元;三、判決被告未提前一個月通知解除勞動關系應當支付一個月的工資2100元;四、判決被告為原告補辦在職期間的養(yǎng)老保險金;五、判決被告向原告支付失業(yè)保險金(因被告未購買失業(yè)保險);六、判決被告向原告支付上班期間的加班費6000元。
原審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guī)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睋艘?guī)定,原告李某某在被告亞細亞公司工作時間為一年以上,被告亞細亞公司未與原告李某某簽訂勞動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guī)定:“…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本案中,如果是原告不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被告應當書面通知原告終止勞動關系,故被告提出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是由于原告拒絕簽訂造成的理由不能成立,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過錯在被告亞細亞公司一方,?原告李某某的第一項訴求原審予以支持。原告申請離職的理由是由于被告要調整其工作崗位,亞細亞公司有調整工作崗位的權利,原告應當服從單位的安排,造成離職解除勞動關系的過錯不在被告一方,其法律后果應當由原告自行承擔,故對原告請求判決被告解除同原告的勞動關系賠償金6300元和被告未提前一個月通知解除勞動關系應當支付一個月的工資2100元的訴訟請求原審不予支持?!吨腥A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規(guī)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钡谖迨藯l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睋艘?guī)定,對于原告請求補辦在職期間的養(yǎng)老保險的理由成立,原審予以支持。失業(yè)保險金是由用人單位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的社會保險,不是由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繳納,故原告請求判決由被告向原告支付失業(yè)保險金的理由不能成立,原審不予支持。原告請求判決被告向原告支付上班期間的加班費6000元,因原告沒有提交相關證據證明,原審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第四十四條、第五十八之規(guī)定,判決:一、由被告亞細亞公司在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七日內向原告李某某支付11個月的二倍工資,扣除已實發(fā)工資,被告尚應支付22000元。二、由被告足額繳納原告在職期間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在職期間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三、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案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李某某負擔。
李某某不服原審判決,上訴提出:一、原審沒有支持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6300元是錯誤的。我國《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的,可解除勞動合同;第46條規(guī)定,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支付經濟補償。二、原審僅判決亞細亞公司為其交納養(yǎng)老保險費,對于醫(yī)療保險費、住房公積金沒有支持是錯誤的。亞細亞公司作為用人單位為李某某交納醫(y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是其法定義務,李某某的該訴訟請求應予支持。第三、因亞細亞公司未按時為李某某購買失業(yè)保險,故雙方解除勞動關系以后,亞細亞公司應向李某某支付失業(yè)金。請求撤銷原判決,依法改判由亞細亞公司向李某某支付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6300元(2100元/月×1.5月×2);判決由亞細亞公司為李某某購買醫(y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判決由亞細亞公司向李某某支付失業(yè)保險金。
上訴人亞細亞公司亦不服原審判決,上訴提出: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系因李某某過錯導致,亞細亞公司共計16名保安,其余15人均簽訂了勞動合同,只李某某一人拒絕簽訂勞動合同。同時,李某某系主動提出辭職的,亞細亞公司不應向李某某支付11個月的雙倍工資,而只應向李某某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金。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
針對上訴人李某某的上訴理由,亞細亞公司答辯稱,一、李某某違法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非協(xié)商解除,其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二、李某某在一審審理過程中,沒有提出醫(yī)療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的訴訟請求,二審應依法予以駁回;三、李某某應舉證其目前沒有就業(yè)的事實,但李某某不能提交證據證明,該上訴請求不應支持。
針對亞細亞公司的上訴理由,李某某答辯稱,我國《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及時給勞動者經濟補償?shù)?,應加倍賠償,即應賠償二個月的工資。
一審判決查明的事實屬實,本院繼續(xù)予以確認。
本案的爭議焦點為:一、上訴人亞細亞公司是否應向上訴人李某某支付雙倍工資?二、上訴人李某某提出的醫(yī)療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上訴請求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三、上訴人亞細亞公司是否應支付上訴人李某某的失業(yè)保險金?
對于爭議焦點問題一,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钡谑畻l規(guī)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北景钢?,上訴人亞細亞公司于2014年7月23日招聘上訴人李某某從事保安工作,雙方即從當日起建立了勞動關系,上訴人李某某為勞動者,上訴人亞細亞公司為用人單位?!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因此,上訴人亞細亞公司應自2014年7月23日起一個月內,與上訴人李某某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如果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上訴人亞細亞公司作為用人單位即應從用工之日起的第二個月開始一年內向勞動者李某某每月支付二倍工資。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二倍工資的最長期限為11個月。上訴人亞細亞公司上訴提出,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系上訴人李某某拒絕簽訂合同所導致。本院認為,首先,上訴人亞細亞公司并未提交相關的證據對其抗辯意見予以證實;其次,《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guī)定“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苯泴彶樵聿牧?,上訴人亞細亞公司并未依照該條例的規(guī)定,向上訴人李某某出具要求與其簽訂勞動合同的書面通知;第三,如果上訴人李某某拒絕簽訂勞動合同,上訴人亞細亞公司可依法采取與上訴人李某某終止勞動關系的救濟措施。但上訴人亞細亞公司并未依照上述規(guī)定辦理。因此,上訴人亞細亞公司提出其不應支付雙倍工資的上訴理由,無相應的證據予以證明,本院對其提出不應向上訴人李某某支付雙倍工資的賠償?shù)纳显V理由,不予支持。
對于爭議焦點問題二,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三十四條第三款規(guī)定:“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三十二條規(guī)定:“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并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并審理?!币虼?,上訴人李某某在原審訴訟過程中,如果需增加訴訟請求應當在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二十八條并規(guī)定:“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原告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者原審被告提出反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或者反訴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本院受理此案系第二審程序,依照該法條的規(guī)定,本院在審理中只針對上訴人在原審中主張的訴訟請求有關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上訴人李某某提出的醫(yī)療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上訴請求是在原審訴訟請求基礎上增加的賠償請求,上訴人亞細亞公司不予認可。因此,對于上訴人李某某二審增加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審理。上訴人亞細亞公司當庭予以抗辯后,上訴人李某某撤回了醫(yī)療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上訴請求。對此,本院予以確認。
對于焦點問題三,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職工應當參加失業(yè)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guī)定共同繳納失業(yè)保險費?!钡谒氖鍡l規(guī)定:“失業(yè)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從失業(yè)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yè)保險金:(一)失業(yè)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yè)保險費滿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yè)的;(三)已經進行失業(yè)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根據該法條的規(guī)定,首先,繳納失業(yè)保險費的義務主體不僅僅包括用人單位,還包括勞動者,繳納失業(yè)保險費應滿一年;其次,中斷就業(yè)非因勞動者本人意愿的;第三,勞動者有求職的意愿和要求及進行了失業(yè)登記。上述條件均為必要條件,缺一不可。本案中,上訴人李某某中斷就業(yè)系其向用人單位遞交辭職報告而造成,其失業(yè)系自身的原因所造成;上訴人李某某也系失業(yè)保險費的繳費主體,其本人也未向社會保險機構繳納一定年限的失業(yè)保險費。同時,即使上訴人亞細亞公司和上訴人李某某共同繳納了失業(yè)保險費,上訴人李某某要領取失業(yè)保險金也必須符合上述三個條件,上訴人李某某因不具備領取失業(yè)保險金的條件導致無法領取。因此,上訴人李某某應由上訴人亞細亞公司賠償其失業(yè)保險金的損失,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本院認為,原審認定的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李某某、亞細亞公司的上訴理由均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李某某、亞細亞公司各負擔5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趙 斌 審判員 王凱群 審判員 夏昌筠
書記員:蔣昊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