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宋寶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無職業(yè)。
上訴人(原審被告)伊春市通某建筑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楊憲村,職務經理。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馮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馮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浩波,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立君,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馮南,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馮慶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都玉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
七位被上訴人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姜芳芳,黑龍江合玄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宋寶某、伊春市通某建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通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馮某某、馮某某、王浩波、王立君、馮南、馮慶偉、都玉梅勞務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伊春區(qū)人民法院(2013)伊民初字第41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6月23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上訴人宋寶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鞏麗艷,被上訴人馮某某及七位被上訴人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姜芳芳到庭參加訴訟。上訴人通某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2010年,黑龍江名人房地產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名人公司)在伊春開發(fā)名人水岸公館32﹟—42﹟樓,名人公司將該工程承包給被告通某公司,被告宋寶某借用該公司資質,實際進行施工,并把工程五項承包給沒有施工資質的馮玉龍。2011年3月29日至2011年11月中旬,馮玉龍雇傭原告等七名農民工到名人水岸公館32﹟—42﹟樓及社區(qū)服務中心做鋼筋工,工資總額為663000元。結算后,尚欠七名原告工資款201200元。其中欠馮某某25000元、王浩波20000元、王立君31000元、馮南30000元、馮慶偉30000元、都玉梅20000元、馮某某45200元。2013年2月7日,宋寶某給原告出具了承諾書,承諾此款在一個月內還清。后原告多次找二被告索要工資款,二被告沒有履行給付義務,故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令被告給付拖欠原告的勞動報酬201200元。
原審認為,工程總承包企業(yè)不得將工程違反規(guī)定發(fā)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個人,否則應承擔清償拖欠工資的連帶給付責任。本案中,名人公司將自己開發(fā)的建設工程承包給通某公司,該公司本應自己組織人員進行施工,但其卻違反規(guī)定,將工程交由不具備用工主體的宋寶某實際進行施工。庭審中,原告向法庭提交宋寶某簽字的承諾書可證明欠原告工資款201200元,并由宋寶某在一個月內還清。依據(jù)《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二條之規(guī)定,被告通某公司承擔連帶責任,故原告所訴依法有據(jù),應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四條、第一百零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被告宋寶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馮某某25000元、王浩波20000元、王立君31000元、馮南30000元、馮慶偉30000元、都玉梅20000元、馮某某45200元;被告伊春市通某建筑有限責任公司承擔連帶給付責任。
經本院二審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認定的事實一致,對一審認定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馮玉龍雇傭七位被上訴人在名人水岸公館工地提供勞務,應支付相應的人工費。上訴人宋寶某對馮玉龍所欠人工費出具承諾書一份,承諾代替馮玉龍清償七位被上訴人人工費201200元,被上訴人依據(jù)該承諾書主張由上訴人宋寶某承擔給付責任于法有據(jù),一審法院予以支持正確。上訴人通某公司將工程發(fā)包給沒有資質的宋寶某,應承擔連帶給付義務。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315元由二上訴人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顧炳恒 審 判 員 張 輝 代理審判員 張紫微
書記員:高冬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