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周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蘿北縣團結鎮(zhèn)躍進村農(nóng)民,住蘿北縣鳳翔鎮(zhèn)。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淑清(系原告妻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蘿北縣團結鎮(zhèn)躍進村農(nóng)民,住蘿北縣鳳翔鎮(zhèn)。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玉花,黑龍江吉相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蘿北縣團結鎮(zhèn)躍進村村民委員會,住所地蘿北縣團結鎮(zhèn)躍進村。
法定代表人劉志國,職務村主任。
上訴人周某某因與被上訴人蘿北縣團結鎮(zhèn)躍進村村民委員會農(nóng)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一案,不服蘿北縣人民法院作出的(2015)蘿民初字第1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月3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周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淑清、張玉花到庭參加訴訟,被上訴人蘿北縣團結鎮(zhèn)躍進村村民委員會經(jīng)本院依法傳票傳喚后,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周某某上訴請求:一、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2015)蘿民初字第13號民事判決,改判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土地流轉費用73,180.00元及利息損失88,220.00元,共計161,400.00元。二、請求二審法院依法判決被上訴人承擔本案一審和二審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一、原審認定事實不清,案由定性錯誤。本案應當定為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侵權案件,被告的侵權行為一直持續(xù)至2011年,物權法規(guī)定農(nóng)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系用益物權,侵害物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因侵害物權產(chǎn)生的賠償請求之債的訴訟時效為2年,上訴人于2011年向蘿北縣農(nóng)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行為導致訴訟時效中斷,且上訴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48,000.00元土地流轉費用,在2011年10月10日訴訟至蘿北縣人民法院,蘿北縣人民法院于2014年6月3日作出(2011)蘿民初字第328號民事判決,判決被上訴人給付上訴人土地流轉費用73,180.00元及利息損失88,220.00元。因此,上訴人未超出訴訟時效。二、原審判決違背黑龍江省價格認證中心出具的價格鑒定結論書鑒定土地流轉費用73,180.00元,僅判決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1.3公頃土地2年(2009年和2010年)的土地流轉費9,100.00元及利息損失3,385.20元是錯誤的。本案中,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對原審中黑龍江省價格認證中心出具價格結論書鑒定流轉費用73,180.00元沒有異議,且未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原審就應當依照鑒定結論判決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土地流轉費用73,180.00元及利息損失88,220.00元。原審兩次判決賠償上訴人土地流轉金額相差148,914.00元,明顯偏袒被上訴人,損害了上訴人的利益。三、原審適用法律錯誤。該判決違反《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及其司法解釋第五條和第六條之規(guī)定。原審應當適用以上特別法而不應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一百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被上訴人僅賠償上訴人土地流轉費9,100.00元及利息損失3,385.00元,該判決因適用法律錯誤導致判決錯誤。
蘿北縣團結鎮(zhèn)躍進村村民委員會未到庭,亦未提出答辯意見。
周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占用土地造成的損失費86,000.00元及占用費利息15,108.00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1983年原告周某某取得被告依法發(fā)包的3.6公頃責任田和口糧田,后經(jīng)土地調整,到1988年春天被告躍進村村委會收回原告承包田時,原告共取得4.0公頃的承包田。1988年春被告以原告到蘿北縣鳳翔鎮(zhèn)從事運輸為由,收回原告承包田4.0公頃。1998年二輪承包時,經(jīng)被告村委會研究決定,將東林子地塊原邵景貴承包的土地1.2公頃(旱田,按1公頃計算)、北大橋地塊原王殿發(fā)承包的土地1.2公頃(水田)、南壕北地塊原鄧義名承包的土地0.8公頃(水田)三塊地收回,加上原告東崗地塊口糧田1公頃(實際是0.96公頃,按1公頃計算)發(fā)包給原告,原、被告也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但王殿發(fā)、鄧義名拒絕將承包田交給原告耕種,被告沒有通知原告耕種東林子地塊原邵景貴耕種的土地1.2公頃。原告于1998年5月16日將東崗地塊0.6公頃轉包給了本村村民李朋,該地塊又于1999年春天由被告收回。2002年春天,被告收回東崗地塊原管仲洋0.24公頃土地發(fā)包給了原告,加上原告原來承包的0.96公頃,補齊了原告東崗地塊1.2公頃給原告,被告丈量了東林子地塊1.2公頃落實給原告,2011年春天,被告又落實狐貍洞地塊1公頃發(fā)包給原告。
另查明:因東林子地塊路途較遠且土地質量不好,村委會在二輪承包時就研究決定,東林子地塊第1.5公頃按1公頃計算發(fā)包給村民。
一審法院認為,對于原告周某某向被告主張躍進村村委會東林子地塊0.3公頃土地損失問題。根據(j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jù)結合庭審調查的情況,能夠證實雖然原告與被告簽訂的承包合同為4公頃,但在合同實際履行的過程中,東林子地塊因為路途較遠,且地質較差,所以經(jīng)過被告村委會研究決定,東林子地塊在發(fā)包過程中,實際是按1.5公頃抵頂1公頃的方案發(fā)包,現(xiàn)原告實際取得了1.2公頃的土地,尚差0.3公頃的土地,對被告沒有落實的0.3公頃土地給原告造成的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對于原告主張被告給其造成的損失,原告從1988年就開始每年都向被告主張兩次,每年春天和秋天都向被告主張過,但被告不予認可,并且被告認為原告向被告主張的2009以前的損失已經(jīng)超過了訴訟時效。對此本院認為原告主張未提供充分的證據(jù)予以證明,故對原告的該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就其損失于2011年向蘿北縣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并向法院提起訴訟,故對于2009年及2010年被告未給付原告1公頃土地及被告還應給付原告0.3公頃土地而給原告造成的損失,原告有權向被告主張,具體而言被告應賠償原告2009年及2010年兩年1.3公頃土地的損失,而且對于黑龍江省價格認證中心的鑒定結論,被告雖有異議,但未提供充分的證據(jù)予以反駁,故本院認為應依據(jù)該鑒定結論計算損失,因此依據(jù)該鑒定結論中的鑒定土地流轉單價,2009年1公頃土地為3,000.00元,2010年1公頃土地為4,000.00元,故被告應給付原告土地流轉費9,000.00元(3,000,00元×1.3公頃+4,000.00元×1.3公頃),對于原告主張的利息損失,由于本地區(qū)土地流轉一般每年5月份前流轉完成,流轉時應該支付流轉費用,故利息損失亦應自每年5月份開始計算,由于原告要得利息計算至2014年5月份,并且對于原告按0.007元計算利息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標準,故利息損失共計3,385.00元。(3,900.00元×0.007×12個月×5年+5,200.00元×0.007×12個月×4年),故對于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部分支持。
原審判決:一、被告蘿北縣團結鎮(zhèn)躍進村村民委員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賠償原告周某某土地流轉費用9,100.00元及利息損失3,385.00元;二、駁回原告周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本院二審期間,上訴人周某某對原審查明的事實沒有異議,也沒有提供新證據(jù),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一致。
本院認為,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給其造成經(jīng)濟損失,上訴人從1988年開始每年都向被上訴人主張兩次,但被上訴人對此不予認可。對此爭議本院認為上訴人應負有提供充分證據(jù)予以證明的義務,但上訴人對其主張未能提出充分的證據(jù)予以證明,故對上訴人該主張不予認定。且被上訴人認為上訴人向其主張的2009年以前的損失已經(jīng)超過了訴訟時效,上訴人因未能耕種到應承包的土地而產(chǎn)生了經(jīng)濟損失,該損失在未能耕種土地的當年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應為因未能實現(xiàn)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而產(chǎn)生的債權,應適用訴訟時效制度。一審法院依據(jù)黑龍江省價格認證中心的鑒定結論,支持上訴人2009至2010年未超訴訟時效的經(jīng)濟損失,而對于此前超出訴訟時效的損失未予支持,并無不當。
綜上,上訴人周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016.00元由上訴人周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德厚 代理審判員 高紅娟 代理審判員 周長鑄
書記員:陳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