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呂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黑龍江省巴彥縣天增鎮(zhèn)寶龍村三姓屯。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靜超,黑龍江焦點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代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黑龍江省巴彥縣天增鎮(zhèn)寶龍村三姓屯。
委托訴訟代理人:戴志民(系代某某之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巴彥縣聯(lián)通公司職工,住哈爾濱市南崗區(qū)長江路4號38號樓4單元1502室。
上訴人呂某某因與被上訴人代某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侵權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巴彥縣人民法院(2016)黑0126民初169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3月2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呂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宋靜超,被上訴人代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戴志民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呂某某上訴請求:撤銷一審民事判決,發(fā)回重審或改判。事實與理由:1.呂某某提供的證據(jù)二能充分證明呂某某現(xiàn)在對寶龍村2.6畝西洼地的土地具有經營權,呂某某提供的證據(jù)三同證據(jù)一及證據(jù)二相互之間能夠佐證,證據(jù)一、二、三與證據(jù)四、五、六、七能夠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證實村委會已確認的客觀事實該2.6畝西洼地的土地經營權歸呂某某使用。呂某某有土地使用權證,村委會已認定2.6畝西洼地的土地經營權歸呂某某。2.呂某某在審庭中對代某某提供的證據(jù)一強調其沒有在協(xié)議上簽字。由于該證據(jù)是代某某提供,根據(jù)民訴法有關證據(jù)的規(guī)定,代某某要證明證據(jù)具有真實性。因為1998年侵占呂某某土地經營權就是代某某。代某某提供復印件,且沒有簽字的協(xié)議,一審法院予以采信明顯錯誤。一審法院認定事實證據(jù)不足。代某某沒有提供相關證據(jù),一審法院認為村委會與代某某簽訂協(xié)議由代某某建成的養(yǎng)魚經營至今,沒有事實根據(jù)和法律依據(jù)。一審法院判決結果錯誤。呂某某是本村村民,自1983年就具有爭議之地的承包經營權,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呂某某退還及轉讓了案涉土地。1998年第二輪土地承包時村委會沒有重新調整土地,此土地仍為呂某某承包,呂某某提供的視聽資料能充分證實村長高玉學、書記陳永富承認爭議之地的經營權仍屬呂某某,沒有發(fā)包給代某某,
代某某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充分維護了代某某的利益,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呂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確認巴彥縣天增鎮(zhèn)寶龍村西洼地2.6畝由呂某某承包經營,代某某立即歸還巴彥縣天增鎮(zhèn)寶龍村西洼地2.6畝土地。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1983年第一輪土地承包時呂某某分得巴彥縣天增鎮(zhèn)寶龍村西洼地(西溝地)2.6畝,經營耕種至1993年。自1993年起該地經寶龍村村民委員會與代某某簽訂協(xié)議由代某某建成養(yǎng)魚池經營至今,1998年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寶龍村村民委員會對該地沒有進行承包分配?,F(xiàn)呂某某以該2.6畝土地系其第一輪土地承包時分得的承包地,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寶龍村村民委員未進行調整,理應由己方順延承包經營為由主張代某某返還該地。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一、呂某某對訴求的2.6畝土地是否具有承包經營權;二、代某某對該2.6畝土地的經營是否構成侵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定應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進行確認,即應當有書面土地承包合同、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頒發(fā)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并以臺賬形式登記造冊。呂某某未舉示充分證據(jù)證明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其對爭議土地具有承包經營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土地承包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按照規(guī)定統(tǒng)一組織承包時,本集體經營組織成員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權利,也可以自愿放棄承包土地的權利。呂某某在1983年第一輪農村土地承包時取得訴爭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后1993年對訴爭土地自愿放棄了承包經營權,由代某某承包經營至今。1998年,第一輪土地承包經營權終止,第二輪土地承包開始,呂某某未就爭議土地與村委會履行相應法定手續(xù)進行承包,也未實際占有、經營訴爭土地。呂某某主張在第一輪農村土地承包時取得承包經營權的土地,在第二輪農村土地承包時應當順延,沒有充分證據(jù)及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關于代某某對該2.6畝土地的經營是否構成侵權的問題。呂某某無充分證據(jù)確定主張的爭議地塊的權屬,缺乏侵權請求權的基礎,呂某某的主張不予支持,呂某某可在明確權屬后另行主張權利。綜上所述,呂某某的訴訟請求不成立,不予支持,代某某的抗辯主張成立,予以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呂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0.00元,由原告呂某某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
呂某某提供土地使用權證1頁。意在證明:呂某某具有國家頒布的爭議土地承包土地使用權。
本院責令呂某某說明一審為什么沒有提供該證據(jù)。呂某某稱一審法院沒有讓呂某某出庭。
經質證,代某某對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認為證書中沒有具體明確位置,沒有四至,是否為爭議土地,而且是2016年12月16日填寫,印章無法看清,村委會不是政府沒有權利確權。呂某某在起訴狀中稱是2.6畝,而證書登記是1.8畝。
本院認證意見為:從形成的時間看,呂某某提供的證據(jù)形成于一審庭審后,可以認定為二審新證據(jù),對該證據(jù)記載的內容予以采信。
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寶龍村村民委員會加蓋公章的《承包地塊調查表》上記載呂某某西溝地2.6畝,制作時間為2016年12月16日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記載呂某某西溝地1.8畝。
本院對一審查明的其他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呂某某在第一輪土地承包時取得了案涉土地承包經營權并經營至1993年,1998年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呂某某沒有就案涉土地與村委會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也未實際占有經營案涉土地。呂某某雖持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記載呂某某西溝地1.8畝,但該證據(jù)僅能證明呂某某在第二輪土地承包期內對爭議土地享有承包經營權以及沒有轉讓和互換的情形。根據(jù)查明的事實和證據(jù),代某某1993年后開始占有使用案涉土地至本案訴訟時,呂某某稱享有承包經營權的土地卻由代某某無償使用長達幾十年相安無事,也沒有主張自己對案涉土地的承包經營權,答案就是雙方心知肚明存在1993年寶龍村村民委員會與代某某簽訂的協(xié)議。代某某基于協(xié)議使用案涉土地屬于合法占有狀態(tài)并享有占有管領等本權,符合物權法第二百五十四條規(guī)定。
綜上所述,呂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依法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呂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郎曉俠審判員周磊審判員王琦
書記員:于凱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