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嫩江縣教育局,住所嫩江縣。
法定代表人:劉顯明,職務局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陶樹龍,職務基建辦副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范希發(fā),黑龍江疆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嫩江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維華,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嫩江縣嫩。
委托訴訟代理人:程程,黑龍江鴻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住所嫩江縣。
法定代表人:張國富,職務校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姜廣文,職務后勤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海陽,職務會計。
上訴人嫩江縣教育局因與被上訴人劉某某、原審被告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承攬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嫩江縣人民法院(2017)黑1121民初140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8月1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嫩江縣教育局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陶樹龍、范希發(fā)、被上訴人劉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維華、程程,原審被告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姜廣文、張海陽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嫩江縣教育局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上訴費用由劉某某承擔。事實與理由:1.一審判決審理程序不合法。本案中各方當事人所陳述的事實并不一致,存在分歧,且本案爭議標的為14萬余元,一審適用簡易程序?qū)徖聿划敗?.一審判決證據(jù)不足。一審判決僅依據(jù)一張綠化明細作為定案依據(jù)不當,該綠化明細為復印件,且該明細即不是工程結算單據(jù),亦不是欠據(jù),不能證明嫩江縣教育局與劉某某間存在權利義務關系,該明細僅是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出具給嫩江縣教育局內(nèi)設機構基建辦公室的。3.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的綠化項目發(fā)生在2010年,當年實際發(fā)生的工程項目款僅為38,850.00元,不是14萬余元。
劉某某辯稱,一審適用簡易程序?qū)徖肀景负戏?,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所依據(jù)的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維持一審判決。
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辯稱,同意嫩江縣教育局的上訴理由,劉某某提供的綠化明細和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的綠化明細不符。
劉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二被告給付拖欠的綠化工程款141,600.00元。2.本案的訴訟費用由二被告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0年被告嫩江縣教育局基建辦主任孫鳳德口頭與原告劉某某商定,由原告劉某某承建被告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綠化工程,工程完工后2015年,孫鳳德電話通知被告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出具綠化工程明細,合計金額為141,600.00元。一審法院認為,被告嫩江縣教育局基建辦主任孫鳳德口頭與原告劉某某商定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校園綠化工程,原告劉某某并已實際完成該工程,有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出具的綠化明細為證。孫鳳德與原告劉某某口頭約定系職務行為,被告嫩江縣教育局系綠化工程發(fā)包的主體,應承擔還款責任。判決:一、被告嫩江縣教育局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給付原告劉某某欠款141,600.00元。二、原告其它訴訟請求不予維護。案件受理費1,566.00元,由被告嫩江縣教育局負擔。
二審期間,嫩江縣教育局為證明其上訴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保留的原始照片,照片時間從2011年5月24日到2011年10月28日,旨在證明:1.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全貌,除去硬化地面外,綠化的地方非常少。2.照片中反映的綠化項目非常有限,從學校的面積看全栽上也達不到劉某某所主張的14萬元。
劉某某質(zhì)證認為,對該證據(jù)的證明內(nèi)容有異議,對拍攝時間有異議,因為照片上的時間可以通過機器更改,不能證明拍攝當時的時間和綠化當時的狀況。從照片內(nèi)容看也不能證明綠化服務的全貌,也無法看出具體的數(shù)量與面積,只是嫩江縣教育局的主觀推測,應以沒發(fā)生糾紛前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出具的綠化明細數(shù)量為準。
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質(zhì)證認為,照片時間記錄是完全真實的,2011年11月14日學校大門兩側栽樹了,樹和土都是劉某某提供的,是剛建校時2010年栽的,因刮垃圾就全挖除了。
劉某某圍繞抗辯主張依法向本院提交了綠化明細原件一份,系一審后二審庭審前在家找到的原件。
嫩江縣教育局質(zhì)證認為,對這份證據(jù)的來源有異議,認為這份證據(jù)的來源不合法。根據(jù)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全貌以及它的土地使用面積扣除校舍和辦公室等硬化的面積之外,全栽上也不可能達到劉某某所主張的情況,對綠化的株數(shù)以及價格均有異議,不予認可。
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質(zhì)證認為,2011年的明細和嫩江縣特殊教育學?,F(xiàn)在統(tǒng)計的明細不一致。且明細是學校提供給上級部門嫩江縣教育局基建辦的,不是給劉某某的,說明不了劉某某與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
本院認證認為,嫩江縣教育局提交的證據(jù)不能證實其要證明的問題,不予采信。劉某某提交的證據(jù)與本案具有關聯(lián)性,予以采信。
經(jīng)審理查明,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于2015年8月24日在綠化明細上加蓋公章,明細內(nèi)容為:特殊學校2011年綠化明細:小松樹:30棵×500.00=15,000.00元,杜松:30棵×600.00=18,000.00元,紅瑞木:2000棵×20.00=40,000.00元,八寶景天:1000棵×16.00=16,000.00元,萱草:1000棵×16.00=16,000.00元,榆葉梅:1000棵×20.00=16,000.00元,玫瑰:1000棵×20.00=20,000.00元;2013年綠化明細:小葉丁香:400棵×16.00=6,400.00元,松樹:12棵×100.00=1,200.00元,金山:200棵×10.00=2,000.00元,合計:141,600.00元。該明細上由時任校長楊秋霞簽寫“情況屬實”。經(jīng)計算該明細上數(shù)額統(tǒng)計有誤,合計金額應為154,600.00元。本院查明的其它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劉某某承攬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校園綠化工程,并已實際完成該工程,劉某某承攬行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劉某某向法院提交的嫩江縣特殊教育學校綠化明細上已由該校加蓋其單位公章并由其時任校長楊秋霞簽寫“情況屬實”,故應以該綠化明細為支付劉某某承攬綠化工程的欠付數(shù)額依據(jù)。因該明細計算數(shù)額有誤,且劉某某在起訴狀中以141,600.00元主張權利,系對自己權利的處分,故以劉某某主張數(shù)額為準。雖嫩江縣教育局認為該明細系為其基建辦提供且當年實際發(fā)生的工程項目款為38,850.00元,但嫩江縣教育局的上訴理由及提供的證據(jù)不能對抗綠化明細的效力。本案事實清楚,一審法院適用簡易程序?qū)徖聿o不當。
綜上,嫩江縣教育局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132.00元,由嫩江縣教育局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清海 審判員 劉樹軍 審判員 王 鳳
書記員:宋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