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某某
姜芳芳(黑龍江合玄律師事務所)
佟淑珍
隋富(黑龍江興福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孫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西林區(qū)鐵西社區(qū)職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姜芳芳,黑龍江合玄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佟淑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
委托訴訟代理人:隋富,黑龍江興福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孫某某因與被上訴人佟淑珍贈與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伊春市西林區(qū)人民法院(2015)西民初字第20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于2016年6月29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孫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姜芳芳、被上訴人佟淑珍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隋富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孫某某上訴請求:依法改判上訴人不給付被上訴人房款80000元。
事實與理由: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于2012年1月15日簽訂了房屋買賣協(xié)議,約定房屋成交價為40000元,上訴人在2012年1月15日一次性付清。
被上訴人在2012年1月15日將房屋交付給上訴人。
協(xié)議中有被上訴人、中間人佟淑范、劉亞芝、劉廷江簽名、捺印。
協(xié)議簽訂當日,上訴人即將40000元房款交付給被上訴人的女兒劉亞芝。
本案應為買賣合同糾紛不是贈與合同糾紛。
綜上,上訴人是從被上訴人處購買的房屋,不是被上訴人附條件的贈與上訴人的。
佟淑珍辯稱,被上訴人的兒子劉庭全死亡后,上訴人表示愿意贍養(yǎng)被上訴人,但是前提是被上訴人把房子給上訴人,為了防止被上訴人去逝后家里產(chǎn)生糾紛,背其他兒子及兒媳,由上訴人制作了假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劉亞芝沒有收到房款。
上訴人于2012年9月15日書寫的保證書行為足以證明該房屋買賣協(xié)議并未履行。
從保證書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這是一份附義務的贈與合同,上訴人亦承認賣房款在自己手中,被上訴人請求撤銷贈與合同,返還房屋款是正確的,請求維持一審法院判決。
佟淑珍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2011年1月,原告之子劉庭全因病去世,原告與劉庭全妻子孫某某共同生活。
2012年9月15日,被告孫某某要將由原告佟淑珍所有、位于伊春市西林區(qū)南苑小區(qū)8號樓4單元303室出賣置換新房。
當時,原告為防止被告出賣房屋并占有該房屋出賣款后不履行撫養(yǎng)義務,隨即同意孫某某出賣但要求被告孫某某書寫內(nèi)容為“茲有樓房一處:南苑小區(qū)8號樓4單元303室,由孫某某出賣,但前提是不能攆走佟淑珍老人,孫某某搬哪兒把佟淑珍老人帶到哪,如孫某某再婚,也要帶著佟淑珍老人,空口無憑,立字為證”的保證書一份。
孫某某出具此保證書后,位于伊春市西林區(qū)南苑小區(qū)8號樓4單元303室的房屋于2013年2月19日由孫某某以80000元的價格出賣給楊志文。
孫某某占有該房屋買賣款后又在西林區(qū)購置了位于西林區(qū)愛民小區(qū)44號樓3單元603室的房屋,并與原告一起生活。
2015年5月8日,被告違反承諾,將原告攆走,對原告不管不問,原告無奈,現(xiàn)居住于西林博愛之家敬老院。
原告認為,原告同意被告出賣房屋并將房屋出賣款贈與被告,但也附加了義務。
現(xiàn)被告違反約定,將原告從家中攆出,依據(jù)我國《合同法》相關規(guī)定,現(xiàn)訴請法院判決撤銷原被告的附義務贈與合同、由被告返還房屋買賣款80000元給原告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被告孫某某原系原告佟淑珍之子劉庭全之妻,劉庭全于2012年1月13日因車禍死亡。
2012年1月15日,原被告簽訂位于伊春市西林區(qū)南苑小區(qū)8號樓4單元303室建筑面積為44.72平方米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房屋成交價為40000元并由被告于當日一次性付清,佟淑珍于2012年1月15日將該房屋交付給孫某某,該協(xié)議并有佟淑范、劉亞芝及劉廷江為中間人的簽字)。
2012年9月15日,孫某某出具保證書一份(內(nèi)容為“茲有樓房一處:南苑小區(qū)8號4單元303室,由孫某某出賣,但前提是不能攆走佟淑珍老人,孫某某搬哪兒把佟淑珍老人帶到哪,如孫某某再婚,也要帶著佟淑珍老人,空口無憑,立字為證”)。
2013年2月19日,佟淑珍與楊志文簽訂位于伊春市西林區(qū)南苑小區(qū)8號樓4單元303室建筑面積為44.72平方米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此房以80000元出賣給楊志文,房款由楊志文一次性付清,此房款已交付孫某某并由其占有至今。
2015年5月18日,原告佟淑珍由佟淑范、劉亞芝從被告孫某某家中接走并送至西林博愛之家敬老院生活至今,照管費2000元/月。
一審法院認為,贈與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chǎn)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民事法律行為。
贈與可以附義務,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所附義務,受贈人不履行贈與所附義務的,贈與人有權(quán)撤銷贈與或要求受贈人履行所附義務。
原告佟淑珍將本案爭議房屋買賣款80000元由被告孫某某占有,佟淑珍在與被告孫某某生活期間,被告孫某某未盡到合理照管佟淑珍的義務,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佟淑珍有權(quán)撤銷該附義務贈與合同,亦有權(quán)要求被告孫某某返還原告交付的80000元,故原告佟淑珍請求判令撤銷與被告孫某某的贈與合同及要求被告孫某某返還80000元的訴請本院予以支持。
判決:一、撤銷被告孫某某于2012年9月15日向原告佟淑珍出具的保證書的效力;二、被告孫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佟淑珍房屋買賣款80000元。
案件受理費1800元,由被告孫某某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上訴人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
被上訴人為證明其主張,向本院申請證人劉亞芝出庭,擬證明房屋買賣協(xié)議是假的,并未履行。
被上訴認質(zhì)證認為,證人是被上訴人的女兒,是利害關系人,證人所述的內(nèi)容是虛假的。
對該份證據(jù)本院認為,該證人與被上訴人有利害關系,且該證據(jù)未有其他證據(jù)予以佐證,本院對此不予認定。
二審經(jīng)審理查明,孫某某系佟淑珍之子劉庭全之妻,劉庭全于2012年1月13日因車禍死亡。
2012年1月15日,上訴人、被上訴人簽訂房屋買賣協(xié)議一份(被上訴人所有的伊春市西林區(qū)南苑小區(qū)8號樓4單元303室房屋,成交價為40000元并由上訴人于當日一次性付清,佟淑珍于2012年1月15日將該房屋交付給孫某某,該協(xié)議并有佟淑范、劉亞芝及劉廷江為中間人的簽字)。
2012年9月15日,孫某某出具保證書一份(內(nèi)容為“茲有樓房一處:南苑小區(qū)8號4單元303室,由孫某某出賣,但前提是不能攆走佟淑珍老人,孫某某搬哪兒把佟淑珍老人帶到哪,如孫某某再婚,也要帶著佟淑珍老人,空口無憑,立字為證”)。
2013年2月19日,佟淑珍、孫某某與楊志文簽訂位于伊春市西林區(qū)南苑小區(qū)8號樓4單元303室建筑面積為44.72平方米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此房以80000元出賣給楊志文,房款由楊志文一次性付清,此房款已交付孫某某并由其占有至今。
2015年5月18日,佟淑珍從孫某某家中被佟淑范、劉亞芝接走,并送至西林博愛之家敬老院。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被上訴人將其所有的房屋出售給上訴人,被上訴人于2012年1月15日將爭議房屋的產(chǎn)權(quán)證、被上訴人戶口、身份證原件等辦理房證的手續(xù)交付上訴人,據(jù)此可以認定被上訴人同意爭議房屋交給上訴人,但其前提是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共同生活在一起,有上訴人為被上訴人出具的保證書證實。
自2012年1月15日保證書簽訂之日起,至被上訴人2015年5月18日入住敬老院時止,被上訴人不能提供有效證據(jù)證明上訴人違反了保證書約定的內(nèi)容。
一審法院認定上訴人違反保證書約定的內(nèi)容,判決撤銷該保證書的效力和全部返還購房款不當,應予糾正。
現(xiàn)被上訴人不同意與上訴人共同生活,應尊重被上訴人的意愿。
上訴人稱已付40000元購房款證據(jù)不足,其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但考慮上訴人與被上訴人自劉庭全死亡后已共同生活三年多,上訴人對被上訴人的日常生活進行照管,本院酌情判決上訴人將80000元購房款返還給被上訴人40000元。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條 ?、一百九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伊春市西林區(qū)人民法院(2015)西民初字第205號民事判決;
二、上訴人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一次性返還給被上訴人40000元。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3600元,由上訴人、被上訴人各負擔18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被上訴人將其所有的房屋出售給上訴人,被上訴人于2012年1月15日將爭議房屋的產(chǎn)權(quán)證、被上訴人戶口、身份證原件等辦理房證的手續(xù)交付上訴人,據(jù)此可以認定被上訴人同意爭議房屋交給上訴人,但其前提是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共同生活在一起,有上訴人為被上訴人出具的保證書證實。
自2012年1月15日保證書簽訂之日起,至被上訴人2015年5月18日入住敬老院時止,被上訴人不能提供有效證據(jù)證明上訴人違反了保證書約定的內(nèi)容。
一審法院認定上訴人違反保證書約定的內(nèi)容,判決撤銷該保證書的效力和全部返還購房款不當,應予糾正。
現(xiàn)被上訴人不同意與上訴人共同生活,應尊重被上訴人的意愿。
上訴人稱已付40000元購房款證據(jù)不足,其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但考慮上訴人與被上訴人自劉庭全死亡后已共同生活三年多,上訴人對被上訴人的日常生活進行照管,本院酌情判決上訴人將80000元購房款返還給被上訴人40000元。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條 ?、一百九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伊春市西林區(qū)人民法院(2015)西民初字第205號民事判決;
二、上訴人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一次性返還給被上訴人40000元。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3600元,由上訴人、被上訴人各負擔1800元。
審判長:焦楊
審判員:張紫微
審判員:于曉星
書記員:郭昱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